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972個藏品
鬼忌
鬼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人類在遭遇致命的疾病與殘酷的戰爭後,許多人因此喪生,世界各地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紀念親友的方式、日子,也就是忌辰。藉由各種祭祀音樂混合為背景鋪陳,以摩斯密碼穿插,彷如瀰漫在空氣中的五味雜陳,有時清靜、有時驚慌,不也是許多人生的寫照?除了懷念親友,也有遠離疾病、戰爭與珍惜生命、愛好和平的涵意。
35mm Arriflex 35 BL
35mm Arriflex 35 BL
ARRI
1972 年於慕尼黑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首度展露的 35mm Arriflex 35 BL 攝影機,是 Arriflex 系列第一台隔音攝影機(self-blimped),運轉時的安靜程度約為 33 分貝。此機型的 BL 即為 blimp 的縮寫。
弦二協奏曲
弦二協奏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弦二”表達二胡的兩根弦,“弦二協奏曲”即是兩根弦所演奏出的音樂。這首協奏曲強調的是生活在現今社會中,一直接收不同的資訊與外來的刺激,使心靈、情緒、精神皆受到極大的起伏落差…。回想過去單純、簡單的生活,期望能沉溺在幻想的世界中,跳脫出現實的生活情緒。
秋風秋雨秋煞人
秋風秋雨秋煞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革命女詩人秋瑾(1875-197)因策動起義事敗而被攔,被處決訂寫下七字絕命詞:秋雨秋風愁煞人這句話被分為三段並作為三個不同樂章的主題:Ⅰ.秋雨 Ⅱ.秋風 Ⅲ.秋心,作曲家也正是從這三個角度去領悟並表現「愁」。 秋雨:中音嗩吶與小組 秋風:三弦與小組
回憶之聲
回憶之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曲的創作經驗是十分特殊的,在選擇歌詞上,我以日本詩人松尾芭蕉的徘句(英譯)為主。Petrarch的十四行詩第一首摘其片段為呼應,即便是來自不同的文化、語系,透過個人的經驗,鋪陳了一個四個樂章的曲子,彼此有相關、延伸、對立與昇華。
35mm Arriflex 35 Ⅱ
35mm Arriflex 35 Ⅱ
ARRI
35mm Arriflex 35 Ⅱ 攝影機於 1941 年開始設計和製作,1944 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故,德國慕尼黑的工廠被炸毀,暫時遷移廠址後,直到 1946 年才開始大量生產 Arriflex 35 Ⅱ 系列攝影機。
林順賢
林順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音樂教育家|
彭聖錦
彭聖錦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音樂教育家|
弦風
弦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泱泱大地,悠悠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傲骨清風的氣節,生生不息的信念,坦蕩豁達的胸懷…出自對人類精神境界的深層思考,出自對生命的呼喚…(本曲榮獲文建會2O3年民族音樂創作獎,絲竹室內樂暨吹打樂組第二名。)
駱維道
駱維道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音樂學家、宗教音樂家|
張邦彥
張邦彥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35
|作曲家|
魏樂富
魏樂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鋼琴家|
吳榮順
吳榮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民族音樂學者|
鄭徳淵
鄭徳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民族音樂學家、箏樂家、作曲家|
蘇凡凌
蘇凡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作曲家|
薛耀武
薛耀武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4
|單簧管演奏家|
潘皇龍
潘皇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作曲家|
林阿春
林阿春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北管藝師|
陳郁秀
陳郁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9
|鋼琴演奏家|
李子聲
李子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作曲家|
馬水龍
馬水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39
|作曲家|
張福興
張福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888
|民族音樂學家|
盧炎
盧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30
|作曲家|
憶江南
憶江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以二胡為主體,樂隊為背景,全曲不分樂章,用交響詩的結構一氣呵成,表現作者對故鄉的深切回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