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93個藏品
六堆客家油布上衣
六堆客家油布上衣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六堆客家婦女傳統服裝,一般稱為「長衫」或「大襟衫」,長衫是指其衣長及膝,大襟衫是開右襟的上衣,徐珂《清裨類鈔》:「俗以右為大手,故名右襟為大襟」。一般客家婦女喜歡穿藍色,所以有藍衫之稱。
劍帶
劍帶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劍帶為刺繡品,作為八腳床(紅眠床)前面的裝飾品,床的左右兩側各懸掛一條,作為避邪之用。劍帶形狀如劍。鬼魂驚怕,睡在床內的人自然平安。 這兩條劍帶是黃色為底的綢製品,劍帶上繡以吉祥花紋,劍頭呈如意頭,由黑色布剪繡而成,下有流蘇兩條,十分完整。
新生兒包被
新生兒包被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深青色的方布,邊緣滾邊,布的兩角綴帶,作為新生兒的包被,把新生兒裹在布裡保暖,這是一塊夏天使用的包巾。
扇子
扇子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扇子又稱「搖風」、「涼友」和「箑」,夏季引風取涼的用具,扇分為官方使用和民間使用兩類,官方使用宮廷障塵蔽日的儀仗,在殷商時期就有了,現今寺廟裡可見到帝后級的神明,兩側都有持扇的侍女,手持長扇。
鋒子
鋒子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鋒子是鏟樟樹匕的專用工具,於日治時期引進,用優良鋼鐵製作,一尺八寸約46公分,鋒利口徑約二寸半的半圓形向內小彎,手握的木柄較短,約九寸,從鋒子的後枕插入,這種裝置方式有其優點,因鏟上時,其力量從握柄向下用力,使柄越來越緊。
鈸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小鈸,客語稱「鑇子」,為八音樂隊中所不可缺少的敲擊樂器之一,為響銅做成,如銅盤狀。鈸與鐃是民間常見的二種敲擊客家音樂,二者皆由一對中央凸起的銅盤組合而成,中央凸起部份(碗)較大者為鈸。
瓦當
瓦當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瓦當又稱「瓦擋」、「瓦頭」,係指傳統建築屋頂檐頭筒瓦前端突出的唇舌。當有阻擋、遮欄的意思,瓦當的功能就是阻擋上面的瓦不致滑下,遮蓋筒瓦間的縫隙,起束水作用,同時又是一種建築的裝飾。
煙桿
煙桿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旱煙桿是民間廣泛使用的吸煙工具,煙管一般是用竹子製成,將竹子內的節打穿,一頭裝上煙鍋,另一端則裝煙嘴,煙鍋多以金屬製成,可裝煙絲,點燃即可吸食,煙嘴有玉、金屬等不同材質、以示吸煙人的地位。
滴水
滴水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滴水是傳統建築屋面材料構件之一,在屋頂上每兩隴筒瓦之間有一隴略帶弧形的仰瓦,以承接筒瓦流下的雨水,仰瓦又稱版瓦,在搶頭的第一塊版瓦的瓦頭有略呈三角形的瓦頭,這塊瓦稱為滴水瓦。
新婚照片
新婚照片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結婚是合二姓之好,結婚之後,雙方親友於喜宴前在家門口前庭攝影留念。新娘身穿白色婚紗,新郎穿著西裝。這是一張複製的照片,顯示出這是當時富裕人家的新婚照。
匏絲瓜器
匏絲瓜器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匏絲瓜器亦可將其稱之為匏刀,由鐵所製成,用來匏黃瓜、絲瓜、葫蘆等瓜類時使用,乃至於蘋果、梨子等水果都可使用。
嗩吶
嗩吶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八音」是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種聲音。客族由中原地區不斷遷徒至廣東梅縣等一帶縣份,因走過的地方多,客家人便不斷地吸收各地的民間音樂,再加上自己原有的風格,逐漸演變成一種特殊的曲調,即稱之為「客家八音」。
擂缽
