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0個藏品
A1 篆書(罷了)
A1 篆書(罷了)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郭春甫(1947-)此件作品書寫「罷了」二字,並錄禪詩一則。作者有感於詩句中表達人生如夢、萬般皆空的佛理,書寫此作以自遣懷。此作小篆字體用筆圓轉勁挺,而行書禪詩一首則盡顯秀雅之風。藉由文字的配置,形成疏密與虛實的視覺對比,畫面構成饒富新意,也是作者書法創作理念的體現。
C2 曹秋圃詩
C2 曹秋圃詩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謝季芸(1939-),本名謝淑珍,別號子真,書齋名玥樓。此件行草曹秋圃之〈喜中國書法學會成立〉詩作,筆法老練、行筆流暢自然,筆勢中鋒與側鋒兼用。結字注意大小字的相互穿插搭配,行氣端整而開闔謹嚴,透過字形體勢所運生的變化,展現出活潑的行氣動勢。通篇結字嚴謹慎重,可見作者對師學的崇敬之情。
C4 聯句
C4 聯句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姜一涵(1926-2018),書寫「散僧入聖境,遊俠歸山林。」二句,並附長跋以表述對於書法與治學的體悟。其書法從隸書入手,參酌篆書結構而帶有繪畫筆趣。
E4 季季有芳馨
E4 季季有芳馨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李秀芳(1956-),屏東人,1998年始學彩墨畫,2002年接觸到陶瓷彩繪後,便潛心鑽研,其擅長山水花鳥畫,熱愛花朵盛開、綻放丰姿所呈現的喜悅。花團錦簇是她彩瓷創作的特色,繁花綠葉的熱鬧構圖,在其獨特的釉彩敷染下,展現花葉水分飽滿的淋漓感,添增釉彩豐富的表現性。
C3 游於藝
C3 游於藝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李奇茂(1925-2019)的構圖、布局變化多端,迭見新奇之意,突破傳統束縛,似乎連字形字體都消逝,讓觀者完全遊藝於線條之間,不受書體與字義的干擾,融合了西方現代主義的簡約造型與東方寫意墨韻的空靈之美,更顯得氣象萬千,並利用有限的尺幅展現了無限寬闊的視野,更凸顯磅礡氣勢。
A7 2008「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作品317
A7 2008「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作品317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龍源齋大峰(RYUGENSAI TAIHO, 1940-)先生自2006年起至2014年間擔任全日展書法會會長。該會於2008年4月11日至4月17日間與中正紀念堂合辦「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本畫作係龍源齋大峰代表簽署捐贈聲明書捐贈本處。作者加藤翠姚,資料不詳。
C5 大中堂(鴻福)-行書
C5 大中堂(鴻福)-行書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曾安田(1940-),師事曹容,2001年成立「新莊書畫會」。其五體並擅,本書榜書「鴻福」二字,有顏體厚重之勢,但勾提平正,下筆蒼勁,莊重穩健,深帶平實氣韻,在當代書家中,有著少見的懷古之氣。鴻字的水部邊與福字的畐旁有連筆,在平正中見變化,不致呆板,可見布局之用心。
A4 田家風味
A4 田家風味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陳秉鐶(1936-),出生於江蘇省淮安市河下古鎮,台灣水墨畫家。 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喜愛繪畫,擅長花鳥、山水、仕女。本作描繪農家野味,構圖奇特,以倒掛方式讓紫紅色甜菜根散置一地,象徵豐收之喜悅,在淡雅設色及簡率筆墨中,傳遞簡單樸素、知足常樂的生活哲理。
E6 五彩瓷盆
E6 五彩瓷盆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民國60年10月「中華民國各界六十三年十月慶典籌備會」贈。盆狀造型,整體以天藍色為底,繪製中國山水及芙蓉花,盆蓋把手為藍綠相間水滴柱體,底座以四足為支撐,並以花草為飾,盆底印有「中華陶瓷」。
A5 2008「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作品353
A5 2008「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作品353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龍源齋大峰(RYUGENSAI TAIHO, 1940-)先生自2006年起至2014年間擔任全日展書法會會長。該會於2008年4月11日至4月17日間與中正紀念堂合辦「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本畫作係龍源齋大峰代表簽署捐贈聲明書捐贈本處。作者大浦萩翠,資料不詳。
E8 永遠的殿堂
E8 永遠的殿堂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以中正紀念堂的主建築物為造型之頂峰,中正紀念堂除了長年舉辦許多文化藝術之相關活動,多年來更是許多團體遊行集會之運動場域,層層階梯象徵著國家民主自由與文化,不斷地向上登躍。
E2 金屬咖啡用具
E2 金屬咖啡用具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民國60年11月5日「大阪華僑回國祝壽團」贈。各物體收藏在淺灰色盒中,盒內襯紅色緞面,一共5件,含1壺、1糖罐、1奶罐、1攪拌匙、1托盤,均為金色,材質為鍍鎳於銀上的「NICKEL SILVER」。 糖罐及奶罐以玻璃為容器,套以鎳銀外套,含把手,便於取用,花飾與壺同,較為放大,糖罐為碗型。
A10 2008「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作品235
