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461個藏品
森山松之助(Moriyama Matsunosuke)
森山松之助(Moriyama Matsunosuke)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森山松之助 (Moriyama Matsunosuke, 1869-1949) 1869年 出生於大阪 1897年 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建築學科 1907年 來臺參與臺灣總督府新建工程競圖、擔任總督府營繕課約聘技師 1910年 正式就任總督府營繕課技師
1945年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接收臺灣總督府交通局
1945年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接收臺灣總督府交通局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1945年11月1日,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接收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前排右起第6位為嚴家淦先生。
顏色 Colours
顏色 Colours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黑、紅、白是雅美(達悟)族用於船身的主要顏色。在嶼,黑色代表尊貴、紅色為熱情、白色則是海浪。過去沒有油漆的時代,族人利用天然的五爪貝、紅土、鍋底灰作為顏料來源。
船之眼 Mata no Tatala The Eye of the Boat
船之眼 Mata no Tatala The Eye of the Boat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船身前端刻有眼睛圖紋,就能照亮航程,指引族人划向豐富的魚群,還有避邪、保佑和引導行駛正確航道,以及監督族人不可做壞事的意涵。 ‍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計畫的概念圖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計畫的概念圖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計畫(ALMA)的概念圖,座落在在南美洲智利。由54個12米望遠鏡及12個7米望遠鏡組成。觀測影像可望比哈伯太空望遠鏡(HST)清晰 10 倍。
1924年電話主任會議合影
1924年電話主任會議合影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1924年電話主任會議合影,當時大門口上的匾額為遞信局。
1945年交通處處長嚴家淦先生
1945年交通處處長嚴家淦先生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1945年11月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接收臺灣總督府交通局,會議桌右起第6位為當時交通處處長嚴家淦先生。
波浪紋 Vplavolao Waves
波浪紋 Vplavolao Waves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波浪紋是模仿海浪的線型,刻於船腹兩側,意義是能把人平安的載回來,具有避邪的作用。
心光盲女院遠景 Exterior view of the Divine Light School for Blind Girls
心光盲女院遠景 Exterior view of the Divine Light School for Blind Girls
巴色差會使命21檔案館 Basel Mission/ Mission 21 Archives
1912年,由赫求光(Else Herwig)女士開辦,專門收留盲女並提供學習,為當時被家庭和社會唾棄的盲女提供收容之處所。
喜嘉理與香港病患 Dr. Hager and a patient in Hong Kong
喜嘉理與香港病患 Dr. Hager and a patient in Hong Kong
巴色差會使命21檔案館 Basel Mission/ Mission 21 Archives
喜嘉理(Charles Robert Hager)在1883年受美國公理宗海外傳道部差遣,前往香港與廣東四邑地區傳教。
登瀛書院
登瀛書院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登瀛書院現址位於今司法園區內原婦聯總會用地上。1880年由臺北知府陳星聚結合官民募資興建,日治時期改名為「淡水館」作為民眾公共集會空間,1901年「淡水館」內開設「臺灣文庫」,此為臺灣第一座私立公共圖書館。淡水館」後因建築老舊及「市區改正」計畫而拆除,改建為「偕行社」,作為日本陸軍軍官俱樂部。
墾丁遺址
墾丁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墾丁史前遺址依目前的地理環境來說,位於石牛溪下游,離出海口處約700~1000公尺段的東側廣大河階緩坡地上。地質構造上,以隆起珊瑚礁石灰岩台地為主。遺址占地面積約10公頃。墾丁遺址最早在1930年,被宮本延人發現。隨後由宮本延人、移川子之藏和宮原敦等進行過3次發掘。
家屋簷木雕板(部分)
家屋簷木雕板(部分)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家屋製作同樣依循生活環境條件,方便取得之資源作為建築家屋材料。位於臺灣南部山區的排灣與魯凱兩族,其活動區域自然資源多板岩地形,傳統上即利用板岩為材料搭建石板屋做為家屋居住使用。特別是其社會階層屬貴族或頭目階層之家屋,則利用各式專屬之木雕圖紋裝飾其家屋,以彰顯此家屋家族之社會地位不凡。
船飾 Magamaog Feather Dressing for the Boat
船飾 Magamaog Feather Dressing for the Boat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拼板舟的船頭及船尾上,會插上木刻人形紋,頂端會插上黑色雞羽毛,這是船飾(或稱船花),能趕走厄運招來好運;每一艘船的船飾都是獨特的,是根據各個家族的家徵去製造,所以船飾就像是船的身分證一樣具有識別性。
人形紋 Tautau Man Figure
人形紋 Tautau Man Figure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人形紋刻劃的是世界上第一個出現的男人,名字叫MO-MOOKG,也有一說為人形紋是雅美(達悟)傳說中的勇士MAGAMAOG,是教導雅美達悟)人製作拼板舟、捕魚及農耕的人,族人為了紀念地,在拼板舟和各種器物上以人形紋作為裝飾。 ‍
綠能主題展圖片
綠能主題展圖片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大坌坑遺址
大坌坑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早年附近居民經常在採竹筍的時候,挖掘到地層中埋藏的陶器、石器和骨骸等,也因此就蓋了一間小廟集中祭祀。1958年盛清沂先生發現後,始有「大坌坑遺址」的記錄。
大白菜種子照
大白菜種子照
國立臺灣博物館
絲瓜種子照
絲瓜種子照
國立臺灣博物館
胡瓜種子
胡瓜種子
國立臺灣博物館
彩色甜椒種子照
彩色甜椒種子照
國立臺灣博物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