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642個藏品
木質線架
木質線架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線架由木材製作而成,共分三部份,底部為方形,其上做一抽屜,其上為圓形的墊板,作為工作臺,墊板上從底座的柱直接穿過墊板升起的線架,是理線的工具,上方有一能轉的橫棒,可供纏線。整座線架漆成紅色,是婦女纏線作女红的工具。
桌蓋
桌蓋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桌蓋是由竹篾編成圓形的桌罩,將餐桌上菜餚罩在罩內,竹篾密編防塵掉落,桌蓋周圍為縷空編,可通風,但空隙較小,以免蒼蠅或貓等其他動物接觸桌上的菜餚。
翹頭鞋
翹頭鞋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翹頭鞋是鞋頭翹起的布鞋,鞋底是由布一層一層堆積,用麻線縫起來;鞋面是以紅布或綢為材,繡上吉祥花草,無鞋後跟,無論腳長短都可穿著,此為無跟鞋最大的特色。
醬油桶
醬油桶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醬油桶是裝醬油的木桶,木桶由木板圍組而成,外圈以粗竹篾滾邊成圓圈紮住木桶,桶上緣兩條,下緣亦兩條,紮緊木桶以免漏油,桶上方有木板製成蓋子,緊貼在桶上,下面亦以木板扣住桶底,使桶上下無縫。
飯甑
飯甑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飯甑的形狀以圓形為主,也有上寬下瘦,或中間凸出的大肚形,製作飯甑的木材以杉木為主,因其質輕、不易變形。同時,原木味輕,可保米飯的原味。
米桶
米桶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米桶是裝食米的木桶,米食是南方民間飲食的習俗,每家都以米食為主食,因此,每家都有裝米的容器,因材質的不同,有陶製的米缸,有金屬的銅、鋁製的米筒,一般以木製的木桶為多,因為木質可防潮。
大龍罐
大龍罐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民間稱大茶壺為大龍罐,是最普遍的開水壺,陶製品淋有褐釉,為鄉村農耕戶外工作時裝飲用水的器具,形制腹大,底為圈足,向上開口,口小,罐上有提把和出水壺嘴。
豬油甕
豬油甕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豬油甕是甕的一種,一般在口緣旁多一道防蟻的水溝,放置時,溝內裝水,防止螞蟻等昆蟲穿越直接進入甕中,亦不致污染到豬油,影響衛生。 豬油甕在甕肩上有四個耳,可繫繩子,所以甕可以懸掛,避免接觸平面,以阻絕昆蟲,更可防止貓狗雞鴨等家中牲禽將其打翻。
調味升甕
調味升甕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甕呈罐形,內外上釉,罐壁較薄,底小口大,腹最大,可貯存糖、油、鹽等調味佐料,可保原質。本件文物原有上蓋,已失落。
節慶之版印
節慶之版印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節慶時所使用的彩印圖畫,共有十一張,包括門神一對、龍門神一對、弌心誠敬、叩答恩光、祈求平安、財子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以及花鳥圖等,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種是墨線版印印在紅色或是粉紅色的紙上;另一種是彩色套版印刷,其中一張為臺南榮芳出品。這些版畫有些可以貼在家中,避邪招福;有些是貼在天公座上的飾件。
風鼓車
風鼓車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風鼓是早期農家使用之木製農具,其目的是將曬乾後的穀子藉由風鼓內葉片的轉動,將穀殼以及塵土等雜質扇除,以便取得乾淨的穀粒。 風鼓是由十三部份組成,每一部份所使用的木材都不盡相同,各部份的名稱如下: 1.風鼓葉(樟木) 2.風鼓肚(樟木) 3.風鼓櫃(烏心石) 4.風鼓架(烏心石)
木製籠床
木製籠床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木蒸籠,尺寸有大有小,一般呈四方形,頂層為蓋,下層可蒸食物,普通大的木蒸籠,從上到底共有七、八層,底層之下設有底板,外方,中有圓孔,放在鍋子上,鍋子盛水,由爐燒水,開後就有蒸氣,蒸氣溫度高,氣上升穿過底板的圓孔,能蒸熟食物。籠床是民間於年節炊粄時用的大木蒸籠。「籠床」一詞,是客家話。
