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2個藏品
黃宗迅
黃宗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黃宗迅,1920年出生於湖北。曾經在陜西擔任過西北晨報以及通訊日報的校對、記者、助理編輯,移居台灣之後,從事過「華北新聞」地方版編輯,也曾參與舞台劇演出。1950,初登大銀幕,參與演出農教電影公司電影《惡夢初醒》。之後陸續拍攝《皆大歡喜》、《風塵劫》等片。
陶藝家全東明照片集
陶藝家全東明照片集
全東明、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Dian(全東明)於民國四十一年(1952年)八月出生在南投縣信義鄉。現居於臺南市白河區除了是一位藝術家,同時經營了一間布農民宿工坊。
王鳳翔
王鳳翔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安陽縣人,村籍不詳,曾在專員公署做過廚子。殷墟第八次發掘時,經人介紹來發掘團做廚子,一直待到發掘結束,是廚房中服務最久的一位。
文英
文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文英本名黃錦涼,日治時代名英子,1936年出生於台北。她家裡有九個兄弟姊妹,從小就是別人的養女,為了擔負家計,十七歲就加入黑貓歌舞團,正式展開演藝生涯,十九歲時嫁給演員方龍,方龍為她取藝名為「文英」。
李影
李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影,本名李忠英,又名李迎,1923年5月20日出生於中國河南。中學畢業後,即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陜西支團部的歌詠隊話劇隊,後轉入中華劇藝社演戲。1947年開始從事電影工作,參加演出《蝴蝶夢》、《天羅地網》。1948年隨著《阿里山風雲》的外景隊來到台灣,其後即留在台灣拍攝電影,為早期性格紅星。
曹健
曹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曹健,本名曹治藩,1922年9月8日出生於北京。因在家中排行第六,影視圈內尊稱為「曹六爺」。在中學時期就對戲劇癡迷,升入高中後,便與校友同組話劇社,1942年,加入「影星話劇團」成為職業演員,在「大明英烈傳」中飾演劉伯溫一角,更堅定了日後以演員作為終生職業之決心。
阿匹婆
阿匹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阿匹婆,本名林呂有,1918年8月20日出生於桃園大溪,隨後舉家搬遷至台中。自小個性外向,相當不適應於當時嚴厲管教的日本學校教育,備受父母疼愛的阿匹婆,因此中斷學業。16歲跨海到大陸經商,直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她從廈門輾轉搭船回台灣,這才結束她的經商生涯。
傅碧輝
傅碧輝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傅碧輝,1924年生於中國江西。民國三十年左右,在家鄉江西景德鎮受到流亡學生街頭表演吸引,因此與表演結緣,『夜之歌』是傅碧輝正式第一次的街頭演出。最初開始演戲,傅碧輝演三八反派,後來因為『蛻變』劇中孔錄事之妻的演員無法演出,要她接演這個角色,於是她經常夜裡到空屋練習,當時的隊長誇讚她以後有出息。
郭夜人
郭夜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郭夜人,1906年9月2日出生於台北市,本名郭德發,父親是迪化街批發雜糧的商家。就讀成淵中學時,郭夜人就時常去永樂座和港町(今之貴德街)的茶行聽蔣渭水演講或是看戲,開始對新劇產生極大興趣,也因此認識了歐劍窗。1938年加入歐劍窗主持的「鐘鳴新劇俱樂部」。
李行
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本名李子達,1930年出生於中國上海市。1948年遷台,進入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就讀,在校期間即經常參與校外職業劇團與電影演出。
吳飛劍
吳飛劍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中人,北京大學肄業。1956年從影,曾經任場務、劇務、沖印、搭景、攝影助理、製片等工作,1964年起開始執導台語片,作品多是喜劇或是文藝片,1970年加入中國電視公司,擔任台語連續劇編劇及戲劇指導。
202展廳
202展廳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202展廳
202展廳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張清清
張清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清清,本名張清雪,1947年出生於台北。1963年演出處女作《義犬救子》,1964年考入邵羅輝的天祥影業公司,此後,陸續拍了數以百計的台語片。
傅斯年
傅斯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傅斯年(1896-1950),山東聊城人,幼年喪父,由祖父及母親撫育成人。在北京大學念書時期,為五四運動的學生領導之一。1920年負笈歐洲,在倫敦大學三年半後,轉赴柏林大學。在他遊學六年半的時間中,大部份時間都在研讀實驗心理學,在柏林大學的後期才開始研究比較語言學,並學習東方語言。
郭寶鈞
郭寶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郭寶鈞(1893-1971)字子衡,生於河南南陽,自幼生活簡樸,勤奮求學。1922年郭寶鈞從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卒業後,返回故鄉,邀約友人創辦了南陽中學。數年後,他被調至開封河南省政府教育廳任職。
何國棟&劉明
何國棟&劉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何國棟河南安陽小屯村人,因家中排行第二,小名叫雙子,村人都叫他何二雙子。身體強健又很精明,曾在古董店學過徒弟,也懂得一些古物,做起工來比任何人都強。殷墟第一次發掘他即參加工作,因發掘期間表現良好,所以第四次發掘時就被擢為長工。
尹煥章
尹煥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尹煥章(1909~1969),生於河南南陽,1924年於南陽省立五中念書,1928年進入河南大學預科,一年後,經由董作賓先生介紹到了北平,在中研院史語所史學組工作。這段期間,他在徐中舒先生的指導下參與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的整理工作,同時在北京大學旁聽明清史的課程。
洪志銘
洪志銘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鳥類演化學實驗室
203展廳-史前陶器
203展廳-史前陶器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希帕提亞 Hypatia
希帕提亞 Hypatia
公眾領域(Public Domain)
賓根的希爾德加德 Hildegard von Bingen
賓根的希爾德加德 Hildegard von Bingen
公眾領域(Public Domain)
克莉絲汀.德.皮桑 Christine de Pizan
克莉絲汀.德.皮桑 Christine de Pizan
公眾領域(Public Domain)
哈特謝普蘇特 Hatshepsut
哈特謝普蘇特 Hatshepsut
維基共享資源(Wikimedia Commons)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