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坐像

女神坐像

典藏者
九州國立博物館
在佛教傳來以前就開始為人所信仰的日本固有的神明長期沒有來表現其形象的具體造型。到了八世紀以後,在佛像的影響下人們開始製作神像,從九世紀後半葉左右開始人們嘗試著對神像進行獨自的表現。這裡介紹的女神像,是日本確立神像獨自表現的十二世紀之作。 女神像在頭頂上將發束挽成蝴蝶結,將頭髮左右分開遮住耳朵,長長地披在背後,以後屏為背景坐在牀座上。雙手放在腹前並藏在大袖衣的袖內拱著手,看起來好像手裡原來拿著什麼。頭部和身體的大部分由品質上乘的獨木絲柏雕刻而成,且未做挖空處理。軀幹較長,身體部位較薄,腿部伸展幅度也不大,衣紋雕刻也極少等,可以明確地認定其具有12世紀前後的木雕神像特徵。頭髮的一部分為墨描,肉身部和著衣部為白土底子著色,也是這個時代的神像所共同具有的完成方式。尤其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其面貌。在比較長且下部比較寬的整張臉上雕刻著細長而清秀的眉目和棱角分明的嘴唇,散發著一種強烈的神威。 令人遺憾的是關於本像的傳世一概不明,但有一尊面貌、結構、彩色和圖樣、衣紋的雕刻法等都十分相似的重要文化財「男神坐像」(私人收藏,像高50.9cm),一般認為是與本像一起做的一對。附屬的後屏是獨木絲柏材制,白色底子上用墨和淡彩輕描淡寫地畫著草木山水,作為平安時代後期的山水繪畫資料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女神坐像
典藏者
九州國立博物館
內容描述

在佛教傳來以前就開始為人所信仰的日本固有的神明長期沒有來表現其形象的具體造型。到了八世紀以後,在佛像的影響下人們開始製作神像,從九世紀後半葉左右開始人們嘗試著對神像進行獨自的表現。這裡介紹的女神像,是日本確立神像獨自表現的十二世紀之作。 女神像在頭頂上將發束挽成蝴蝶結,將頭髮左右分開遮住耳朵,長長地披在背後,以後屏為背景坐在牀座上。雙手放在腹前並藏在大袖衣的袖內拱著手,看起來好像手裡原來拿著什麼。頭部和身體的大部分由品質上乘的獨木絲柏雕刻而成,且未做挖空處理。軀幹較長,身體部位較薄,腿部伸展幅度也不大,衣紋雕刻也極少等,可以明確地認定其具有12世紀前後的木雕神像特徵。頭髮的一部分為墨描,肉身部和著衣部為白土底子著色,也是這個時代的神像所共同具有的完成方式。尤其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其面貌。在比較長且下部比較寬的整張臉上雕刻著細長而清秀的眉目和棱角分明的嘴唇,散發著一種強烈的神威。 令人遺憾的是關於本像的傳世一概不明,但有一尊面貌、結構、彩色和圖樣、衣紋的雕刻法等都十分相似的重要文化財「男神坐像」(私人收藏,像高50.9cm),一般認為是與本像一起做的一對。附屬的後屏是獨木絲柏材制,白色底子上用墨和淡彩輕描淡寫地畫著草木山水,作為平安時代後期的山水繪畫資料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尺寸: 

像高40.7公分,後屏高60.8公分、寬36.6公分

材質: 

材質: 

色粉

類型: 
技術: 

木造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平安時代
創建時間: 
12世紀
識別碼
C63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