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4個藏品
淺藍色底窗繪垂櫻花紋紅型染衣裳
淺藍色底窗繪垂櫻花紋紅型染衣裳
九州國立博物館
紅型染是使用紙型和筒繪糊染出花紋圖案,再在其上面用顏料和染料施以染色,是從琉球時代開始延續下來的一種沖繩染技法。從冊封使李鼎元所寫的《使琉球記》(1800年)中可以看到與現在的紅型染技法相一致的記述,由此可以認為該技法在18世紀中葉前後就已經固定下來了。
蘆屋楓流水雞圖真形釜
蘆屋楓流水雞圖真形釜
九州國立博物館
大釜的繰口較高,帶獅子頭環耳。與兩只動感十足的雞一起表現的流水和在沙洲上飄蕩的楓葉,不禁會令人想起百人一首和歌「ちはやぶる 神代も聞かず 竜田川 からくれなゐに 水くくるとは」, 本品的愛稱是「龍田川」,以紅葉名勝聞名。
太刀〈鍛造者 來國光〉
太刀〈鍛造者 來國光〉
九州國立博物館
山城國是與備前國、相模國等齊名的日本刀盛產地之一,因湧現出眾多名工巧匠而聞名。其作品風格是,刀身端正優美,使用小板目中被稱為梨子地肌的生鐵,並以小沸出來的直刃為基調。在這些能工巧匠中,來派是一個從鐮倉時代中期活躍到南北朝時代的流派,其刀工集體世世代代只用一個「來」字為姓。
條紋蓼藍布切伏淡綠色線刺繡厚司織
條紋蓼藍布切伏淡綠色線刺繡厚司織
九州國立博物館
阿伊努族是指以北海道為中心,廣泛地居住在日本東北北部、樺太(薩哈林)、千島群島的人們,他們擁有自己固有的語言和文化。厚司織是阿伊努族自己把榆樹樹皮的內皮製成的纖維用無腿織布機織成布後縫製出來的上衣,與圍裙和綁腿配在一起穿。
後赤壁賦堆朱盤
後赤壁賦堆朱盤
九州國立博物館
以北宋時代的文人蘇軾(1036~1101)所詠作的《後赤壁賦》為主題製成的大木盤。《赤壁賦》記錄的是因爭奪政權而被驅逐出都城,流放到黃州的蘇軾在長江中游的赤壁遊玩時的景象,由前後二篇組成。《後赤壁賦》詠唱的是蘇軾與朋友二個人一起攜帶酒菜,在冬天的月夜下遊覽赤壁的景象。
帶銅制瓔珞的佛經筒
帶銅制瓔珞的佛經筒
九州國立博物館
佛教中的「末法思想」說,釋迦牟尼圓寂之後,佛教教義衰廢導致了亂世的出現。在認為是該「末法」來到的平安時代,在日本流行將經典埋於地中,以便將佛教教義留給未來的「埋經」現象。埋經時,抄寫經典,做成叫做經卷的卷軸,並收到耐久性好的容器裡。人們把對未來的感情寄託在收藏於容器裡的經卷上,然後將其埋入地中。
獸帶鏡
獸帶鏡
九州國立博物館
該鏡子據傳是明治二十三年(1890)從滋賀縣野洲市三上山的山腳出土的。鏡子的內區繞著一圈帶狀圖樣的帶子,因在那裡接連刻著獸紋,故被稱作獸帶鏡。這是一面同型鏡子,兩面是以同一面鏡子為基礎做成的。值得關注的是和大韓民國公州市武甯王陵出土的鏡子同型這一點。
菊蒔繪手箱
菊蒔繪手箱
九州國立博物館
菊花自古以來就被認為具有長生不老的藥效,傳說重陽節(9月9日)的時候,在野外喝菊花酒可以消除災難。在漆藝品中,菊花作為表示長壽和延年益壽的吉祥圖案深受人們的喜愛,以「菊籬」和「菊慈童」等故事和文學作品為題材創作的圖案也很多。 這件收納箱為長方形,圓角合蓋構造。
