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mm Arriflex 35 Ⅱ
典藏者
ARRI
35mm Arriflex 35 Ⅱ 攝影機於 1941 年開始設計和製作,1944 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故,德國慕尼黑的工廠被炸毀,暫時遷移廠址後,直到 1946 年才開始大量生產 Arriflex 35 Ⅱ 系列攝影機。一直到 1979 年 Arriflex 35 Ⅲ 上市之前, Arriflex 35 Ⅱ 系列攝影機總計生產了約 17,000 台。所有的 Arriflex 35 Ⅱ 系列攝影機的鏡頭和附件(如隔音罩等)皆可通用互換。內部設計為單抓鈎片格卡榫(single register pin),加上鋼製片門(steel picture gate),拍攝出來的畫面穩定性高。
1957 年,義大利導演麥路西(Renzo Merusi)來台灣拍攝《萬里長城》(Apocalisse sul fiume giallo)部分場景時,帶了一台 Arriflex 攝影機來台(依年份推測應為 Arriflex 35 ⅡA),這是台灣早期攝影師們第一次接觸到 Arriflex 系列攝影機。1958 年,玉峯影業公司湖山片廠進口第一部 35mm Arriflex 35 ⅡA 攝影機與隔音罩(blimp)一套,直至 1970 年為止,台灣約有 40 餘部 Arriflex 35 Ⅱ 系列攝影機參與當時台灣的電影創作。
1957 年,義大利導演麥路西(Renzo Merusi)來台灣拍攝《萬里長城》(Apocalisse sul fiume giallo)部分場景時,帶了一台 Arriflex 攝影機來台(依年份推測應為 Arriflex 35 ⅡA),這是台灣早期攝影師們第一次接觸到 Arriflex 系列攝影機。1958 年,玉峯影業公司湖山片廠進口第一部 35mm Arriflex 35 ⅡA 攝影機與隔音罩(blimp)一套,直至 1970 年為止,台灣約有 40 餘部 Arriflex 35 Ⅱ 系列攝影機參與當時台灣的電影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