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40個藏品
阿美族年輕人領袖領唱歌舞
阿美族年輕人領袖領唱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由青年階級的長輩來領唱,帶領著族人一請歌舞表演,並在表演中背著檳榔袋,而年青階級領袖的阿美族語又可以叫做 ma ma no ga ba。
阿美族婦女演唱歌舞
阿美族婦女演唱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婦女開始演唱,並且以高八度音演唱,舞步是四拍為一單位,當中會有一些變形的舞步出來,隊伍向順時針方向運轉。
順從父母之歌
順從父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太魯閣族之歌
太魯閣族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芋屋歌
芋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和睦之歌
和睦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讚美神靈
讚美神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當病人甦醒之後,就由老巫師帶領眾巫師一面跳舞,一面演唱這首muRbu tu tazusa,以感謝神靈的庇佑。同一段曲調,歌詞共反覆三次,有意義的歌詞只在每一段的前半句。
治病儀式前的祭酒禮
治病儀式前的祭酒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這是治病儀式kisaiz進行之前,先向祖靈請示的祭酒禮(spau),也是所有噶瑪蘭(如歌唱等)活動之前必須進行的請示儀式。進行祭酒禮(spau),都是由祭師來擔任,她會一面用右手指沾酒向四方之神彈指噴洒酒滴,以招請祖靈的降臨。
殺尪姨豬儀式之歌-點花之歌
殺尪姨豬儀式之歌-點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摘厥貓菜(野菜)
摘厥貓菜(野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病癒
病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這首mai ti mtaRaw,是在病人甦醒之後演唱。當老巫師看見病人幾近痊癒之後,就領著眾巫師一起演唱這首祭歌。歌詞的內容相當簡潔,主要是一再地向神靈感謝,感謝神靈幫助病人痊癒了。
慶豐年
慶豐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這首慶豐年,不管是曲調或歌詞,都是Kavalan族人的傳統民歌。雖然歌詞當中只有春耕、夏獲、興奮、阿嬤的辛勞等四句,但整首歌謠卻涵蓋了慶祝豐年之意。歌曲的形式,也是以A-B-A的小三段歌謠體為架構,中間的B段,可以隨領唱者的意識來作即興變化,A段則是不變的部份。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4)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男性領唱,由三段樂句構成,領唱十一拍答唱四拍、領唱四拍答唱兩拍、領唱兩拍答唱兩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9)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大港口村準備返回北邊港口部落的錄音。
搖籃歌
搖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慶功會歌
慶功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也是在民國83年8月8日新社部落舉行豐年祭時,由潘金榮將記憶中過去噶瑪蘭傳統民歌的曲調,予以重新改編歌詞,給全體青少年及婦女來唱的舞歌。此後,在每一年新社部落舉行的豐年祭當中,這首歌就成了族人不可或缺的一首舞歌。
懷念故鄉
懷念故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懷念(kasianem),曲調原來就是宜蘭地區噶瑪蘭人的傳統民歌,但在1883至1888年間,時在蘭陽平原傳教的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將這首民歌曲調收錄到「聖詩集」當中,後來駱維道博士加以配上四部和聲,而成為台語聖詩的第63頁的聖歌「真主上帝造天地」。
打仗
打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豐年祭青年聚餐
豐年祭青年聚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奇美部落阿美族傳統詞曲 這是在豐年祭進行期間的中午及晚上準備去吃飯時,青年組所演唱的歌曲,主要是為了不要讓四個階級的年輕人在吃飯往返的過程中讓隊伍散開來,而演唱的歌曲,在豐年祭吃飯期間,都能聽到這一首歌曲。
長老舞曲
長老舞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奇美部落阿美族傳統詞曲此曲是在阿美族豐年祭的第一天(salitapod)開始,由老人們先在聚會所(adawan)所演唱的歌曲。
Karoplay之歌 童謠:放牛歌
Karoplay之歌 童謠:放牛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奇美部落阿美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過去奇美部落阿美族人所演唱的童謠,此曲的內容主要是說:朋友們等等我,我們大家一起到那裡放牛,並且一起吃agalulen、alumet、galubiai等不同的果實。
歡迎歌
歡迎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奇美部落阿美族傳統詞曲此曲是歡迎賓客或朋友來訪時所演唱的歌曲,由女性或所有的人一起演唱。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文化村的現場演出錄音,由一位男性敲著木鼓領唱,女性們則答唱以對。這首歌是豐年祭當中的歌謠,但是它主要是在祭典活動要結束的時候來演唱,這時牽手的方式由原來的相鄰兩人牽手,變成相隔一人交叉牽手的方式來進行歌舞。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文化村的表演實況錄音,這首歌是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由一位男性敲著木鼓領唱,女性則一起答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