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22個藏品
飲酒歌
飲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梅蘭村所演唱的Kahuzas,基本上與桃源村所演唱的大同小異,唯一的不同在於梅蘭村是以標準的三段形式來演唱,也就是前面二次的領唱是男性長者,第三次則是一位女性長者。至於Kahuzas當中「mi」音的上升、還原模糊特性,在梅蘭村我們仍能聽到。
勸勉族人之歌(一)
勸勉族人之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泰雅族傳統詞曲
長者勸勉族人之歌
長者勸勉族人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傳統詞曲
三進宮(一)
三進宮(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三進宮(二)
三進宮(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賣酒(一)
賣酒(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摘厥貓菜(野菜)
摘厥貓菜(野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病癒
病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這首mai ti mtaRaw,是在病人甦醒之後演唱。當老巫師看見病人幾近痊癒之後,就領著眾巫師一起演唱這首祭歌。歌詞的內容相當簡潔,主要是一再地向神靈感謝,感謝神靈幫助病人痊癒了。
慶豐年
慶豐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這首慶豐年,不管是曲調或歌詞,都是Kavalan族人的傳統民歌。雖然歌詞當中只有春耕、夏獲、興奮、阿嬤的辛勞等四句,但整首歌謠卻涵蓋了慶祝豐年之意。歌曲的形式,也是以A-B-A的小三段歌謠體為架構,中間的B段,可以隨領唱者的意識來作即興變化,A段則是不變的部份。
等待之歌
等待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下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休閒歌
休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上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酒醉歌(二)
酒醉歌(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上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酒醉歌是可以抒發個人情緒的一首歌,因此唱者常常在歌唱中同情起自己,同時也是感覺到自己孤獨無依時,所唱出的感嘆。這首酒醉歌的曲調與前面第42首並不相同,由於這裡使用附點的切分,使得曲子也表現了醉酒後跌跌撞撞的感覺,十分有味道。
還工歌(二)
還工歌(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上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裡的還工歌也一樣使用了日語的元素,而第三段的duma指下面,hoda指下雪的地方,也就是合歡山,合起來是合歡山下面的意思,其實就是指靜觀。
酒醉歌(三)
酒醉歌(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上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與前面一首的旋律相同,不過酒醉歌除了抒發個人的情緒之外,也經常有懷念故人的內容,據演唱者表示,常常唱著唱著,因為越想越多就會流下眼淚來,是一首觸及人內心最深處的歌謠。
搖籃歌
搖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慶功會歌
慶功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也是在民國83年8月8日新社部落舉行豐年祭時,由潘金榮將記憶中過去噶瑪蘭傳統民歌的曲調,予以重新改編歌詞,給全體青少年及婦女來唱的舞歌。此後,在每一年新社部落舉行的豐年祭當中,這首歌就成了族人不可或缺的一首舞歌。
懷念故鄉
懷念故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懷念(kasianem),曲調原來就是宜蘭地區噶瑪蘭人的傳統民歌,但在1883至1888年間,時在蘭陽平原傳教的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將這首民歌曲調收錄到「聖詩集」當中,後來駱維道博士加以配上四部和聲,而成為台語聖詩的第63頁的聖歌「真主上帝造天地」。
打仗
打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敘述寂寞之歌
敘述寂寞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童謠-夢到嫁給TAHAI-DAING
童謠-夢到嫁給TAHAI-DAING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結婚歌
結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傳統詞曲
歡樂歌之一
歡樂歌之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傳統詞曲 這首歌在任何場合,不管是豐年祭、休閒或交友等部落的活動,都可以唱。在多納部落,每一首歌都以這首為開頭,然後再變換歌詞 , 如果臨時想不到別的歌詞,就會以這首歌詞來代替。這首歌的內容沒有甚麼特別的意思,它可以說是多納部落唱歌時的第一首歌。
封相金榜
封相金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為B面曲子,A面因有磨損無法轉出。
豐年祭青年聚餐
豐年祭青年聚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奇美部落阿美族傳統詞曲 這是在豐年祭進行期間的中午及晚上準備去吃飯時,青年組所演唱的歌曲,主要是為了不要讓四個階級的年輕人在吃飯往返的過程中讓隊伍散開來,而演唱的歌曲,在豐年祭吃飯期間,都能聽到這一首歌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