銅鐘
銅鐘
九州國立博物館
本鐘原為日向國飫肥藩藩主伊東家傳下來的高麗時代的銅鐘。據悉嘉永六年(1848),第十三代藩主伊東祐相(1812~74)在瞭望樓的下層東牆下發現了這口鐘。 自古以來,在佛教興盛的朝鮮半島也和日本一樣十分盛行造鐘。
袈裟束衣袖帶子紋銅鐸
袈裟束衣袖帶子紋銅鐸
九州國立博物館
銅鐸是帶有彌生文化特徵的日本特有的青銅器。作為僅有二十釐米左右大小的「鐘」而誕生的銅鐸,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逐漸地發生變化,最終階段超過了一米,最大的甚至達到了一百三十五釐米。其分佈以近畿地區為中心,東及長野縣,西至佐賀縣,迄今為止包括文獻資料在內的話,共發現了六百個左右的銅鐸。
埴輪 馬
埴輪 馬
九州國立博物館
埴輪是日本古墳頂部或周圍排列的器物。這是馬形埴輪。可以看出有部分修復,但為完形,表面的遺存狀況也良好。馬的頭部、背部、胸部、臀部安裝著馬具,表現了標準的古墳時代的裝飾馬。將馬口隔開的左右兩邊,粘著粘土,表現著用鉚釘裝飾著的f字形鏡板馬轡,其形狀類似梯形,與以往的範例不同。
茜地山水松鶴紋印花布
茜地山水松鶴紋印花布
九州國立博物館
本品是蘇門答臘島楠榜省禮儀時用的傳世牆壁裝飾物。 將用極細的線織成的兩米多寬的棉布整面染成深茜色,表現山水花樣。瀑布從用多層重疊矩形所表現的多石的山上流下來,其水流變成水池。聚集在水邊的仙鶴和水鳥、粗大的松樹和長著苔蘚的岩石等,印花布由具有東亞風格的基本圖案所構成。
前田家傳世名物裂折本
前田家傳世名物裂折本
九州國立博物館
名物裂泛指在鐮倉時代到江戶時代初期從中國等地帶回來的染織品中,被大名家及神社和寺院等收藏的極品布料,或是用於作名茶具袋及包茶器的袋子,亦或是作為掛軸的裝裱用布而倍受珍視的布料。本品是傳入加賀前田家的名物裂的一部分。
色繪藤棚紋大盤
色繪藤棚紋大盤
九州國立博物館
這件大盤描繪的是以雲狀花紋為背景,從竹架上垂下來的白色藤花隨著微風輕輕搖曳的圖案。 描繪雲形時,為了與盤子內側的下部進行區分,採用了染付輪廓線和淡彩描繪手法,而上部的白色底色則照原樣充分地加以運用。
觀音菩薩立像
觀音菩薩立像
九州國立博物館
日本自飛鳥時代起製作了許多佛像,得到了人們的信仰。其中對認為將眾生從疾病和災害等危難中拯救出來的觀音菩薩,特別是對十一面觀音的期待尤其大。為此,不同時代和地區都有受歡迎的觀音菩薩像和十一面觀音像。
雕刻唐津茶碗 銘 五葉
雕刻唐津茶碗 銘 五葉
九州國立博物館
以旋制工藝製成的陶質碗,從底座旁開始水準旋起,腰部呈圓形,但基本上是垂直立起的。碗體上部微微向內收縮,口緣部稍稍打開直到口唇部。從碗體腹部到口緣部,從五個不同方向用力將碗扭彎,但雙手握住碗的側面時,彎曲的部分會很自然地合到手上。底座遒勁削出,作出了剛健的雙重底座。
奈良三彩壺
奈良三彩壺
