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勝

張大勝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管絃指揮家|
張大勝,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與音樂教育者;1934 年 10 月 7 日出生於南投縣,2015 年 9 月 3 日逝世。畢業於西德國立弗萊堡音樂院、柏林音樂院與西德埃森福克旺音樂院,榮獲西德國家藝術家最高文憑;1967 年獲義大利第四屆國際青年指揮比賽獎。隔年返國任教於各大專音樂科系,並致力經營臺灣樂團,為臺灣音樂教育與指揮教育發展的推手。期間亦活躍於國際舞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張大勝
其他名稱
英文名: 

CHANG Da-Shen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管絃指揮家|
張大勝,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與音樂教育者;1934 年 10 月 7 日出生於南投縣,2015 年 9 月 3 日逝世。畢業於西德國立弗萊堡音樂院、柏林音樂院與西德埃森福克旺音樂院,榮獲西德國家藝術家最高文憑;1967 年獲義大利第四屆國際青年指揮比賽獎。隔年返國任教於各大專音樂科系,並致力經營臺灣樂團,為臺灣音樂教育與指揮教育發展的推手。期間亦活躍於國際舞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CHANG Da-Shen (ZHANG Da-Sheng) was born on Oct. 7, 1934 in Nantou County. He is a renowned conductor, pianist, composer and music educator. Chang graduated from Freiburg Conservatory of Music, the Prussian Academy of Arts and Folkwa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eventually earning the highest academic degree for the arts in Germany. In 1967, he won the 4th International Youth Conductor’s Composition in Italy. Chang was a professor for many years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s music department and eventually served as its chair as well as head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ic. Chang also became president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chair of the music department at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He works hard at organizing and running various music ensembles in Taiwan and is a monumental figure in developing music education and conducting in Taiwan. He has been very active internationally, making channels and platforms for musicians in Taiwan and thos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義大利第四屆國際青年指揮比賽獎

生平: 

張大勝,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與音樂教育者;1934 年 10 月 7 日出生於南投縣。畢業於西德國立弗萊堡音樂院、柏林音樂院與西德埃森福克旺音樂院,榮獲西德國家藝術家最高文憑;1967 年獲義大利第四屆國際青年指揮比賽獎。隔年返國任教於各大專音樂科系,並致力經營臺灣樂團,為臺灣音樂教育與指揮教育發展的推手。期間亦活躍於國際舞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青年展現天賦異稟之姿
張大勝從小受到家族叔輩兄長的啟迪,專科時考取臺中師範學院音樂科,在青年求學期間,天賦異稟的音樂才能便嶄露頭角,當時摘下臺中市音樂比賽的第二名。專科畢業後,隨即考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北上就讀大學期間,孜孜不倦;大學畢業後自費到德國求學,陸續畢業於西德國立弗萊堡音樂院、柏林音樂院,並以最優等的成績取得西德埃森福克旺音樂院的學位,榮獲西德國家藝術家最高文憑。在七年的留德期間以優異的表現,於 1967 年獲得義大利第四屆國際青年指揮比賽獎。期間演出也獲得《柏林晨間郵報》(Morgenpost)、《德國世界日報》(Die Welt)、《新奧斯納布魯克報》(Neue Osnabrücker Zeitung) 等等各大報的佳評。

留學歸國後的音樂教育與樂團工作
1968 年留學返國後,展開臺灣音樂教育與樂團籌備、經營的工作,先是應聘為中國文化學院(現今的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主任,並創立華岡交響樂團,親任指揮一職。教課之餘,兼任臺灣電視公司及國立臺灣大學管弦樂團指揮暨幼獅管弦樂團指揮,給予國內青年音樂學子對於樂團學習的園地與指導。1972 年,應邀赴美國客席指揮紐約青少年交響樂團,於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中國作品之夜」演出。1973 年四月,應邀擔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現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專任指揮。1973 年,應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任教,並創辦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管弦樂團,親任指揮一職。

在此期間,致力推展臺灣的樂團教育,與音樂社會化的工作。1975 年,張錦鴻教授辭去師大音樂系主任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主任一職,期間亦曾擔任師大音樂研究所所長及藝術學院院長,直到 1982 年月任期屆滿。

用音樂交流,讓國內與國際接軌
張大勝先生返國後除了致力拓展臺灣的音樂教育和樂團教育上,亦在國際舞臺上有相當傑出的成績與貢獻。曾分別應美國國務院及西德學術交流處邀請,訪問美、德考察。並經常應邀到歐美及日本各大都市指揮各大交響樂團,例如:在 1975 至 1980 年期間,先後應邀為美國夏威夷希羅島管樂團、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域區管樂團及合唱團、瑞典斯特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交響樂團、西德埃森福克旺音樂學院交響樂團、西柏特里亞市交響樂團、西德霍夫交響樂團等樂團等等,擔任客席指揮,並在西柏林愛樂交響樂團中受國際指揮大師──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的指導。1995 年出任臺灣國家音樂廳交響樂樂團音樂總監期間,率領國家交響樂團赴歐洲各主要城市作首度演出和音樂交流活動。1997 年首次與團赴歐洲音樂文化三大重鎮維也納、巴黎、柏林巡迴演出,深獲當地聽眾與樂評家的好評,成功完成一趟文化外交之旅,為國家樂團跨入國際樂壇建立新的里程碑。

張大勝學成歸國後,為臺灣的音樂教育、樂團推展和國際文化交流有極大的投注與貢獻。其所創辦、任職的樂團,如:臺灣省立交響樂團、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管弦樂團,至今仍是蓬勃發展,孕育了許許多多臺灣青年音樂家,並提供專業的音樂工作者的發展舞臺,其可稱為臺灣音樂發展初期舉足輕重的角色之一。

領域: 

指揮家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34.10.07
逝世時間: 
2015.09.03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南投縣
識別碼
M077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