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4個藏品
八仙洞遺址
八仙洞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八仙洞考古遺址水母丁溪南岸的集塊岩隆起海崖上,這是目前臺灣唯一最明確和有具體研究的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最早在民國57年(1968年)由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首先發現了洞穴中存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及其下面年代更為古老的紅色土層。
公埔遺址
公埔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最早由鹿野忠雄於1929年5月13日進行調查,發現立石4座、石壁2座以及石器數件。劉茂源博士曾調查過該處,僅留存照片。公埔遺址已被花蓮縣文化局裁定為「縣定遺址」。
泰源遺址
泰源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地表上以分布有單石特徵最為明顯。考古學者將其歸屬包括新石期時代中期富山文化、晚期麒麟文化,以及鐵器時代的靜浦文化。 ‧ 早期在1953年石璋如與宋文薰曾到此調查,1959年凌純聲亦曾來此調查;其後宋文薰先生1963年執行過考古發掘。劉茂源博士留存的資料僅屬地表上的有肩帶槽單石和柱狀單石。
忠勇遺址
忠勇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位在一處以各種單石分布在村內民宅的庭院、村後山坡和村西平臺,以及附近水田間而備受矚目。學者認為其文化內涵包括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富山文化,以及晚期的麒麟文化。
萬榮‧平林遺址
萬榮‧平林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1929年由鹿野忠雄發現與發掘,出土了磨製石器、打製石斧、石槍頭、石棒及陶器殘件等,隨後發表了〈東南亞細亞に於ける管狀穿截器文化〉。 ‧ 劉茂源博士於1950年8月27日至31日,在平林遺址及其周邊進行地表調查,亦在兩個不同的地點上發掘。劉茂源博士捐贈一件地表採集取得的斧鋤形器。
宜蘭泰雅族部落
宜蘭泰雅族部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從劉茂源博士的影像資料留存中,發現有將近30幀屬於宜蘭泰雅部落裡地理景觀、人物特寫與生活圖譜等相關的拍攝。根據資料搜尋的結果對照,這些部落分屬大同鄉的南山村,以及南澳鄉的武塔(Buta)和碧候(Piyahaw;Pyahaw;比亞豪)。
彰化南瑤宮
彰化南瑤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劉茂源博士所拍攝的南瑤宮僅有一張照片,照片中沒有任何特殊節慶活動,唯在照片的左側停有一輛軍車,根據南瑤宮的主委表示,南瑤宮曾經民國38年(1949年)臺灣光復後提供房舍給國軍駐紮,時間長達3、40年間,所以根據劉茂源博士的年齡推測,這張照片應為民國50至60年間拍攝。
草漯青山遺址
草漯青山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根據國分直一與陳奇祿、何廷瑞、宋文薰、劉斌雄等在〈關於最近踏查之新竹縣及臺北縣之海邊遺跡〉一文中,述及草漯青山遺址最早由庄司久孝於1934年8~9月間及1935年4月間進行草漯砂丘調查時發現。之後,國分直一曾於1942年自行前往田野調查,並從地表採集遺物若干。
番子田公廨(隆本復興宮)
番子田公廨(隆本復興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番子田係隆田的舊名,番子田復興宮經過兩次修建,一次於民國65年(1976年),另一次在民國75年(1986年),完工後的番子田公廨改稱為「復興宮」。田野調查時,於廟方收藏的老照片中及當地廟方的相關人士確認,劉茂源博士所拍攝之公廨,即為改建時的復興宮。
麻頭路遺址
麻頭路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劉茂源博士於1950年紀錄的「大甲貝塚」當時隸屬臺中縣大甲鎮,比對〈臺中縣「大甲貝塚」發掘記〉所提及的地點,對照《臺閩地區考古遺址:臺中縣、臺中市》「麻頭路遺址」的位置,確認「大甲貝塚」即為今日之「麻頭路遺址」。
那拔林張家
那拔林張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位在新化區那拔林的張家私祀太祖媽壇。國分直一教授曾經將拜訪張家的經過寫成〈雙角木柱神座-左鎮隙仔口採訪記〉一文。張家的太祖媽壇由原本地上移至牆壁上的佛龕中,在佛龕的右側則斜放著「木雕鹿角」。木雕鹿角中相嵌著兩個包含鹿頭的鹿角及十幾個個貝殼。在佛龕中分別有2支祀壺供奉太祖媽及老君。
臺東大南魯凱族式樣的貴族雕刻立柱
