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郁秀

陳郁秀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鋼琴演奏家|
陳郁秀,鋼琴家、音樂教育家、音樂學者。1949年出生於臺北市,自幼學習鋼琴,師學張彩湘教授。十六歲赴法留學。1975年獲國立巴黎音樂學院鋼琴、室內樂第一獎畢業。1976年返國任教於師大音樂系至2004年退休,演出活動頻繁,未曾中斷。陳郁秀在校曾任音樂系主任及所長、藝術學院院長。1993年創辦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致力推廣臺灣音樂文化。2000年起陸續擔任文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外交部無任所大使、國家文化總會秘書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董事長等公部門要職,推動臺灣文創產業及各項文化政策。2016年接任公共電視董事長。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陳郁秀
其他名稱
英文名: 

TCHEN Yu-Chiou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鋼琴演奏家|
陳郁秀,鋼琴家、音樂教育家、音樂學者。1949年出生於臺北市,自幼學習鋼琴,師學張彩湘教授。十六歲赴法留學。1975年獲國立巴黎音樂學院鋼琴、室內樂第一獎畢業。1976年返國任教於師大音樂系至2004年退休,演出活動頻繁,未曾中斷。陳郁秀在校曾任音樂系主任及所長、藝術學院院長。1993年創辦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致力推廣臺灣音樂文化。2000年起陸續擔任文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外交部無任所大使、國家文化總會秘書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董事長等公部門要職,推動臺灣文創產業及各項文化政策。2016年接任公共電視董事長。

TCHEN Yu-Chiou is pianist, music educator, and musicologist. Born in Taipei in 1949, CHEN began studying piano performance as a child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ZHANG Cai-Xiang. At the age of sixteen, she pursued further study in France and received her degree from the 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 with a first prize in piano and chamber music performance. She returned to Taiwan in 1976 and taught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NTNU) until 2004. She is continuously active at many performance events. She served as chair of the music department, chair of the music graduate program, and dean of the college of the arts at NTNU. In 1993 she founded the Egret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to publicize Taiwan’s musical culture. Dedicated to promoting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policies of Taiwan, since 2000 she has served the government as a minister in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National Policy Advisor to the President, Ambassador-at-Larg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Gener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hairperso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for the National Theater and Concert Hall.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1996年/法國國家騎士勛章(Chevalier de l’Ordre National du Merite)

生平: 

音樂天才少女與革命夥伴
陳郁秀1949年4月22日生於臺北市。父親陳慧坤為畫家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母親陳莊金枝為音樂教師。生於藝術家庭,陳郁秀從小就浸淫在音樂與美術的世界。1965年16歲那年,在父親開明的決定下,陳郁秀放下在北一女的學業,以音樂資賦優異學生的身分赴法留學,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就讀,開啟了她的音樂家之路。
在巴黎留學期間,陳郁秀抱持著「一定要成為鋼琴家」的志願,勤於練琴,鮮少與同窗友人玩樂。經過日積月累的琢磨與苦練,陳郁秀於1975年以第一大獎的成績畢業。而在此之前,陳郁秀憑藉著優異的表現,早在1971年獲得波西 (Poissy) 音樂學院聘任,成為該校鋼琴教授。
陳郁秀在留法期間,目睹了1968年法國學運,為她帶來極大的震撼,而1972年遇上她未來的夫婿,熱衷於社會運動的浪漫主義者盧修一,則改變了她原本平順的音樂人生。陳郁秀不顧父母的反對,1974年與盧修一在巴黎公證結婚,並在當時臺灣退出聯合國遭受孤立之際,於1975年雙雙返臺以報效國家社會。

驚險的政治路啟蒙
回臺後,陳郁秀於師大音樂系擔任副教授,雖然有穩定的教職,她仍督促自己每年至少進行五次以上的公開演奏,暑假返回歐洲上課,並爭取國外演奏機會。隨著三個小孩陸續報到,陳郁秀的生活變得十分忙碌,但卻仍堅持她在教學、演奏、學習上的穩定步調。
1983年盧修一因臺獨案入獄,未諳政治的陳郁秀被迫涉入其中,除了一開始各方奔走尋求救援之道,陳郁秀在盧修一入獄三年間獨力維持家庭生計,即使在出獄後,亦經歷了兩年多艱困的低潮期。這段期間陳郁秀堅強地承擔各方壓力,但並未拋卻她在音樂上的責任。隨著盧修一入獄、出獄、加入民進黨、競選立法委員,政治開始佔據了陳郁秀的部分生活,卻也讓她的音樂專業眼光從學院帶入更寬廣的文化生活與公共政策之中。
1993年陳郁秀與盧修一成立白鷺鷥基金會,共同推動臺灣音樂、美術及原鄉文化研究,除了舉辦社區巡迴音樂會、研討會推廣臺灣音樂,出版《音樂臺灣》、《臺灣音樂閱覽》、《音樂臺灣一百年論文集》、《百年音樂臺灣圖像巡禮》等臺灣音樂書籍外,並逐漸擴展到臺灣歷史文化的整理研究,多年來累積不少的成果。
在協助盧修一競選公職的過程中,陳郁秀自己對於教育、文化政策方面的理念亦逐漸累積成形,她於1994、1997年分別擔任師大音樂系主任及藝術學院院長,期間推動師生與社區結合,將精緻藝術融入平民生活。在制度上,她爭取音樂學系教師能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代替專門著作申請升等,為藝術教師在專業展現上爭取獨立學術地位。此外也與許常惠共同推動智慧財產權和著作權的修法,為各個領域的音樂工作者,爭取合理的權益保障。