擂缽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客家擂茶使用的擂缽,是陶製品,缽內有槽,如同齒的功能般,在研磨時可將物品研碎成粉狀,以便泡擂茶。另外也是擂米的器具,陶土燒成,通常一只擂缽可長期使用,故通常一家只有一個。其共同特色是,在缽內面有向中心輻射狀的溝紋。
犁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犁是農家在耕耘培土時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其主要構造分為犁底、犁柱、犁轅、犁尾、犁術、犁撮、犁壁、犁頭、土治公、象鼻鉤等十部份。
茶葉剪
茶葉剪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茶葉在收成時,傳統上是以手指採摘,亦可以確保茶葉的品質,一般民間亦使用採茶剪來採收茶葉,目前更有使用機械化機具進行採摘,以節省人力。
飯撈
飯撈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飯撈是用竹子編成的勺形用具,一端接上一根彎木頭作柄,固定在勺形器上,勺以六角形的編織方式所編成,有孔竅。飯撈這個名字的由來,係由於早期以大鍋在灶上煮飯,飯煮熟後仍有米湯,用飯撈可瀝出米湯將飯撈起,故稱之為飯撈,也稱「飯籬」。
椰胡
椰胡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椰胡客語俗稱「殼仔絃」、「提絃」,是高音拉絃樂器,在客家八音中擔任重要角色。椰胡因琴筒(共鳴音箱)由椰子殼製成,故稱椰胡。琴筒(音箱)略呈半球體,並以木質薄蒙體。椰胡應用十分廣泛,為客家八音的主要旋律之一,也用於車鼓、太平歌等樂種後場。本件椰胡器形完整,並可演奏。
飯撈
飯撈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飯撈是用竹子編成的勺形食器,一端接上一根彎木頭作柄,固定在勺形器上,勺以六角形的編織方式所編成,有孔餚。飯撈這個名字的由來,係由於飯在煮熟後,仍有米湯,飯撈即是用來將飯撈起,將米湯瀝出之用,故稱之為飯撈,也稱「飯籬」。
製作豆腐工具
製作豆腐工具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做豆腐時,要有豆腐的模子,模子上攤布一塊再把豆漿倒入,等水流失後,豆漿就在板上成形,板上有方塊的格子,豆腐即依模子有方格的痕跡,買賣時即依格子切割。所以,賣豆腐的形狀,都是塊狀。
公廳掛屏
公廳掛屏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兩幅一對公廳的掛屏,二幅皆為花鳥彩色刺繡,一幅題龍翔鳳翥,另一題麟趾呈祥,這兩幅是掛在中廳的裝飾掛屏,增加中堂的喜氣。
新娘上衣
新娘上衣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客家新娘的上衣早期以紅色為主調,鄉村以紅色的大襟衫作為新娘裝。本件上衣領口、袖口及鋸襟邊緣都以藍邊綉以花紋。整件完整。
客家漢式菜櫥
客家漢式菜櫥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菜櫥又稱菜櫃,是放置菜餚食物以及碗盤的櫥櫃。民間的菜櫃以材質來分有竹製和木製之分,一般產竹多而較清苦的人家都採用竹菜櫃,功能一樣,但製作費用則相差甚遠。
客家纏花
客家纏花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纏花為傳統民間的一項特殊的手工藝,其作法是先以紙片剪成花瓣型,在紙型周圍圈上一圈圈的細鐵絲,然後將繡線分成四股,分別纏繞其上,纏繞時必須將一根一根的絲線依一定順序平鋪整理,成品才會光澤好看。
飯甑架
飯甑架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飯甑架是長方型的木架,四腿用插榫搭邊接合,呈左旋四邊拖尾狀。是民間早期常見的飲食器具。 早期在廚房煮飯,飯煮好之後就會裝入飯甑,再將飯甑端置飯甑架上,飯甑架往往放在餐桌附近靠牆壁的位置,一則盛飯方便,再則可防家禽翻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