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琳茶葉罐 銘 薩摩文琳

文琳茶葉罐 銘 薩摩文琳

典藏者
九州國立博物館
採用旋制工藝製成,從平底的底部處開始在擴開的同時向上立起,中央處為罐體的最大直徑。罐形近似于寬鬆豐滿的球形。罐體上部慢慢收縮,做成蘋果狀外形。所謂的文琳就是來自於蘋果狀外形的命名。罐頸較細向上直立著,口緣部略微向外敞開,口唇部為圓形。底部留有左線切痕跡,腰部進行了細緻的削刨。內部為露胎,從口緣內側至腰部施加了帶光澤的茶褐色釉,再從其上面將暗黃色的稻草灰釉澆到肩部,其中的部分釉子因流到罐體下半部分而成為一景。 來自于朝鮮半島的陶工在九州和山口地區開了許多窯,薩摩也是其中之一。薩摩的茶葉罐文獻上第一次看到是博多富商神谷宗湛所記載的茶會記《宗湛日記》。記載的是慶長10年(1605)上田覺甫舉辦茶會的事,由此可以看出薩摩從很早以前就開始投入力量製造茶葉罐了,評價也進一步提高。此外,在島津家的文書中還有一封書信,上面記載了關於古田織部對茶葉罐所提出的建議。 本品是文琳形薩摩茶葉罐的代表作品,作為一種以唐物茶葉罐為原型製作而成的和物文琳茶葉罐堪稱為最出色的作品。此外還有傳說稱,該茶葉罐直到昭和第一年一直為島津家傳世之寶,為島津義久的女兒,曾是島津家久的妻子國分所持之物。在江戶時期文獻《要用集 三》的「禦數寄屋禦道具之事」中可以看到「一 薩摩文琳禦茶入一箇 但國分様禦所持之由」的記載,記載中的薩摩文琳極有可能就是本品。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文琳茶葉罐 銘 薩摩文琳
典藏者
九州國立博物館
內容描述

採用旋制工藝製成,從平底的底部處開始在擴開的同時向上立起,中央處為罐體的最大直徑。罐形近似于寬鬆豐滿的球形。罐體上部慢慢收縮,做成蘋果狀外形。所謂的文琳就是來自於蘋果狀外形的命名。罐頸較細向上直立著,口緣部略微向外敞開,口唇部為圓形。底部留有左線切痕跡,腰部進行了細緻的削刨。內部為露胎,從口緣內側至腰部施加了帶光澤的茶褐色釉,再從其上面將暗黃色的稻草灰釉澆到肩部,其中的部分釉子因流到罐體下半部分而成為一景。 來自于朝鮮半島的陶工在九州和山口地區開了許多窯,薩摩也是其中之一。薩摩的茶葉罐文獻上第一次看到是博多富商神谷宗湛所記載的茶會記《宗湛日記》。記載的是慶長10年(1605)上田覺甫舉辦茶會的事,由此可以看出薩摩從很早以前就開始投入力量製造茶葉罐了,評價也進一步提高。此外,在島津家的文書中還有一封書信,上面記載了關於古田織部對茶葉罐所提出的建議。 本品是文琳形薩摩茶葉罐的代表作品,作為一種以唐物茶葉罐為原型製作而成的和物文琳茶葉罐堪稱為最出色的作品。此外還有傳說稱,該茶葉罐直到昭和第一年一直為島津家傳世之寶,為島津義久的女兒,曾是島津家久的妻子國分所持之物。在江戶時期文獻《要用集 三》的「禦數寄屋禦道具之事」中可以看到「一 薩摩文琳禦茶入一箇 但國分様禦所持之由」的記載,記載中的薩摩文琳極有可能就是本品。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尺寸: 

高7.4公分、口徑2.3公分、罐體徑7.4公分、底徑3公分

材質: 

陶器

類型: 
技術: 

旋制工藝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江戶時代
創建時間: 
17世紀
創建地點
創建地點: 
薩摩
識別碼
G41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