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90077個藏品
繪事瑣言
繪事瑣言
Illinois University Library
此《繪事瑣言》由清代迮朗編著。全書共八卷,凡六十篇(水、硯、絹、紙、墨、顏料、膠、礬、印、印泥等),主要內容采輯諸書所記,就繪事所須之用物用具,分類搜編,且一一予以考證,並講究其制法、用法,而於紙絹、顏料兩類,敘述尤為詳盡。此為雨金堂藏板,清嘉慶四年刊本。
映雪草堂刊文杏堂批評忠義水滸全傳
映雪草堂刊文杏堂批評忠義水滸全傳
東京大學圖書館
《水滸傳》又稱《忠義水滸全傳》、《水滸全傳》,全書定型于明朝,其版本眾多,流傳廣泛。此《文杏堂批評忠義水滸全傳》題元施耐庵撰,明李贄評點,屬三十卷(不分回)本。
禦制盛京賦[內府刊本]
禦制盛京賦[內府刊本]
哈佛大學圖書館(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盛京賦》是清乾隆帝東巡盛京謁陵祭祖後所撰,全文 3390 餘字。為傳播此賦,他令臣工廣搜載籍,據援古法,撰寫各體篆文,鐫刻成《禦制盛京賦》,一種篆體為一卷,內容相同,共三十二體,篆文為大字,邊附小字釋文。
能爾齋印譜
能爾齋印譜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此《能爾齋印譜》由清代錢楨輯。全書共六卷,彙集明代至清初名家所刻印章而成。卷一收印四十方,卷二:三十八方,卷三、卷四各六十八方,卷五:七十二方,卷六:七十六方,總計三百六十二方,其中錢氏自用印七十余方。此為清康熙時期鈐印本。
嶽雪樓書畫錄
嶽雪樓書畫錄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此《嶽雪樓書畫錄》由清代藏書家孔廣陶編。全書共五卷,收錄孔氏岳雪樓藏唐宋至明名家書畫一百三十八件,書中對每件作品詳載紙絹尺寸、收藏印鑒、諸家題跋。間有作者自題、記得畫經過、品評鑒賞等。此為清光緒十五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萬卷堂精寫刊本。
無聲詩史
無聲詩史
哈佛大學圖書館(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此《無聲詩史》為明末清初薑紹書編。全書共七卷,散列明代畫家四百七十餘人的傳記,前四卷收約二百人,卷五為女畫家二十餘人,卷六、七所收則為作者認為"丹青別調,畫苑附庸", 存姓字以備查考。此為清康熙五十九年嘉興李氏觀妙齋重刊本,寫刻精雅。
問經堂印譜
問經堂印譜
哈佛大學圖書館(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此《問經堂印譜》由清代篆刻家包桂生輯錄自藏印而成。全書共三集,每集分四卷,每頁鈐印一方至四方。初集錄印三百一十四方; 二集錄印二百九十七方; 三集錄印三百二十四方。總計有九百三十五方印, 每印均注有釋文。此為清咸豐元年藍印朱色鈐印本。 前題:丹徒包桂生子丹氏鑒藏
清國勝景並風俗寫真帖
清國勝景並風俗寫真帖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
此《清國勝景並風俗寫真帖》全套共四冊,主要記錄清末北京城建築名勝,如:萬壽山、大鐘寺、鐘樓、鼓樓、孔廟、雍和宮、崇文門、前門、天壇、十三陵、黑龍潭、碧雲寺、玉泉山、居庸關等等,並包含部分市井風俗與人物。這些照片拍攝於 1906 年之前,其拍攝者不詳。
閨訓圖說
閨訓圖說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此《閨訓圖說》由清代俞增光編訂,何雲梯繪圖。全書分上下卷,收錄歷代女訓事蹟一百則,分為:孝女類、烈女類、貞女類、賢女類、孝婦類、烈婦類、節婦類、賢婦類、賢母類、賢姑嫂類、賢嫡妾類等,圖文並茂。此為清光緒四年錢塘俞氏敬義堂刊本。 俞增光序記
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
Internet Archive
天龍山石窟于唐代達藝術高峰,然因長期湮沒,至清末民初已毀壞慘重。此《天龍山石窟》為二十世紀初外村太治郎隨關野貞、常盤大定、田中俊逸一起在調查天龍山石窟遺跡後,以照片記錄了其被破壞前的原始面貌,全套共八十幅,每幅有中英文標記。此本為金尾文淵堂 1922 年出版。
中國的建築與景觀
中國的建築與景觀
東洋文庫博物館
此《Baukunst und Landschaft in China》(中國的建築與景觀)為德國建築學家恩斯特·柏石曼著。
宣和集古印史
宣和集古印史
東京國立博物館
此《宣和集古印史》為明代來行學摹刻的集古印譜。全書共八卷,分六十類,共存秦漢至隋唐官印一千五百余方,按官職大小排列,上起秦國玉璽,下至軍曲候官等基層軍官及蠻夷君王印,印下有釋文、鈕制及考證。後附虎符、鈕制、印則。此為寶印齋藏板,明萬曆時期徐安鈐印刊本。
