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青雲白染秋衣

嵐青雲白染秋衣

作者
阮天遊
典藏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阮天遊(1947-),生於上海,1957年自香港來臺定居。阮天遊名中「遊」字亦作「游」,因古金文中並無偏旁,後世常有通用,是以署名二者亦常互用,鈐印也多作「斿」字。

外祖父為前清末科秀才,阮天遊五、六歲時即學寫書法;大學期間偶然機緣從張大千大弟子孫雲生老師習畫,又逢大千先生歸臺,有幸得提攜指導。大學畢業後,常自忖中國畫多富詩意,王維「畫中有詩」的雋雅高風更不時沖激其心,又從詩書畫名家姚夢谷老師學習詩詞創作,以期詩畫相融,更上層樓。曾任藝壇雜誌社特約撰稿、中華民國畫學會秘書長、中和市藝文推動小組召集人等職,現為專業畫家、網路以詩會友社團社長及教授水墨畫與詩詞創作。

阮天遊畫講究意境,饒富佛老哲理,認為國畫畫風較為接近抽象意味,即便是寫生也應該含蘊自我的感觸與人格心意的表達,輕其形而重其神。南齊謝赫論畫六法之中,第一個提到的便是「氣韻生動」,其他骨法用筆等不過只是用以表達創作意念的技法而已,並非主要目的。就如東坡論畫中云:「作畫求形似,見與兒童鄰」,如若寫生只是寫實,也只不過是技法洗鍊,為上蒼或造物者作複製而已,並不能呈現自己的感動與表達,哪裡稱得上創作?

〈嵐青雲白染秋衣〉為阮天遊1997年假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個展的作品之一,利用心中意念作畫再題詩,畫中頗有遯世隱者,寄情山水,閒雲野鶴,陶然悠遊,超然脫塵意味,為阮天遊時期性的代表作之一。

本畫意象來自花蓮太魯閣,當時經常受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之邀前往當地作畫授課,於山水之間感受自然,體認造化,心中深銘印記,加上飽看沃覽,融會古時隱逸高士出塵心態而作此畫。畫中豐富的藍綠以潑色技法結合了深濃的潑墨,展現了光顯、陰霾、煙雲和雨露,孕育出茂盛的草木,滋潤了好山好水的秀麗景象!

款識:久隱深山世夢稀,嵐青雲白染秋衣,相親同息唯鄰叟,笑語渾然可忘機。歲次丁丑年,肇秋畫並詩,天游。
鈐印:詩畫自娛。阮氏。天斿。好林泉都付與閒人。無邊風月。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校訂:阮天遊。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嵐青雲白染秋衣
典藏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內容描述

阮天遊(1947-),生於上海,1957年自香港來臺定居。阮天遊名中「遊」字亦作「游」,因古金文中並無偏旁,後世常有通用,是以署名二者亦常互用,鈐印也多作「斿」字。

外祖父為前清末科秀才,阮天遊五、六歲時即學寫書法;大學期間偶然機緣從張大千大弟子孫雲生老師習畫,又逢大千先生歸臺,有幸得提攜指導。大學畢業後,常自忖中國畫多富詩意,王維「畫中有詩」的雋雅高風更不時沖激其心,又從詩書畫名家姚夢谷老師學習詩詞創作,以期詩畫相融,更上層樓。曾任藝壇雜誌社特約撰稿、中華民國畫學會秘書長、中和市藝文推動小組召集人等職,現為專業畫家、網路以詩會友社團社長及教授水墨畫與詩詞創作。

阮天遊畫講究意境,饒富佛老哲理,認為國畫畫風較為接近抽象意味,即便是寫生也應該含蘊自我的感觸與人格心意的表達,輕其形而重其神。南齊謝赫論畫六法之中,第一個提到的便是「氣韻生動」,其他骨法用筆等不過只是用以表達創作意念的技法而已,並非主要目的。就如東坡論畫中云:「作畫求形似,見與兒童鄰」,如若寫生只是寫實,也只不過是技法洗鍊,為上蒼或造物者作複製而已,並不能呈現自己的感動與表達,哪裡稱得上創作?

〈嵐青雲白染秋衣〉為阮天遊1997年假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個展的作品之一,利用心中意念作畫再題詩,畫中頗有遯世隱者,寄情山水,閒雲野鶴,陶然悠遊,超然脫塵意味,為阮天遊時期性的代表作之一。

本畫意象來自花蓮太魯閣,當時經常受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之邀前往當地作畫授課,於山水之間感受自然,體認造化,心中深銘印記,加上飽看沃覽,融會古時隱逸高士出塵心態而作此畫。畫中豐富的藍綠以潑色技法結合了深濃的潑墨,展現了光顯、陰霾、煙雲和雨露,孕育出茂盛的草木,滋潤了好山好水的秀麗景象!

款識:久隱深山世夢稀,嵐青雲白染秋衣,相親同息唯鄰叟,笑語渾然可忘機。歲次丁丑年,肇秋畫並詩,天游。
鈐印:詩畫自娛。阮氏。天斿。好林泉都付與閒人。無邊風月。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校訂:阮天遊。

物件類別
視覺藝術
其他內容描述
類型: 
尺寸: 

67x129cm

作者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1997
識別碼
D_4_606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