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圖卷
狩野山雪的 〈長恨歌圖〉 卷大約在一九二六年進入 Chester Beatty 的收藏,一開始被當成了中國畫卷。當狩野山雪的 〈長恨歌圖〉 卷於 1980 年代被日本學界重新發現後,首開此卷研究的川口久雄梳理出圖中各景所對應的 〈長恨歌〉 文本、對畫面有細密的觀察,並在山雪卷末的最後圖繪表現有相當精采的詮釋。他以圖繪為引,解說補充 〈長恨歌〉 文意,中日文學典故的尋繹與文學上的引用比較是其重要的貢獻。(介紹參考:林麗江教授《此恨綿綿無絕期——狩野山雪的 〈長恨歌圖〉 研究》)
《長恨歌》,是白居易最為人傳頌的代表作。白居易把《長恨歌》歸為 「感傷類」 的詩歌,一般認為是描寫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是一個將歷史典故融於感性藝術中,以富層次韻味的抒寫筆法,所描繪出的淒美的愛情故事。由於白居易並未明確揭示全詩的主題,因此歷代學者對《長恨歌》有許多不同的看法,直到現代仍被廣泛研究探討。《長恨歌》也對許多後代的文學作品產生深遠的影響,包括《長恨歌傳》、《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長生殿》等,甚至影響了日本的文壇,如《源氏物語》、《枕草子》等。
卷上:從 「漢皇重色思傾國」 始,到楊貴妃被賜死於馬嵬坡止。
卷下:從 「君王掩面救不得」 始,到最後的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卷末題:狩野氏累世山雪始圖之
應當是強調自己非摹自古代的版本,而是一種原創。
狩野山雪(1590-1651)日本江戶時代早期狩野派畫師。自號蛇足軒、桃源子、松柏山人。狩野派(かのうは)是日本著名的一個宗族畫派,其畫風是在室町時代中期(15 世紀)~江戶時代末期(19 世紀)約 400 年間活動。 日本的主要畫家都來自於這個宗族。 同時這個畫派又主要是為將領和武士們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