古玉圖譜[康山草堂刻本]
古玉圖譜[康山草堂刻本]
哈佛大學圖書館(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此《古玉圖譜》舊題宋代龍大淵等奉敕撰。全書共三十二卷,分為國寶部、壓勝部、服禦部、文房部、鼎彝部、彛器部、樂器部,記載了南宋高宗時期皇宮中所藏玉器,每器附圖一或二,附文一篇,敘其尺寸、形制、紋飾及器用等。此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清乾隆時期余文儀刊彩繪本,文內並附江春康山草堂刻本(一百卷)。
二香琴譜
二香琴譜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此《二香琴譜》由清代古琴家蔣文勳編輯而成。全書共十卷,首一卷,前六卷為:琴學須知、琴學粹言、琴律管見。後四卷為琴譜審音。因他的老師韓桂(字古香)、戴長庚(字雪香)的字都有 「香」 字,故將該書名之為《二香琴譜》,以示對老師的感念。此為梅華庵藏板,清道光十三年刊本。
麋研齋印稿及印存
麋研齋印稿及印存
哈佛大學圖書館(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此套《麋研齋印稿》及《麋研齋印存》為清末民初的篆刻家王福庵集藏並篆刻,因其齋名麋研齋,故名。兩書共二十四冊,皆以原石鈐印,附拓邊款,各收印四百多枚,拓印極精。此為民國時期鈐印拓印本,分別有高廷肅、趙叔孺題署。 兩書有部分印拓相同。每頁含鈐印、邊款 數目不等。 麋研齋印稿
新刻解注和韻千家詩選
新刻解注和韻千家詩選
哈佛大學圖書館(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千家詩》是我國舊時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傳世版本較多。此種題為南宋謝疊山選注的七言絕、律二卷本。謝枋得(號疊山)可能是在劉克莊《千家詩》基礎上次改編,以適合兒童閱讀。
儀鳳元年金剛經
儀鳳元年金剛經
中國國家圖書館
此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于唐代儀鳳元年十一月由劉弘珪抄寫。這是武則天為母親追福而發願敬造的經書之一,楷書字體飄逸,規整雋秀。卷後題記有抄寫時間、用紙數量,書手、初校者、再校者、三校者、詳閱者、裝潢手、使、判官等人的資訊。此卷出土于敦煌(卷首殘,卷尾齊全),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長恨歌圖卷
長恨歌圖卷
Chester Beatty Library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此故事長卷《長恨歌圖》為日本江戶時期狩野山雪繪。全套共分上下兩卷,描繪了唐明皇與楊貴妃淒美的愛情故事。上卷描繪從漢皇重色思傾國到楊貴妃被賜死於馬嵬坡。下卷主要描繪明皇對貴妃的無限思念。此兩卷大約繪於 1646 年,現藏於愛爾蘭賈斯特·比替圖書館。
宣大山西三鎮圖說[秘閣本]
宣大山西三鎮圖說[秘閣本]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
此《宣大山西三鎮圖說》由時任宣大山西三鎮總督的楊時甯主持編修。全書共三卷,前有三鎮總圖,以統其綱。後分為: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按鎮、路、城堡逐級分別敘述,圖說結合,邊防形勢一覽在目。
畫家姊姊
畫家姊姊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遠眺三峽
遠眺三峽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高山所見
高山所見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描述臺灣第一高山,登臨玉山後所作。1960七位畫家共同合作高山仰止。
祖師廟廟埕前
祖師廟廟埕前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50年代的祖師廟埕前原味十足,沒有討好的構圖與內容,在質樸中卻顯現出一種古早味鄉景。河水的視線消失在畫面中心,卻有無限之遠,增加了許多想像的空間。
小溪
小溪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構圖簡單,溪水流動,以岸邊的巨石將近距離視線透視中間的水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