臺東大南魯凱族式樣的貴族雕刻立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23歲,發表〈大南社踏查記〉,《公論報.臺灣風土》,第81~82期(1950年1月9、16日)。 ‧ 大南社為魯凱族的一社,社內有2個階級:頭目家與平民家,平民家亦可再依年齡分為四個階級。
臺東都蘭部落
臺東都蘭部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劉茂源博士隨著日本熊本大學來到臺灣東部進行考古遺址調查時,也參與了阿美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祭儀-都蘭部落的豐年祭。都蘭的阿美族地名原為「'atol」,有地震及以石頭堆砌成牆的意思,後來漸漸演變為「A'tolan」,意思是很多石頭的地方,漢人再以此音譯為都蘭。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自清代以來,臺北地區最大的廟會活動當屬霞海城隍廟的繞境活動。每年農曆5月13日,城隍爺生日的前一日,由大稻埕地區的商家、廟宇等開始,擴展至臺北各地乃至於整個北部地區的陣頭、民眾都湧入至此,形成「五月十三人看人、迎神賽會甲天下」的盛況。
桃園景福宮
桃園景福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劉茂源博士照片拍攝之祭儀為1961年舉辦的大型建醮,景福宮因應市街擴展政策、中日戰爭爆發、國軍部隊進駐廟宇等因素,直至1961年才恢復停辦36年的建醮,可想而知其規模盛大的程度,全臺的信徒爭相來此參拜,廟宇附近的里民嚴禁葷腥,連應召女郎都停業,廟方設立醮壇,並舉辦放水燈、賽豬公等活動,可謂當時一
二本松遺址
二本松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遺址位於雪霸國家公園範圍內,目前地理景觀已與劉茂源先生調查時有大幅的改變。在原為「二本松駐在所」的地點上設置了「二本松解說站」,站內另附設「丸田砲臺文史紀念館」。
蘭嶼椰油部落(Yayo)
蘭嶼椰油部落(Yayo)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椰油部落(Yayo)指食物豐富之地,為蘭嶼行政中心對外港口的所在之處,與其他部落相比有較多非達悟族人在此定居,導致部落生態與其他部落有所不同。
三重先嗇宮遶境
三重先嗇宮遶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先嗇宮,早先屬於二重埔所在,是大臺北地區重要的神農廟。 ‧ 於每年農曆4月26日神農大帝誕辰時便會舉行祭典活動。三重地區的居民往往就從前一天起(即4月25日)開始宴請各地來的客人,並舉行遶境活動,也就是一般所俗稱的「三重大拜拜」。
十三行遺址
十三行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十三行遺址是1957年空軍飛行員潘克永,因每次飛越該地上空時,飛機羅盤總出現異常反應,於是拜訪了林朝棨教授,現地會勘後,確認是一處考古遺址。1959年時,時任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的石璋如教授,帶領同學來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左鎮穆家
左鎮穆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左鎮區岡林的穆賢順宅,奉祀的為太祖媽。根據屋主穆賢順先生表示,穆家奉祀太祖媽始於其祖父,當年以龍眼樹根雕刻成鹿形,以此鹿形樹作為太祖祭臺的神龕,造型相當罕見。而太祖媽是住在「二格」,即正廳左面的壁角處,不住在神壇而是地上,每月的初一、十五會換水和檳榔。
隙仔口公廨
隙仔口公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隙仔口公廨」早期稱為「竹籠仔公廨」。1967年因臺電變電所遷移至台20線玉南公路旁石油公司油庫內。由於交通不便且民眾認為公廨「字向」不對,遂於1990年石油公司提供土地,臺南士紳吳柏林出資,改建為鋼筋水泥現代化建築。
蘭嶼漁人部落(Iratai)
蘭嶼漁人部落(Iratai)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漁人部落(Iratai)指平坦、寬敞的地方,該部落的土地面積、耕地及漁場較小,殺飛魚使用四刀法,異於其他部落。
濱玉町的古墳石室
濱玉町的古墳石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4歲,就讀九州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考古學專攻)博士後期課程時參與日本佐賀縣東松浦郡濱玉町的唐津、玉島窟及橫田下等古墳石室實測調查。
蘭嶼紅頭部落(Imourod)
蘭嶼紅頭部落(Imourod)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紅頭部落(Imourod)意思是人口眾多,海洋漁獵範圍主要是在八代灣及小蘭嶼,其中八代灣為飛魚文化的起源地,因此紅頭部落是每年最早舉行招魚祭的部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