義民廟之獎狀
義民廟之獎狀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獎狀是昭和九年(西元1934年),新竹郡新埔庄(今新竹縣新埔鎮),新埔人陳阿貴先生參與當年褒忠亭中元普渡神豬比賽,豬重六百三十二斤,獲得第九等獎之證明,由總爐主頒發獎狀,在日據時期稱為「賞狀」。從獎狀可以得知當時參加神豬比賽的盛況。
義民節之版印
義民節之版印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本組文物是祭拜義民節的版畫和義民節的過程之版印,一張為紅紙黑墨印刷,為民國卅八年慶和宮慶贊中元,新埔聯庄輪值年四座里爐主與會首名單。另一為彩色印刷天公座之版畫上有「一心誠敬」和「叩答恩光」諸字。
內外八句詩匾額
內外八句詩匾額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內八句與外八句是客家人祖先對子孫的訓詞,對自己與待人接物做人的道理。如同於朱子家訓。
木製對聯
木製對聯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木製的對聯,黑底金字,懸掛在廳堂的柱上,分左右相對懸掛。
日據時期臺北州地圖
日據時期臺北州地圖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日治時期的地圖,當時的臺北州範圍包括大桃園地區。
族譜隴西家乘
族譜隴西家乘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影印族譜屬李氏家族,隴西堂。
神豬畫像
神豬畫像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中元祭典中的神豬最高記錄有超過千斤,這種養豬的風氣在客家地區最為盛行,神豬飼養相當困難,由於豬的發育到了三、四百斤之後,因為過於肥重,所以行動懶怠,食慾不振,飼主為了增加豬重,而隨時要調換飼料,增加營養、裝填設備,以及改善環境衛生,維護豬隻健康,例如加裝電扇,沖涼,照顧得無微不至,有人說:「侍候神豬
祖先牌位
祖先牌位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祖先牌位是標示祖先名諱和生辰忌日的木製立牌,又稱神主牌,代表祖先接受祭祀的名牌,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為題書的粉面,一為安裝木牌的跗座,粉面或牌面正面為往生者姓名,背面寫生卒日期。神主牌兩側一般會刻上梅花、雀鳥及草仔花等圖案,跗座則刻麒麟、貼金箔。
朱漆燭臺
朱漆燭臺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蠟燭與燭臺是祭祀必備的物品,蠟燭為照明用,一般來說,祭祀神明時使用蠟燭,祭祀鬼魂時使用油燈,蠟燭要用燭臺固定,放置在神龕的兩側,燭臺有各種不同的材質與形式,民間一般用錫製作,稱為錫燭臺,蠟燭點於神明前以紅色蠟燭為主。
分家契約
分家契約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一個家自核心家庭發展到擴大家庭,兒子眾多,兒子們又成家立業,也許父母往生,大家族就要面臨分家的問題,分家是請母舅來主持,分家契約是律定一個家族分家後,將各人的權益義務加以載明,大家共同簽署合約,有了白紙黑字的契約形式,日後大家亦不致於反悔,肇生家族間的嫌隙。
灶神畫像(印刷)
灶神畫像(印刷)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灶神稱為「司命灶君」,彩色印刷圖像,該圖像是貼在灶邊牆壁,或煙囟壁上,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灶君上天就再換貼新的一張。臺灣民間相傳灶君是玉皇大帝的弟弟,很年輕,手持如意,監察一家人的行為並呈報上天以定來年之禍福。
老時鐘
老時鐘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大型的老時鐘分為壁鐘和臺鐘,壁鐘是掛在牆壁,臺鐘則是按放在桌上。大時鐘形如鎖匙孔,上圓為鐘面,顯示時間,下為方形懸掛鐘擺,滴達滴達擺動計秒。 本件老時鐘為懸掛式的壁鐘,一般掛在廳堂左側牆上醒目之處,一則報時,再則也是客廳擺飾的要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