建構臺灣主體文化的契機
1998年盧修一因肺腺癌病逝,陳郁秀在經歷痛苦的生離死別後,原本決定遠離政治,全心投入白鷺鷥基金會和臺灣音樂研究的領域,但2000年的政黨輪替,又將她導引至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道路。為了替盧修一完成發揚臺灣文化的心願,陳郁秀接受入閣的邀請,擔任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開啟建構臺灣主體文化的第一哩路。
陳郁秀以約五十年時間為段落的所謂「大歷史」,思考臺灣的文化變遷與發展。為了集中妥善運用資源,陳郁秀一開始便進行內部的組織再造,並每年定一個主題,讓施政有明確方向:2001年為「文化資產年」,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歷史文化產業資產保存,加入「世界古蹟日同盟」,並著手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於2003年通過);2002年為「文化環境年」,提出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以及地方文化館計畫,推動「臺灣世界人類遺產」潛力選拔,並逐步出版臺灣音樂、美術、戲劇、歷史、文學、傳統藝術等主題叢書,建立「臺灣主體文化」內涵;2003年為「文化產業年」,推動文創產業全國五大園區、陶瓷旗艦計畫及音樂人才庫,並規劃北中南等地重要文化建設,包括「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2004年為「文化人才年」,策劃文化志工、社造人才、青年藝術家、文創產業人力資源等培育方案。。四年來豐碩的成果,不僅逐漸健全各項文化法規,平衡地方文化建設,形塑臺灣文化意象,更將臺灣文化推向全世界。

臺灣音樂與文化的新活路
2004年五月陳郁秀卸任文建會主委,但她的文化行政之路仍持續進行著。除了兼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外交部無任所大使,持續在文化政策、國際文化交流上貢獻己力。2005年,陳郁秀接任文化總會秘書長,雖然沒有公部門龐大經費與資源的奧援,她本著社會運動的精神,積極促進文化產業發展、行銷臺灣文化,她在任內創辦文化總會專屬期刊《新活水》,策劃《看見臺灣》紀錄片,永續保存美麗的臺灣影像,並持續推動文建會主委任內未竟之「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出版計畫」。
陳郁秀於2007年3月接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在三年的任期內,她以在音樂上的專業目光,聘請指揮大師根特•赫比希( Gunther Herbig )擔任國家交響樂團藝術顧問與首席客座指揮,並邀請呂紹嘉返國擔任音樂總監,為國家交響樂團帶來提升與創新的新發展;此外她多次辦理兩廳院旗艦級跨國演出製作,除了提高臺灣表演藝術的國際能見度,並為臺灣本土藝術的發展,注入高質能且多元化的新血與活力。2008年10月陳郁秀獲頒「法國國家榮譽勳章騎士勛位」,2009年3月31日又獲頒「法國藝術及文化勳章軍官勛位」,除了肯定她在藝術文化上的成就,更彰顯她在國際藝術交流上的貢獻。
2010年3月陳郁秀卸任兩廳院董事長,暫未接任其他公職的她,但她仍活躍於臺灣各地的藝術文化領域。她以個人豐富的藝文經驗,以及推展臺灣文化的畢生信念,持續授課、演講、製作藝文活動、擔任藝文行政職務。更難能可貴的是,即便在繁忙的各種活動之中,陳郁秀仍不忘她對於音樂的初衷,仍時常進行公開的鋼琴演奏活動。從音樂天才少女,到臺灣藝文發展的推手,陳郁秀仍在她的藝術道路上持續前進,向前找尋臺灣文化的發展與新契機。

感謝:白鷺鷥文教基金會
撰寫:黃于真 2016/6/30

領域: 

音樂行政

領域: 

演奏家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49.04.22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臺北市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M135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