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81個藏品
舂小米儀式歌(一)
舂小米儀式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長者歌頌主屋落成謝歌
長者歌頌主屋落成謝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誇功歌
誇功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此曲是布農族人在狩獵完後,稟告自己所獵得之獵物時所演唱的歌(通常僅稟告的獵物為四肢腳、較大型的動物,兩隻腳的較小型的動物則不稟報)。而此曲除了稟告所獵獲的獵物之功能外,大家也可藉由此曲的演唱互相激勵。樂曲主要由一位領唱及齊齊唱,以短小且相同的樂句快速地輪唱。
兒童合聲︰蜂歌
兒童合聲︰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此曲主要模仿蜜蜂工作時所發出的聲音,歌詞內容並沒有什麼意義。主要以泛音和聲(sol、do、mi、sol)的方式進行演唱。
新年請客
新年請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早朝啟聖科儀中的【雁過沙】,用以讚頌北極玄天上帝。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道場進茶科儀中的【茶讚】,此為其中第二首,用以歌頌道教的上神上清靈寶天尊。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道場進茶科儀中的【茶讚】,此為其中第三首,用以歌頌道教的上神太清道德天尊。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午朝啟聖科儀中的【金字經】,用以讚頌北極玄天上帝。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晚朝科儀中的【小開天】,該首用於高功道士進拜疏表,伏章完畢之後所唱。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打獵歌
打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邵族傳統詞曲
巫術
巫術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邵族傳統詞曲 這首buDun巫術也像前一首摔角歌一樣,節奏上整齊劃一,但音組織卻只以自然和弦的sol、do、mi作為旋律,尤其是最後的一長兩短的節奏型,幾乎是邵族的鄰族-布農族童謠的翻版,因此,這首buDun巫術的來源,可能與鄰族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
明德部落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明德部落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是信義鄉明德部落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布農族語稱為「pasibutbut」,是從前族人祈求小米及作物能茁長而豐收的一首歌。這首歌有很特殊的合音唱法,這種多音性現象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是布農族重要的一項文化資產。
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矮靈祭之歌
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矮靈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 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的矮靈祭歌謠,為訪問錄音。一直到目前為止,賽夏族人對於矮靈祭歌都持著一種禁忌的態度,這些歌謠平常是不可以隨便演唱的,只有到了祭典之前的兩個月,才可以由主祭的朱家長老到各村去教唱。這是矮靈祭歌的第八首「酸籐」。
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矮靈祭之歌
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矮靈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 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的矮靈祭歌謠,為矮靈祭的第二首歌「出草之歌」(Role)。
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矮靈祭之歌
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矮靈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 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的矮靈祭歌謠,為訪問錄音,由婦女獨唱。這首歌為矮靈祭歌的第11首「假赤楊樹」,此首祭歌由三個不同的調子構成。
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矮靈祭之歌
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矮靈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 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賽夏族的矮靈祭歌謠,為訪問錄音,由男性長老領唱。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捲簾科儀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捲簾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捲簾覲帝,為捲簾科儀的主要法事,目的為捲朱簾以朝謁三清大帝,並歌唱三清樂以歌頌三清。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玉壇科儀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玉壇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玉壇大法,為玉壇科儀的主要法事,高功行使各種內祕大法,以逐除道場氛穢之氣,並準備法水以灑淨道場,都講道士立於其旁吟唱水白。 台南市天壇於1996年11月22日至26日舉行五朝祈安慶成清醮,聘請台南市知名的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為: 第一天:火部發表、火部酌獻、打火疫、煮油逐穢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發表科儀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發表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開天門召將,為發表科儀的主要法事,高功道士畫押開天符命,並至廟外行使法力開天門,都講與副講道士在道場吟唱【金光咒】。 台南市天壇於1996年11月22日至26日舉行五朝祈安慶成清醮,聘請台南市知名的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為: 第一天:火部發表、火部酌獻、打火疫、煮油逐穢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早朝科儀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早朝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早朝科儀淨壇繞壇。淨壇旋繞為道教靈寶派各科儀的通用法事,接於步虛之後,道眾旋行道場並齊聲科唱淨天地神咒,由引班道士引領,以便滿壇灑淨。 台南市天壇於1996年11月22日至26日舉行五朝祈安慶成清醮,聘請台南市知名的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為: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禁壇科儀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禁壇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禁壇舞劍,為敕水禁壇科儀中的法事,先由引班道士灑淨道場,續由高功道士淨壇。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0)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四拍為一單位的舞步,而此曲是由年輕總管階級所領唱的一首原住民歌曲,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一首以四拍為一單位的舞蹈呈現方式,有些時候會在第二拍使用蹲下用力跺腳的方式來強調,有時候則會使用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2)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而此曲是由年輕總管階級所領唱的一首原住民歌曲,年輕總管以上階級族人日後會晉升成為長老,他們的歌唱實力都是非常雄厚的,所以在整個豐年祭的祭典之中年輕階級會在多人合唱祭歌的過程中來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歌曲並加以訓練,在日後成為成年組或老年組時便有自己風格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