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7個藏品
華山金鎖關
華山金鎖關
國立國父紀念館
范乾海(1953-),出生於臺灣苗栗,專科畢業後,從事專職水墨繪畫,80年代拜師嶺南四傑之楊善深大師,受老師啟發,知嶺南派的思想風格有其突破傳統之處,對繪畫內容與形式的不斷追求,鍛造出其「枯梗中見豐潤、殘破中見嫵媚」的藝術風格;尤以長年的寫生歷練,對筆墨線條的運用,構圖取景的巧妙,對自然山水的情境,
松柏常青
松柏常青
國立國父紀念館
陳振益(1957-),號師鶴,生於民風純樸的臺灣嘉義東石,8歲意外失去右臂,自幼喜好翰墨,18歲入中國傳統工筆畫家廖春民(天鶴)門下為入室弟子,在名家嚴格指導下,14年打下傳統工筆畫五大科,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界畫皆備,1980年入選台灣當代畫家名鑒,2000年被嘉義同鄉會選為嘉義傑出人物代表。
嵐青雲白染秋衣
嵐青雲白染秋衣
國立國父紀念館
阮天遊(1947-),生於上海,1957年自香港來臺定居。阮天遊名中「遊」字亦作「游」,因古金文中並無偏旁,後世常有通用,是以署名二者亦常互用,鈐印也多作「斿」字。
陶淵明賞菊圖
陶淵明賞菊圖
國立國父紀念館
李登勝(1954-),別號勇侯,臺灣新竹人。啟蒙於本慧法師(1914-1999,本名任博悟,號入迂),學生時代即展露過人的藝術天分,1986年獲日本東京皇室特許大學之藝術學位,創作被日本政府列為重要文化財,1999年日本愛知縣為其成立李登勝美術館。
內洞瀑布
內洞瀑布
國立國父紀念館
王素真(1952-),出生於臺灣臺北(市),自幼喜好丹青,傾心古典藝術,1981年偶然機緣下參加國軍文藝中心課程,受知名書畫家鄧雪峰老師啟蒙花鳥畫,1982年於師大美術系進修,後師從水墨名家張德文、王南雄、江明賢等老師,王素真對水墨畫從最純粹的興趣愛好出發,一路無心插柳柳成蔭,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舉
閤家歡
閤家歡
國立國父紀念館
陳合成(1953-),出生於馬祖島南竿。政治作戰學校(今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藝術系畢業,美國密蘇里州FONTBONNE學院藝術碩士,曾任教復興崗學院藝術系暨大學校院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現任臺北海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主任秘書。
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
國立國父紀念館
沈禎(1952-),出生於臺灣臺東,父親早年就讀浙江大學,抗戰軍興投入軍旅,擔任軍聞記者,極有文采;從小受父親耳濡目染影響下,沈禎自幼即喜歡人文與藝術。國小、中學時期,著迷於畫畫,參加比賽屢獲首獎。及長,進入政戰學校藝術系,開始全心學習繪畫,打下堅實基礎。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
國立國父紀念館
陳朝寶(1948-),臺灣彰化人。1970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曾創作許多幽默詼諧的時事漫畫,刊登於各大報刊並集結出版漫畫集,廣受讀者喜愛。
國父紀念館之美
國父紀念館之美
國立國父紀念館
沈禎(1952-),出生於臺灣臺東,父親早年就讀浙江大學,抗戰軍興投入軍旅,擔任軍聞記者,極有文采;從小受父親耳濡目染影響下,沈禎自幼即喜歡人文與藝術。國小、中學時期,著迷於畫畫,參加比賽屢獲首獎。及長,進入政戰學校藝術系,開始全心學習繪畫,打下堅實基礎。
泱泱博愛風
泱泱博愛風
國立國父紀念館
卓兆午(1947-),祖籍南京,生於洛陽,1949年隨父母遷臺。就讀復興崗學院(今國防大學政戰學院)藝術系時,受教於梁又銘、林克恭、張榖年、傅狷夫、劉奇偉、李奇茂、易君左、黎東方等人,畢業後隨陳陽春學習英國透明水彩三年,1976年起追隨嶺南畫派大師歐豪年鑽研嶺南水墨。
遊歐宣傳革命主義
遊歐宣傳革命主義
國立國父紀念館
國立國父紀念館自1972年建館以來,館藏以近現代書畫作品為大宗,其中有幾項由國父紀念館策劃,以弘揚國父思想或推廣中華文化為主題的系列作品,邀請眾多歷史學者與書畫名家參與,學術性與藝術性兼具,為深具國父紀念館特色的重要藏品。
梅竹雙清
梅竹雙清
國立國父紀念館
范乾海(1953-),出生於臺灣苗栗,專科畢業後,從事專職水墨繪畫,80年代拜師嶺南四傑之楊善深大師,受老師啟發,知嶺南派的思想風格有其突破傳統之處,對繪畫內容與形式的不斷追求,鍛造出其「枯梗中見豐潤、殘破中見嫵媚」的藝術風格;尤以長年的寫生歷練,對筆墨線條的運用,構圖取景的巧妙,對自然山水的情境,
台北的天空
台北的天空
國立國父紀念館
卓兆午(1947-),祖籍南京,生於洛陽,1949年隨父母遷臺。就讀復興崗學院(今國防大學政戰學院)藝術系時,受教於梁右銘、林克恭、張榖年、傅狷夫、劉奇偉、李奇茂、易君左、黎東方等人,畢業後又隨陳陽春學習英國透明水彩三年,自1976年起追隨嶺南畫派大師歐豪年鑽研嶺南水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