全部藏品

探索392個藏品
佛掌參
佛掌參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此為竹節人參,(日本)國內山中均有。苗葉似朝鮮種人參,長在深山裡北面的向陰地(背對陽光的地方),根系與萎蕤(植物名)相似有節,味苦,果實圓,生的果實為綠色,成熟後變紅。(頁六後頁、頁七前頁) 一種 果實顏色一半呈黑色的品種。 一種 開紫色花的品種。(頁七後頁)
升麻
升麻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一種 細葉之種 常見於武州(日本古時令制國之一,即武藏國,今東京都一帶)飛鳥山下。葉似川芎,花穗有分支,根數塊連簇生長,皮呈青黑色,肉為青綠色。與舶來之品(外國來的品種)相同,即弘景(陶弘景,中國南朝時期的醫學家、藥學家和道士,456-536年)所言之「雞骨升麻」。(頁二後頁、頁三前頁)
綠萼梅
綠萼梅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據《大和本草》(日本江戶時期本草學家貝原益軒著,1709年出版,共21卷。)記載,此品種近年由中華引進,枝條及蕚均為綠色,花單瓣純白色,也有重瓣的品種。又因枝條會下垂因此又稱為「青軸梅」。(頁十一前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水仙
水仙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水仙 多產於房州(日本古時令制國之一,即安房國,今千葉縣南部)。葉長者三、四尺。 玉玲瓏 重瓣的水仙,其花瓣數較房州者多(日本古時令制國之一,即安房國,現千葉縣南部),具黃色的短瓣,亦有淡綠色屬於稀少品種。(頁十七前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芎藭
芎藭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被稱為「大葉川芎」,葉似白芷(植物名),狹窄而尖,枝曲折,莖高二、三尺,開傘狀白色花。根似芋,為扁圓形,味辛帶些許苦,為前輩弘景(陶弘景,中國南朝時期的醫學家、藥學家和道士,456-536年)所說的「馬衘」是也。(頁四後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くろび
くろび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一種「くろび(kurobi)」,「くろべすてぎ(kurobesutegi)」。葉子的形狀與扁柏相似而寬,顏色深綠色帶有黑色,樹皮也比扁柏厚,木材的紋理與松樹相似帶有黑色,又有如雲頭(雲狀的花紋)的模樣,帶有黑色者為上品。(頁十三前頁) 翻譯:林玟君
五鬛松
五鬛松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一種 日文名稱こうきんしよう(koukinsiyou) 春夏時呈青白色,至秋季時帶紅色,冬季時轉呈深紅色,又到春季時紅色處轉成白色。(頁十六前頁) 翻譯:林玟君
朱橘
朱橘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果實大小似柑,皮赤色相當美麗。(頁三前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扶桑
扶桑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植株與葉片均與前種相同。花亦似前種,白色且基部帶紅色。(頁十二前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橘、黃橘
橘、黃橘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橘
杜松
杜松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作為杜松的一類,枝葉比杜松柔軟下垂,果實與形柏的果實相似而小,用於「テリアカ(解毒劑)」處方中,稱為「ケ子―ブル(kekooburu)」,但杜松子作為藥用を薬用,從西洋本草之圖亦可知其樣貌。(頁十九後頁、頁二十前頁) 翻譯:林玟君
人參
人參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人參 御種人參。(頁四後頁) 第一年的樣子。
白微
白微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生長在向陽地(面向陽光的地方),葉似柿葉,帶茸毛。莖高約三尺,伸長後具蔓性。花五瓣,紫黑色。果角狀,形似徐長卿(中藥名,蘿藦科牛皮消屬植物)但較大。(頁十七前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杏葉沙参
杏葉沙参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根與桔梗般厚實,莖高四、五尺,花似沙參,鮮紫色,大型。(頁十三後頁) 一種 白花的品種。(頁十四前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孔雀檜葉
孔雀檜葉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一種「孔雀檜葉,くじやくひば(kujiyakuhiba)」。 葉子的形狀與扁柏相似,呈現厚而短,枝椏粗,細枝少,樹枝生長後呈延伸長形,與孔雀的尾巴相似,宛如孔雀尾巴變生之物。(頁八前頁) 翻譯:林玟君
松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一種 日文名稱ひとはのまつ(hitohanomatsu) 產在下野的古河地區,葉子形狀與黑松相似,完全如一針狀的單生葉。(頁五後頁) 翻譯:林玟君
野菊
野菊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葉僅具裂片但無小鋸齒,部分植株與馬鞭草相似。(頁九後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肉豆蔲
肉豆蔲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同一種。(頁十二後頁、頁十三前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澤蘭
澤蘭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澤蘭
荊三稜
荊三稜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在下野(日本古時令制國之一,即下野國,現栃木縣)那須郡蘆野村的沼澤中數量較多。葉似香蒲,肥大而有劍脊,高約三、四尺,抽穗而分枝,上有小毬花集結叢生,在黃白色的穗下結毬狀果實,形似構樹果實。根有三、四塊,似慈姑,皮黃黑色,肉呈白色。
綠萼梅
綠萼梅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據《大和本草》(日本江戶時期本草學家貝原益軒著,1709年出版,共21卷。)記載,原本生長於甲斐(日本古時令制國之一,即甲斐國,約為今山梨縣)、信濃地區(日本古時令制國之一,即信濃國,今長野縣),現今各處皆可見,形狀與野梅相同,但果實在四月成熟,小的如大豆般大,大的如指頭般大。
乳柑
乳柑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據田村氏的說法,早期由朝鮮人引進,朝鮮語稱作かんす(kansu),形似橙但稍小,皮亦較薄,形亦似蜜柑但較大,氣味香且味甜,皮厚度較橙稍薄。(頁八後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剪春羅、剪夏羅
剪春羅、剪夏羅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葉小且狹,高一尺多,花瓣亦小尾端如燕尾,為朱紅色。 野山各處皆有生長,與(燕尾)仙翁相似小而硬,夏時開花,其花形似石竹(植物名),亦有白花。(頁二十二後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剪秋羅
剪秋羅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一種 小倉仙翁 葉狹窄,似王不留行(植物名),七、八月時開花,花瓣亦狹。 一種 石榴仙翁 花形如石榴,有八重瓣,故稱其名。(頁二十五後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