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811個藏品
1939年10月1日躍進花蓮港開港記念號局部
1939年10月1日躍進花蓮港開港記念號局部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1920年4月20日田健治郎日記
1920年4月20日田健治郎日記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資料來源:〈1920年田健治郎日記〉(T0818_01_02),《田健治郎文書》(T0818),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日治時期花蓮港海岸明信片
日治時期花蓮港海岸明信片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資料來源:〈花蓮港海岸(花蓮港風景の六)〉(T0203_02_04_0028),《費邁克集藏》(T0203),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935年花蓮港築港概要
1935年花蓮港築港概要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資料來源:〈花蓮港築港概要〉(T0868_03_07011_0125),《臺灣銀行所藏日治時期文書》(T0868),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935年〈臺灣鳥瞰圖〉(局部)
1935年〈臺灣鳥瞰圖〉(局部)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資料來源:〈臺灣鳥瞰圖〉(T1083_04_04_0003),《三田裕次所藏臺灣關係文書》(T1083),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920年田健治郎〈羽飾紅袍行楷七絕條幅〉
1920年田健治郎〈羽飾紅袍行楷七絕條幅〉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資料來源:〈羽飾紅袍行楷七絕條幅〉(T1052_01_01_0029),《楊儒賓收藏臺灣研究相關史料》(T1052)。
楊仲鯨渡美旅券申請文件
楊仲鯨渡美旅券申請文件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花蓮港築港計畫平面圖
花蓮港築港計畫平面圖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傅斯年
傅斯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傅斯年(1896-1950),山東聊城人,幼年喪父,由祖父及母親撫育成人。在北京大學念書時期,為五四運動的學生領導之一。1920年負笈歐洲,在倫敦大學三年半後,轉赴柏林大學。在他遊學六年半的時間中,大部份時間都在研讀實驗心理學,在柏林大學的後期才開始研究比較語言學,並學習東方語言。
M40馬車復原
M40馬車復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馬車研究最熱門的問題之一,就是馬車結構的復原。1930年代史語所在殷墟發掘出商代馬車後,研究員就展開了復原的工作。因為馬車經過拆解後再埋入,且木結構已腐朽,石璋如先生從遺址出土的青銅車馬器分布位置,結合田野工作中所見的木構及馬骨的遺跡,對M040的馬車進行復原。
郭寶鈞
郭寶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郭寶鈞(1893-1971)字子衡,生於河南南陽,自幼生活簡樸,勤奮求學。1922年郭寶鈞從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卒業後,返回故鄉,邀約友人創辦了南陽中學。數年後,他被調至開封河南省政府教育廳任職。
何國棟&劉明
何國棟&劉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何國棟河南安陽小屯村人,因家中排行第二,小名叫雙子,村人都叫他何二雙子。身體強健又很精明,曾在古董店學過徒弟,也懂得一些古物,做起工來比任何人都強。殷墟第一次發掘他即參加工作,因發掘期間表現良好,所以第四次發掘時就被擢為長工。
尹煥章
尹煥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尹煥章(1909~1969),生於河南南陽,1924年於南陽省立五中念書,1928年進入河南大學預科,一年後,經由董作賓先生介紹到了北平,在中研院史語所史學組工作。這段期間,他在徐中舒先生的指導下參與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的整理工作,同時在北京大學旁聽明清史的課程。
袁家花園
袁家花園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又稱洹上村平民公園。民國17年馮玉祥主持河南省政指令,洹上村袁世凱故居充公,住宅部分創辦安陽高級中學,花園部分改為平民公園。
採取古物執照
採取古物執照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國民政府為了解決猖獗的盜墓風氣,區分合法與非法之發掘行為,規定發掘機關必須申請採掘執照,並且由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派員巡視監察。
1939年 昆明龍泉鎮龍頭村二組(語言學)辦公室內部
1939年 昆明龍泉鎮龍頭村二組(語言學)辦公室內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39年,昆明龍泉鎮龍頭村二組(語言學)辦公室內部。 收入《龍頭一年:抗戰期間昆明北郊的農村》(2007)、《史語所舊檔文書選輯》(2018),史語所。
1961年9月 胡適院長於本院通車典禮致詞
1961年9月 胡適院長於本院通車典禮致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1年9月,公路局台北東站至南港中研院通車典禮,胡適院長致詞。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吾土吾民》媒體採訪照
《吾土吾民》媒體採訪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排右起:崔福生(飾朱安奎)、王引(飾杜興漢)、導演李行、傅碧輝(飾李母)。 後排右起:秦漢(飾李月亭)、林鳳嬌(飾杜湘靈)、鄧光榮(飾朱友賓)、曹健(飾木村大佐)、陳鴻烈(飾韓士欽)。 由馬氏影業公司出品,李行執導的抗日電影《吾土吾民》,1974年10月開拍,1975年8月在台上映。
《原鄉人》現場工作照
《原鄉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韓國外景,拍攝隊長車子故障場景,導演李行(右5)站在攝影機後方指導崔福生(左1)等人。 講述鍾理和與妻子鍾台妹生平故事的《原鄉人》,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李行執導,1980年8月在台灣上映。
《彩雲飛》現場合影
《彩雲飛》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導演李行、-、鄧光榮、-、甄珍、-、傅碧輝、-、、-。 1973年上映,由李行執導、改編瓊瑤小說的電影《彩雲飛》借用葉公超位於天母的宅邸拍攝。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等待正式拍攝的休息時間。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養鴨人家》場景平面圖
《養鴨人家》場景平面圖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養鴨人家》藝術指導鄒志良繪製,戲中林家、賴家的平面圖,翻拍照。 以中央電影公司布景平面圖專用稿紙繪製,右側有導演李行的簽名。
《風鈴・風鈴》插曲之二〈愛神〉
《風鈴・風鈴》插曲之二〈愛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風鈴・風鈴》插曲之二〈愛神〉樂譜,紅字塗改應是李行所做的註記。 演唱:崔苔菁/作詞:孫儀/作曲:湯尼/歌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