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1個藏品
嬰兒籃
嬰兒籃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每個新生命的誕生在族群、部落與家族中都是被祝福的一件喜事,各族都用不同方式來迎接生命的到來。魯凱族嬰兒籃主要由女性長輩製作給予新生兒,傳統上製作技術優劣也被視為評斷女性能力的一環。嬰兒籃由兩層半繭型的編織物組成,外層以竹/藤編織成堅固外籃;內層為保護新生兒稚嫩肌膚,以柔軟的月桃葉編織而成。
籐籃
籐籃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多為泛靈信仰,相信萬物有靈,族內逝者也會成為祖靈繼續保護庇佑親人。本件文物依據邵族「祖靈籃」形式製作而成,僅為教育展示品,未做祭祀用途,而祖靈籃又稱「公媽籃」。位於臺灣中部的邵族,各家皆會設置有祖靈籃,籃內由下而上依序放置祖先、已逝親人留存之傳統服飾,除祭司外不可讓外人碰觸。
男用背簍
男用背簍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地理環境為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森林植物茂密,生活於此的臺灣原住民族多以自然取得之資源製作生活物件。本件賽德克族男用背簍,材料取自黃藤;採藤、削藤與各式編法技術在不同的族群中,各有其獨特之特色。背簍也為各族群載運背負各類物品的重要工具。
鄒族男子獸牙臂環
鄒族男子獸牙臂環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對於生活技能(如狩獵、墾植)的習得,常常反應在其社會中特殊裝飾的使用權利。本件鄒族男子臂環由獸牙、棉布與人髮組合而成,過去須擁有一定數量狩獵山豬成果或是取得敵人首級的事蹟方得擁有配戴之權利。
湯匙/木匙
湯匙/木匙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飲食習慣多取自周遭環境大自然之給予,相關食器的製作也由自然萬物中取得原料製作。阿美族與卑南族湯匙分別製作自竹與木等材料,強調使用上之實用性質;而另一件魯凱木匙則具有精美的人型雕刻,在該族群中為具有貴族身分方可使用之物件,反映出魯凱族群社會階層的樣貌。
祭祀壺|diwas
祭祀壺|diwas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阿美族祭師舉行祭儀時所用之器物,不能做為一般性使用。祭壺為個人使用之器物,傳統習俗上,當使用者過世時,會被當作陪葬物陪葬。上半部及下半部為圓錐形,中間為完整圓球體,左右兩側各有兩個突起並挖有圓洞推測為繫繩使用;中間部位刻有花紋,口及底部則無,口部有部分磨痕,推測為使用痕跡,狀態完整良好。
女子族服|qudus na tazungan
女子族服|qudus na tazungan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此件為噶瑪蘭族新社部落的族人從該標本及族裡耆老記憶做為參考,以一套白底滾黑邊的服飾,作為當時展演kisaiz(除瘟舞)的服飾,此次行動不僅成為噶瑪蘭族服飾復活源起,也讓各界發現噶瑪蘭族人仍然存在並未消失,進而開展復名運動。為當時新社部落的族人於近代民族復名運動時,所重製的女子服飾。
藤帽|kubu na pusa
藤帽|kubu na pusa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用竹/藤編織而成立體三角形的帽子。
鄒族男子長上衣
鄒族男子長上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紅色是 i′afafeoi 戰神特別喜歡的顏色,傳統上鄒族男子在平常或祭儀慶典時會身穿 yʉsʉ no fʉhngoya,yʉsʉ鄒語為衣服,fʉhngoya 則是紅色,但在出征、祭典前或喪事時則會反穿黑色面,過去衣服的紅色主要是採集薯榔作為染料,圖為現代的 yʉsʉ no fʉhngoya。
布農族口簧琴
布農族口簧琴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布農族的口簧琴,男女皆可吹奏而無性別之限定。一般常用於自娛時獨奏或合奏之用,是他們生活娛樂與抒發情感的最佳工具。其形制以單簧,二簧為主。其中以單簧最為普遍,但不像泰雅族的口簧除單簧、二簧外,還有四簧、五簧般的複雜。
卑南族男子後敞褲
卑南族男子後敞褲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文物為成年男子下身服飾。穿戴方式係將綠色綁帶繞至腰部繫綁並結於腰後,兩褲片包覆雙腳將兩對綁帶繫綁於膝下小腿處及腳踝處。它以兩片長方形的紅色布片作為兩褲片,左右兩側貼縫黑底白色點狀紋印花布。兩片褲片以黑、藍、白、黃、綠、紫、粉紅色線繡出花紋,以多彩菱形紋為主要圖案。
阿美族女子長裙
