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33個藏品
傳統布袋戲偶-唐僧/唐三藏
傳統布袋戲偶-唐僧/唐三藏
國立臺灣博物館
傳統布袋戲偶人-武生
傳統布袋戲偶人-武生
國立臺灣博物館
搭配捲支袍、線袞、斜邊巾
原臺灣省立工學院校鐘
原臺灣省立工學院校鐘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反共抗俄劇情相關戲偶
反共抗俄劇情相關戲偶
新興閣掌中劇團
若槻道隆校長敕任官大禮服套裝組
若槻道隆校長敕任官大禮服套裝組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測試
測試
測試
安平壺
安平壺
國立歷史博物館
墨斗 Ink Fountain
墨斗 Ink Fountain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墨斗為日治時期時傳入蘭嶼,使用於木工或石工時拉線測量直線的工具。因使用便利,被雅美族人廣泛使用且作為具有雅美風格的八型墨斗盒。
繡片
繡片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棗紅色底布外加黑色邊框,在繡布上繡有四對男女及四對童子,及幾何花圖紋飾,各部分人物及花紋皆用幾何形體描述。以黑、白、暗紫、淺灰綠、橙、粉、紅紫、深咖啡、藍、青色彩搭配。長方形紅布為底,黑布包邊,繡有連續人物及花邊圖案裝飾。
男童馬甲
男童馬甲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月白藍暗花緞地孩童獸紋圓領一字襟坎肩 本件藏品的領口、門襟及左右開襟處皆設扣襟,前片虎頭啣劍辟邪紋,和後片的全株富貴牡丹,陰陽相合獅戲球貼繡紋飾,正是民間寓求的去邪辟災、富貴古祥、瓜瓞綿延祝福。 前後片四周用黑色織帶,釘縫出一線描的盤長「方正」符號,象徽生命繁延、生生不息之意。
繡花鞋
繡花鞋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本件應為童鞋,虎鞋造型,紅色鞋身,附流蘇。
口水兜
口水兜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口水兜,即「口涎兜」、「口圍」,圍繞於胸前的小布片。用於幼兒,防止口水沾到衣襟上。
五毒圍嘴
五毒圍嘴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圍嘴,即圍兜,古稱「圍涎」,指小兒涎衣。台灣習俗裡,嬰兒屆四個月時,要為其「做四月日」,所謂「做四月日」就是為嬰兒於屆四個月時「祈禳」並「收涎(口水)」。四月日要祈禳,是因「四」字被視為不祥,而此時小孩極易「流涎」,傷其皮膚、濕其衣褲亦影響健康。故藉此生命禮俗讓小兒平安、收涎。
虎鞋
虎鞋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許月華刺繡作品。湘繡技藝,並自創仿國畫的刺繡法創作。本件為虎鞋。
手握狗母鍋
手握狗母鍋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此種烹煮用的陶鍋俗稱「狗母鍋」或「土鍋」,類似現在砂鍋,可以直接放在火爐上滷肉及煮飯用。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因推行「金屬回收運動」,市面金屬嚴重短缺,狗母鍋取代了鐵鋁鍋,成為家庭必用品。
三開光貼白花卉黑飯鍋
三開光貼白花卉黑飯鍋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清代南投的作品。以轆轤成形,暗褐色坯體,器身以開光形式隔為三個如意雲的空間,分別用貼花技法飾以梅花、牡丹和菊花等三種花卉。此件「貼花」是用浮雕方式把夠圖案貼到坯體上的一種裝飾技法。
角缽
角缽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陶質容器中常見「角缽」,常稱為「角硿仔」。本件形制常出自於沙鹿窯場,也被稱為「沙鹿缽」。角缽的特徵是口沿平折,橫凸外側,成為唇狀,與坯壁呈直角,因而得名。平折的口沿使雙手容易有著力點,便於搬動。這種陶缽隨著尺寸差異,而有不同用途。大角缽通常們用來裝盛稀飯,也被稱為「粥缽」。
鹽罐
鹽罐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現在的食鹽都是精鹽,不易因濕氣而潮解。臺灣早期家用粗鹽,很容易因為吸收空氣中的水氣變成鹽汁。造成不方便使用。為保有食鹽,這件鹽罐將直壁形的器底設計為兩層,上層和一般陶罐的底部一樣,但用刀具戳三個小洞,讓潮解後的鹽汁可以透過小洞流至下方,保持上層鹽的乾燥。
火鍋缽
火鍋缽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這種陶缽和一般飯鍋的形式接近,使用範圍多在臺灣中南部,當地稱做「三角煎仔」。這件火鍋缽以灰陶土為坯體,用轆轤拉坯成形,製作形制工整,具有鐵鍋的形象,推測出於熟練的師傅所做。(摘自阿嬤硘仔思想起,修訂一版,p.81)
烘爐
烘爐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臺灣早期家庭的炊煮,大者用灶,小者用火爐。不同於烘爐出於一般的陶器窯,火爐通常都有專業的窯場生產,稱為「烘爐窯」。這個火爐的胎質較紅,通常是取用紅磚土或陶瓦的黏土來做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因為它的外表是由模型製成,所以稜角分明,造型顯得相當工整。
青花花鳥紋氣鍋
青花花鳥紋氣鍋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這件燉煮食物用的陶鍋,稱為「氣鍋」亦稱為「蒸碗」。
上釉蟻除
上釉蟻除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蟻除又稱為「櫥腳墊」,四個一組,加水後之墊在菜櫥的四隻腳下,以防止螞蟻或其他昆蟲污染食物。這件圓形櫥腳墊,全器施以褐色釉,中間有凸出的小平臺,作為擱置桌腳的地方。周圍有溝,外圍有壁,溝裡可以裝水,阻止螞蟻經由桌腳爬到菜櫥裡面。 (摘自阿嬤硘仔思想起,修訂一版,p.165)
雙唇四繫灰釉蓋罐
雙唇四繫灰釉蓋罐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此油罐形式比較複雜,從胎土判斷,推測是苗栗的產品。器身呈上下略長的橢圓形,頸部縮小,口部寬大,口緣高約二公分,直立而內斂。 (摘自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台灣日用陶瓷 P.108)
大米甕
大米甕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一般人用水缸作為裝米的用具,本件為專用米缸。為南投水里製,形制介於水缸和陶甕之間。以前的人食量大,米缸容積相對的比現代人用的還要大得多。(參照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台灣日用陶瓷 P.93)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