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婦女與織布工具

平埔族婦女與織布工具

作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馬偕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為1891年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到宜蘭巡視時,所拍照的平埔族婦女與織布用之工具。
未受外來文化影響前,平埔族採「男獵女耕織」的生活模式,清朝陳淑均修《噶瑪蘭廳志》,對噶瑪蘭人的編織用具和織物的記述:「番女織杼,以大木如栲栳,鑿空其中,橫穿以竹,便可轉纏經於上。刓木為軸,系於腰,穿梭闔而織之。以樹皮合葛絲及染過五採狗毛織氈,名日達戈紋。以色絲合鳥獸毛織帛,採各色草染採,斑斕相間,又有巾布等物,頗皆堅致」。噶瑪蘭人利用各種材料編織,曾用香蕉絲、苧麻、鹼草、黃麻及一些野生樹等天然材料。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平埔族婦女與織布工具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典藏與管理
授權聯絡: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內容描述

照片為1891年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到宜蘭巡視時,所拍照的平埔族婦女與織布用之工具。
未受外來文化影響前,平埔族採「男獵女耕織」的生活模式,清朝陳淑均修《噶瑪蘭廳志》,對噶瑪蘭人的編織用具和織物的記述:「番女織杼,以大木如栲栳,鑿空其中,橫穿以竹,便可轉纏經於上。刓木為軸,系於腰,穿梭闔而織之。以樹皮合葛絲及染過五採狗毛織氈,名日達戈紋。以色絲合鳥獸毛織帛,採各色草染採,斑斕相間,又有巾布等物,頗皆堅致」。噶瑪蘭人利用各種材料編織,曾用香蕉絲、苧麻、鹼草、黃麻及一些野生樹等天然材料。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徵引書目: 

《噶瑪蘭廳志》

語文: 

中文

作者
資料撰寫: 
真理大學校史館
資料撰寫: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1891
創建地點
創建地點: 
宜蘭縣
貢獻者
審訂: 
王柳鋐
審訂: 
王榮昌
識別碼
AUP000348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