阿美族女子長裙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阿美族分布地區範圍狹長,臺東與花蓮地區的阿美族服飾差異甚大,此件女裙為臺東樣式,各部落色彩、材質皆大致相同,僅有刺繡圖案略有不同,但皆施以彩色花朵圖案,而花蓮地區僅富里鄉豐南村吉拉米代(Cilamitay)部落之阿美族女子穿著此種長裙。女裙分為內裙及外裙,並無法單穿。
賽夏族臀鈴
賽夏族臀鈴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賽夏族特有的樂器,用鏡子與珠子裝飾,臀鈴又稱「背響」,賽夏語稱作 tapa:ngasan,指製造音效之意,男女皆可配戴,以布條或綁帶繫之。
排灣族祈禱箱
排灣族祈禱箱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女巫師外出執行儀式時,身上必隨身佩戴,kaniputj / kanipi中文稱祈禱箱、巫術箱或稱占卜道具箱,為方形的容器,材質以木製為主,少數則以籐編為材。
雅美族陶偶
雅美族陶偶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捏製的人型陶偶,造型雖非精細僅有簡易的四肢及五官,但是卻能顯現出生動活潑及趣味。除了親子以外,動物、競賽、拼板舟新船下水祭典等,皆是捏製主題。達悟族(雅美族)以陶土捏製陶碗、陶器皿之餘,會將剩餘未使用完的陶土捏製成各式陶偶人像或是拼板舟的模型,之後再和原先預定製作的陶器皿一同燒製。
邵族女子服飾
邵族女子服飾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邵族女子服飾主要包含頭巾、有袖上衣、胸兜、腰裙、腰帶、膝褲及花草編成的頭冠,頭巾,過去是用黑棉布,現在則用紅布條或黑布條為底來做成額飾,上面縫上亮片和珍珠,在耳鬢還掛著小珠子流蘇,綁帶則繫在後腦。胸衣是連身長衣,具有裙子的功能,由兩片長度到膝蓋的長方形棉布製成,相互斜繫於左、右肩上,再繫上腰帶。
排灣族陶甕
排灣族陶甕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由屏東縣三地門鄉Tjimur部落峨格‧馬帝靈製作,根據峨格老師的兒子(拉夫拉斯‧馬帝靈)口述,從圖紋的形制與風格推測陶壺完成時間落在1996年前後。此外,陶壺上完整蛇身的頭部較為突出是家族創作特色,且壺身側邊圖紋會配置較多同心圓、蛇側紋。
魯凱族女子長衣
魯凱族女子長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文物之服飾繡紋,不論貴族或平民,皆可使用,此為菱形紋所延伸與變化之圖紋成八角花型紋(shinuaderuavan),為魯凱族服飾常見之圖紋,且為未婚女性之服飾。
阿美族女子長袖短上衣
阿美族女子長袖短上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女子長袖短上衣,以黑棉布剪裁而定,於對襟及其兩側貼縫紅布條,以黑棉線縫合。下擺處以白棉線車縫白色緄邊,衣服近下擺處以白與紅色棉布縫接直形紋與波浪紋,另以白色線於布面上繡圖形。
雅美族男子藤帽
雅美族男子藤帽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雅美族男子藤帽,為男子參加械鬥或喪葬時所佩戴之藤帽,形如鐘形狀。其材質為水藤藤篾,較一般材質粗厚,以抵擋猛烈打擊。採螺旋編織法,編成如圓錐之形狀,採繞織編法固定之。另外內層連接一條麻繩,做為綁帶,使用時可套於脖子上。
鄒族竹笛
鄒族竹笛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鼻笛是鄒族人常用的樂器之一,鄒語稱peingu no ngʉcʉ(鼻笛),然而它同時也常見於排灣與布農等族。
排灣族男子長袖短上衣
排灣族男子長袖短上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文物型制常見於南排灣,又以排灣族大龜文(內文)社群tjakuvukuvulj為最常見的男子穿著之長袖短衣,南排灣語稱為tjaivavaw a kava。服飾上主要的貼飾圖紋腳有帶有二蛇形的直立人像紋,並以米白、紅、綠、橙色線繡出人像五官、胸飾及蛇身紋等圖案。
卑南族長腰帶
卑南族長腰帶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藏品卑南族語稱為paretr,腰帶部分為綠色斜紋布對折為其寬度,腰帶兩頭有雙面白色十字布上以紅、黃、黑、藍、綠、桃紅等色繡線繡上卑南族的圖紋裝飾,除了與綠色腰帶接縫處,另飾以紅色毛線的流蘇。
卑南族女子長裙(內裙)
卑南族女子長裙(內裙)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為卑南族女子的內裙,根據王勁之、李娜鈴於《穿上彩虹衣-館藏卑南族衣飾》一書中所述,傳統上女子約10歲至15歲時始可穿著此裙,代表女子自此開始脫離兒童階段。內群穿著方式,將帶有刺繡圖案處置於正面下方,由腰部右側包覆至左側,開口朝左,其上再穿著外裙,由腰部左側包覆右側,開口朝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