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白文

四書白文

作者
未曾,薑立綱
典藏者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
此《四書白文》舊傳為明代書家薑立綱手書。全書共十八卷,包含儒家經典:《論語》二卷、《大學》一卷、《中庸》一卷、《孟子》十四卷,全文大字楷書,朱色句讀。此為明代精寫本,開本闊大,書末有王世貞、趙用賢跋,現藏於日本宮內廳書陵部。

此書未題書寫人。卷末王世貞跋認為此書是進供給春宮皇太子的讀本。初見此字時,王世貞以為是明代大書家沈度所書,之後在波磔處察覺到沈度所沒有的鋒芒,確定此書為薑立綱所筆。

最後趙用賢跋提及此書原為張幼于所藏,經王世貞(弇山先生)鑒定為薑立綱真跡。

薑立綱作雖為明代書法大家,可惜他的墨蹟極少留傳下來。此書若真為薑立綱真跡,便是彌足珍貴的藏品了。
書匣前題:四書白文、明 薑立綱 書、八本
薑立綱,字廷憲,號東谿,浙江裡安梅頭鎮東溪村人,明代書法家。薑立綱從小天資聰穎,勤奮過人,因家學淵源,七歲以 「能書」 出名,代宗時選為奇童,召入北京,命為 「翰林院秀才」。明天順七年 (1463),授中書舍人內閣制敕房辦事。成化二十一年 (1485),升為正五品吏部郎中。弘治四年 (1491),以謄錄《宣宗實錄》升為正四品太僕寺少卿。他的書法,不但當時國內有名,就在日本同樣享有很高名氣。據何喬遴《名山藏》所記,日本國門高十三丈,為求匾額,曾遣使來我國,請薑立綱書寫。「立綱為書之,其國人每自誇曰:此中國惠我之至寶也」。被譽為 「一代書宗」。

台閣體是一種明代官場書體。其特點是字體方正、光潔、烏黑,大小一律。明永樂時期翰林院侍講學士沈度,其書法風格秀潤華美、正雅圓融,深受成祖朱棣賞識。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紙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爭相仿效,遂成標準書體。台閣體書法的主要名家,大多任朝廷的中書舍人,其代表人物即有並稱 「二沈」 的沈度和沈粲兄弟、沈藻(沈度之子)、薑立綱。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四書白文
典藏者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書格
內容描述

此《四書白文》舊傳為明代書家薑立綱手書。全書共十八卷,包含儒家經典:《論語》二卷、《大學》一卷、《中庸》一卷、《孟子》十四卷,全文大字楷書,朱色句讀。此為明代精寫本,開本闊大,書末有王世貞、趙用賢跋,現藏於日本宮內廳書陵部。

此書未題書寫人。卷末王世貞跋認為此書是進供給春宮皇太子的讀本。初見此字時,王世貞以為是明代大書家沈度所書,之後在波磔處察覺到沈度所沒有的鋒芒,確定此書為薑立綱所筆。

最後趙用賢跋提及此書原為張幼于所藏,經王世貞(弇山先生)鑒定為薑立綱真跡。

薑立綱作雖為明代書法大家,可惜他的墨蹟極少留傳下來。此書若真為薑立綱真跡,便是彌足珍貴的藏品了。
書匣前題:四書白文、明 薑立綱 書、八本
薑立綱,字廷憲,號東谿,浙江裡安梅頭鎮東溪村人,明代書法家。薑立綱從小天資聰穎,勤奮過人,因家學淵源,七歲以 「能書」 出名,代宗時選為奇童,召入北京,命為 「翰林院秀才」。明天順七年 (1463),授中書舍人內閣制敕房辦事。成化二十一年 (1485),升為正五品吏部郎中。弘治四年 (1491),以謄錄《宣宗實錄》升為正四品太僕寺少卿。他的書法,不但當時國內有名,就在日本同樣享有很高名氣。據何喬遴《名山藏》所記,日本國門高十三丈,為求匾額,曾遣使來我國,請薑立綱書寫。「立綱為書之,其國人每自誇曰:此中國惠我之至寶也」。被譽為 「一代書宗」。

台閣體是一種明代官場書體。其特點是字體方正、光潔、烏黑,大小一律。明永樂時期翰林院侍講學士沈度,其書法風格秀潤華美、正雅圓融,深受成祖朱棣賞識。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紙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爭相仿效,遂成標準書體。台閣體書法的主要名家,大多任朝廷的中書舍人,其代表人物即有並稱 「二沈」 的沈度和沈粲兄弟、沈藻(沈度之子)、薑立綱。

物件類別
書籍
其他內容描述
主題: 
主題: 
主題: 
主題: 
印記: 

秘閣圖書之章

印記: 

帝室圖書之章

印記: 

元美

印記: 

趙氏汝師

原件分類: 

論語上、論語下

大學

中庸

孟子卷一至四
孟子卷五至八
孟子卷九至十一
孟子卷十二至十四

尺寸: 

半葉框 31 x 23.5 釐米(開本:45x30 釐米)

數量: 

八冊

文本全文: 

跋:吳郡 王世貞 題

文本全文: 

跋:吳郡 趙用賢 謹識

註記: 

行款版式:七行行十二字,白口無魚尾,四周雙邊。

註記: 

明代初期鈔本

類型: 
作者
資料撰寫: 
未曾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明代初期
識別碼
OM_SG_202112_book_000021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