A10 2008「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作品235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龍源齋大峰(RYUGENSAI TAIHO, 1940-)先生自2006年起至2014年間擔任全日展書法會會長。該會於2008年4月11日至4月17日間與中正紀念堂合辦「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本畫作係龍源齋大峰代表簽署捐贈聲明書捐贈本處。作者土川之堂,資料不詳。
A12 2008「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作品233
A12 2008「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作品233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龍源齋大峰(RYUGENSAI TAIHO, 1940-)先生自2006年起至2014年間擔任全日展書法會會長。該會於2008年4月11日至4月17日間與中正紀念堂合辦「台日文化交流書藝大展」,本畫作係龍源齋大峰代表簽署捐贈聲明書捐贈本處。作者土川之堂,資料不詳。
0001銀製寶船
0001銀製寶船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55年10月31日由日本神戶華僑回國祝壽團所贈,外有玻璃外框,正面玻璃上貼有3片銀片,中間為「一帆風順」,上款為「總統蔣公八秩華誕紀念」,下方落款「神戶華僑回國祝壽團敬獻」。
0007玉山日出
0007玉山日出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林玉山(1907-2004),本名英貴,乳名金水,號立軒,出生於嘉義美街,台灣膠彩、水墨畫家。父親經營「風雅軒」裱畫莊,二哥林英富為雕刻家,五弟林榮杰為西畫家。1914年入嘉義公學校,由巫姓教師啟蒙,並從裱畫莊師傅蔡禎祥、蔣才習畫。1922年從伊坂旭江習四君子;1925年從同鄉陳澄波習水彩及速寫。
0009梨山賓館
0009梨山賓館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曾其(1922-),福建閩侯人,字文珍,水墨畫家。畢業於福建省立師範習藝所。曾隨溥心畬學畫,為其入室女弟子,得老師喜愛,後為溥氏遺物處理小組一員。她擅長山水、人物、花鳥等,偶作人物與仕女作品。畫風接近溥心畬,精緻工整。曾舉辦五次個展,作品受歷史博物館典藏。1992年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館員。
0008陽明山
0008陽明山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陳進(1907-1998),新竹香山人,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位女畫家。就讀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時,受日籍老師鄉原古統的賞識及教導。1925年赴日本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學習。1927年,以《姿》、《罌粟花》、《朝》等三件作品入選第一回台展,與林玉山、郭雪湖合稱為「台展三少年」,名聞全台。
0048馬
0048馬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王農(1926-2013)所作之馬可看出徐悲鴻畫馬之風格,瞭解馬的結構、肌肉、骨頭,動靜姿態的律動,在肌肉、骨骼上下功夫,頭部刻畫清晰。雖是徐悲鴻大師的愛徒,卻在師承的影響下另闢蹊徑;他特別擅長畫馬群,氣勢磅礡,在粗放中展現精神,充滿想像力,看似寫實,實為寫意。
0002紅梅
0002紅梅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日本籍藝術家関口幸子的人造盆栽創作。古代中國出土的文物中,造即有模仿植物型態所製作出具吉祥意味的大型擺設,這類大型擺設,主要是在東漢時期的四川一帶,常是樹木形制,以青銅製成。以一根主幹為核心,一層層作出許多分枝,分枝上有著祥雲、神仙人物、金錢等具有吉祥意涵的圖像,尺寸與常人差不多大。
0045風竹
0045風竹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鍾壽仁(1927-1999),出生於浙江省東陽縣畫水鄉南岸村,台灣水墨畫家。 初從陳方學墨竹、書法,另師法宋元明諸家。不論風、雪、晴、雨,或朱竹、設色淇園竹林,皆能自在變化。亦擅四君子及花卉、魚藻。本作為風竹題材,描繪五株脩竹受強風吹拂、枝幹彎曲、葉片飄舞之曼妙姿態。
0031太陽的殞落
0031太陽的殞落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劉國松(1932-),生於安徽蚌埠,被譽為「現代水墨之父」。 此作呈現圓月下之奇幻山岩造境。畫面左側山石以不規則色塊搭配豐富的肌理變化,右側以重墨安置山石前景,中景是延伸向遠方的曲流與圓月,背景則以淡色染拓處理。手法雖新奇,仍能傳達水墨畫悠遠之意境。
0038黎明
0038黎明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周澄(1941-),字蒪波,宜蘭縣礁溪鄉人,台灣書畫篆刻家。 兼擅詩、書、畫、印「四絕」,國學涵養深厚。山水受林玉山寫生影響,融入江兆申合南北宗之風,兼重文人筆墨與院體結構。曾說:「山水是我的最愛,……從感染性靈中,悟到許多道理」,藉由風雅筆墨傳達人生哲理,並抒發情性。
0036妙高臺圖軸
0036妙高臺圖軸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陳定山(1897-1987),字蝶野、小蝶,晚年署定公、定山人、永和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台灣書畫家、鑑定家。 擅長書畫、詩詞、鑑定。畫作多山水、花卉。本幅以水墨描繪懸崖絕壁之上,一瀑布傾瀉而下,其上有青松數株、祠廟一宇,絕世而獨立,意境高遠,筆墨簡率,頗富個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