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遊戲坐像
典藏者
九州國立博物館
許多以朝鮮半島為創作之地的美術品傳入了以九州北部為代表的西日本。特別是在高麗時代的佛教美術中不乏優秀作品,朝鮮半島的佛教美術史的行間因日本傳入品而得以填補的情況並不少見。這裡介紹的本像也是直到近幾年在長崎對馬島內精心地呵護下傳下來的寶物,在講述朝鮮半島的佛像雕刻史上,是一個多次被介紹過的著名範例。 這是一尊遊戲坐地藏菩薩像,用兜帽蓋住圓頂頭和兩隻耳朵,身穿大袖衣和袈裟,雙手執寶珠,彎曲著的左腿伸向前方坐在蓮花座上,把右腿垂在下麵。胸飾和手臂釧等裝飾品也表現得十分纖細。銅鑄造塑像,除了小蓮台以外,整座像為一體鑄造而成,其鑄造技術十分精湛。鍍金部分也保存得比較好,可以看出袈裟部分為著色花樣。從其飽滿的面龐,描著長弧形的眼眉和細長而清秀且起伏較大的眼睛,悠然自得的上身表現等特徵可以認為是高麗時代的作品,清晰的五官中充分地保留了其前代統一新羅時代的鍍金佛的傳統。 戴著兜帽的地藏菩薩畫像及坐在蓮花座上,單腿放下的遊戲坐形式雕像範例,即使在朝鮮半島其現存範例也極少,十分新奇。作為佛教繪畫,從高麗時代後期14世紀大量描繪的畫像來看,關於本像的製作時期暫且判定為14世紀。 但是,在最近的研究中,從雙手執寶珠的畫像和高腳盤透雕的八角蓮花座形式來看,有觀點認為,可以將本像的製作年代追溯到高麗時代前期的10世紀到11世紀。儘管存在這種需要探討的美術史上問題,但本像是一幅代表高麗時代的優秀作品這一評價是不可動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