九州國立博物館
在日本,模仿唐三彩製作而成的首個三彩陶器就是這個奈良三彩陶器。胎土為略帶黃色的灰白色陶胎,燒制得比較堅硬。成體顯示,它是先用粘土條盤築成型,然後再進一步以旋制工藝整形,最後用刮刀將表面刮光製成的。容器的肩部較寬,下擺為縮窄的扁平球形,整體風格顯得落落大方。
地藏菩薩遊戲坐像
地藏菩薩遊戲坐像
九州國立博物館
許多以朝鮮半島為創作之地的美術品傳入了以九州北部為代表的西日本。特別是在高麗時代的佛教美術中不乏優秀作品,朝鮮半島的佛教美術史的行間因日本傳入品而得以填補的情況並不少見。這裡介紹的本像也是直到近幾年在長崎對馬島內精心地呵護下傳下來的寶物,在講述朝鮮半島的佛像雕刻史上,是一個多次被介紹過的著名範例。
綠釉四足壺
綠釉四足壺
九州國立博物館
該壺為猿投窯產的綠釉陶器,在短頸壺上裝有支腳的四足壺。呈現白色軟質陶胎,使用旋製成形工藝薄薄地旋制而成,器形端莊而整潔。壺的口部略微外翻,口沿部分較短。壺體作成球形,但壺體下半部分略有些變寬,為平底。
油滴天目
油滴天目
九州國立博物館
容器形狀為被稱為建盞的獨特的天目形。有一個口緣向內側塌陷的「甲魚口」。碗的腹部略微膨脹,收腰,底座矮而小,底座裡面被削得既淺又平。胎土為鐵分較多、雜質較少的灰黑色,被燒制得十分堅硬。釉子為漆黑色,粘乎乎地掛得很厚,腰身以下為露胎。
文琳茶葉罐 銘 薩摩文琳
文琳茶葉罐 銘 薩摩文琳
九州國立博物館
採用旋制工藝製成,從平底的底部處開始在擴開的同時向上立起,中央處為罐體的最大直徑。罐形近似于寬鬆豐滿的球形。罐體上部慢慢收縮,做成蘋果狀外形。所謂的文琳就是來自於蘋果狀外形的命名。罐頸較細向上直立著,口緣部略微向外敞開,口唇部為圓形。底部留有左線切痕跡,腰部進行了細緻的削刨。
女神坐像
女神坐像
九州國立博物館
在佛教傳來以前就開始為人所信仰的日本固有的神明長期沒有來表現其形象的具體造型。到了八世紀以後,在佛像的影響下人們開始製作神像,從九世紀後半葉左右開始人們嘗試著對神像進行獨自的表現。這裡介紹的女神像,是日本確立神像獨自表現的十二世紀之作。
釋迦菩薩立像
釋迦菩薩立像
九州國立博物館
這是一尊在頭巾上戴著寶冠,低頭凝視著前方的菩薩立像。菩薩舉到胸前的右手為施無畏印,左手貼在腰間。寶冠前面的人物好像手捧著彩綢(花環)跪著。菩薩佩戴著許多裝飾品,有耳飾、項鍊、胸飾、裝飾上臂和手腕用的臂釧、腕釧等。下半身裹著裙子,腳穿涼鞋,左腿(支腳)用力支撐著身體重量,右腿僅輕輕點在地上(遊腳)。
色繪花鳥紋六角壺
色繪花鳥紋六角壺
九州國立博物館
六角罐的六個面,分別重複畫著相同的鳳凰紅葉樹、梅樹、鳳凰松樹圖案。罐肩與蓋子處畫著一圈花蔓草圖案的花紋。裝飾花紋所用的添繪水彩顏色與乳白色地兒配合得恰到好處,營造出了一種異國情調的幽雅氣氛。 本作品是在肥前有田製作而成的,屬柿右衛門風格的六角罐。使用陶板技法將粘土板貼合到一起製作成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