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繪藤棚紋大盤

色繪藤棚紋大盤

典藏者
九州國立博物館
這件大盤描繪的是以雲狀花紋為背景,從竹架上垂下來的白色藤花隨著微風輕輕搖曳的圖案。 描繪雲形時,為了與盤子內側的下部進行區分,採用了染付輪廓線和淡彩描繪手法,而上部的白色底色則照原樣充分地加以運用。竹架使用六根染付線進行表現,爬在其上面的藤葉使用染付手法勾描輪廓,然後塗上綠色,有的藤葉尖端塗的是黃色。藤花使用紅色描畫輪廓,用白色表現花的內側,蔓和莖也使用紅色進行描繪。盤子外側,在三個方向配置了七寶結花紋,底座側面畫了一圈細小的分隔號。 本作品為色繪瓷器,是在被稱為色鍋島的鍋島藩窯燒制而成的。肥前的鍋島藩在德川幕府開府以後開始向將軍家進貢中國瓷器,但明末清初的騷亂未能使進口如願以償,只好改變做法,開始自力進行生產。寬長年間(1624~44),在有田的岩穀川內開設了藩窯,此後,傳說是經過擁有柿右衛門窯的南川原山后遷移到伊萬里的大川內山的。由於是以進貢給將軍家和贈送給大名家及朝臣為目的的器物,因此生產時完全將核算成本置之度外,瓷器具有最高水準。在藩的嚴格管理下,器型、圖案、技術等都全部統一了標準。主要進貢品的盤子要求做成底座較高,盤子內側較深的木杯形,尺寸以1尺、7寸、5寸等規格為基準。一般認為鍋島燒的往年進貢件數約為2000件,但1尺大的碟子僅有2個,非常珍貴。 本作品也為木杯形,是一個口徑超過30cm的尺盤。盤子外側的七寶結花紋及畫著一圈被稱為梳齒紋底座分隔號的底座也都是鍋島燒盤子範例中所能看到的特徵。儘管器物具備了稱得上是進貢品的高水準風格,但從中可令人感受到在晴朗的藍天中徐徐吹過的初夏熏風,不失為一個著名作品。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色繪藤棚紋大盤
典藏者
九州國立博物館
內容描述

這件大盤描繪的是以雲狀花紋為背景,從竹架上垂下來的白色藤花隨著微風輕輕搖曳的圖案。 描繪雲形時,為了與盤子內側的下部進行區分,採用了染付輪廓線和淡彩描繪手法,而上部的白色底色則照原樣充分地加以運用。竹架使用六根染付線進行表現,爬在其上面的藤葉使用染付手法勾描輪廓,然後塗上綠色,有的藤葉尖端塗的是黃色。藤花使用紅色描畫輪廓,用白色表現花的內側,蔓和莖也使用紅色進行描繪。盤子外側,在三個方向配置了七寶結花紋,底座側面畫了一圈細小的分隔號。 本作品為色繪瓷器,是在被稱為色鍋島的鍋島藩窯燒制而成的。肥前的鍋島藩在德川幕府開府以後開始向將軍家進貢中國瓷器,但明末清初的騷亂未能使進口如願以償,只好改變做法,開始自力進行生產。寬長年間(1624~44),在有田的岩穀川內開設了藩窯,此後,傳說是經過擁有柿右衛門窯的南川原山后遷移到伊萬里的大川內山的。由於是以進貢給將軍家和贈送給大名家及朝臣為目的的器物,因此生產時完全將核算成本置之度外,瓷器具有最高水準。在藩的嚴格管理下,器型、圖案、技術等都全部統一了標準。主要進貢品的盤子要求做成底座較高,盤子內側較深的木杯形,尺寸以1尺、7寸、5寸等規格為基準。一般認為鍋島燒的往年進貢件數約為2000件,但1尺大的碟子僅有2個,非常珍貴。 本作品也為木杯形,是一個口徑超過30cm的尺盤。盤子外側的七寶結花紋及畫著一圈被稱為梳齒紋底座分隔號的底座也都是鍋島燒盤子範例中所能看到的特徵。儘管器物具備了稱得上是進貢品的高水準風格,但從中可令人感受到在晴朗的藍天中徐徐吹過的初夏熏風,不失為一個著名作品。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尺寸: 

高7.8公分、口徑31公分、底座高2公分、底座直徑14.9公分

材質: 

瓷器

類型: 
技術: 

釉下彩

重要性: 

重要文化遺產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江戶時代
創建時間: 
18世紀前半葉
創建地點
創建地點: 
鍋島藩窯
識別碼
G17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