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都蘭部落

臺東都蘭部落

作者
劉茂源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劉茂源博士隨著日本熊本大學來到臺灣東部進行考古遺址調查時,也參與了阿美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祭儀-都蘭部落的豐年祭。都蘭的阿美族地名原為「'atol」,有地震及以石頭堆砌成牆的意思,後來漸漸演變為「A'tolan」,意思是很多石頭的地方,漢人再以此音譯為都蘭。
‧ 阿美族的豐年祭不僅僅是為了慶祝豐收,更重要的是文化傳承、凝聚部落的團結意識。各部落約在每年7、8月間舉行豐年祭,舉辦的時間及天數各有差異,而都蘭部落大多在每年7月14~18日舉行豐年祭。
‧ 第一天是準備日,要備好食物器具及搭建臨時會所。公開儀式首日,頭目會在天未亮前就帶領族人至都蘭鼻祭拜祖靈,直到早上才進入活動會場舉行開幕儀式,在頭目及政府官員的致詞後,會有護衛舞(kulakur)及其他表演;下午則是各年齡階層(Kapot)的傳統舞和現代舞競賽,以及可邀請外賓共舞的大會舞;晚上是青年(kapah)練習隔日要表演的舞蹈及餘興節目的時間。護衛舞,或稱為勇士舞,是由男子穿戴部落的傳統服飾,將佩刀及鈴鐺繫在腰際上,以整齊劃一的跳躍步伐前進的舞步。早期是手持長矛或魚槍,後來因為日本政府禁止而改為拿雨傘,直到2015年因為文化復振意識抬頭,又改回長矛。
‧ 第三天耆老會在集會所與祖靈溝通,中壯年階層會在集會所圍著酒甕唱歌跳舞,青年階層包含巴卡路耐(pakarongay)則在活動中心跳舞;這天還會對個人進行好人好事表揚,今年表現好的人在通過長者的考驗後便會被賞賜米酒;下午婦女組會由耆老帶領進入活動中心表演,最後以大會舞收尾。
‧ 第四天早上是在都蘭鼻舉行海祭,儀式舉行時嚴禁女性靠近海邊,耆老以下的年齡階層要下海捕撈,並將收穫中最好的部分用來孝敬長者;下午,部落男子要從新東糖廠以護衛舞的方式跳回活動會場,再圍著會場跳到筋疲力盡為止,接著是婦女組舞蹈及大會舞的時間,最後會舉辦閉幕儀式,對這次的豐年祭進行頒獎及檢討。
‧ 最後一天的白天各年齡組會在海邊捕魚烤肉(pakelang),其涵義是希望藉由海水洗滌身心靈的疲憊,也藉此回歸到日常生活中;晚上則會邀請部落老人共進晚餐,豐年祭也到此告一段落。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臺東都蘭部落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描述

‧ 劉茂源博士隨著日本熊本大學來到臺灣東部進行考古遺址調查時,也參與了阿美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祭儀-都蘭部落的豐年祭。都蘭的阿美族地名原為「'atol」,有地震及以石頭堆砌成牆的意思,後來漸漸演變為「A'tolan」,意思是很多石頭的地方,漢人再以此音譯為都蘭。
‧ 阿美族的豐年祭不僅僅是為了慶祝豐收,更重要的是文化傳承、凝聚部落的團結意識。各部落約在每年7、8月間舉行豐年祭,舉辦的時間及天數各有差異,而都蘭部落大多在每年7月14~18日舉行豐年祭。
‧ 第一天是準備日,要備好食物器具及搭建臨時會所。公開儀式首日,頭目會在天未亮前就帶領族人至都蘭鼻祭拜祖靈,直到早上才進入活動會場舉行開幕儀式,在頭目及政府官員的致詞後,會有護衛舞(kulakur)及其他表演;下午則是各年齡階層(Kapot)的傳統舞和現代舞競賽,以及可邀請外賓共舞的大會舞;晚上是青年(kapah)練習隔日要表演的舞蹈及餘興節目的時間。護衛舞,或稱為勇士舞,是由男子穿戴部落的傳統服飾,將佩刀及鈴鐺繫在腰際上,以整齊劃一的跳躍步伐前進的舞步。早期是手持長矛或魚槍,後來因為日本政府禁止而改為拿雨傘,直到2015年因為文化復振意識抬頭,又改回長矛。
‧ 第三天耆老會在集會所與祖靈溝通,中壯年階層會在集會所圍著酒甕唱歌跳舞,青年階層包含巴卡路耐(pakarongay)則在活動中心跳舞;這天還會對個人進行好人好事表揚,今年表現好的人在通過長者的考驗後便會被賞賜米酒;下午婦女組會由耆老帶領進入活動中心表演,最後以大會舞收尾。
‧ 第四天早上是在都蘭鼻舉行海祭,儀式舉行時嚴禁女性靠近海邊,耆老以下的年齡階層要下海捕撈,並將收穫中最好的部分用來孝敬長者;下午,部落男子要從新東糖廠以護衛舞的方式跳回活動會場,再圍著會場跳到筋疲力盡為止,接著是婦女組舞蹈及大會舞的時間,最後會舉辦閉幕儀式,對這次的豐年祭進行頒獎及檢討。
‧ 最後一天的白天各年齡組會在海邊捕魚烤肉(pakelang),其涵義是希望藉由海水洗滌身心靈的疲憊,也藉此回歸到日常生活中;晚上則會邀請部落老人共進晚餐,豐年祭也到此告一段落。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出處: 

李匡悌、邱鴻霖編撰,《劉茂源博士臺灣考古與民俗學紀念文集:跨世 紀與跨國境的學術傳承》,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2年,頁272-276。

參考文獻: 

蔡政良,〈戲謔與名聲:都蘭阿美族年齡階級組織的延續與變遷〉,《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暑期田野實習報告2002~2003》,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頁5、7-10。

參考文獻: 

羅素玫,〈是傳統還是創新?儀式、性別階序與規範實踐之間的阿美族都蘭婦女組militepuray〉,《民俗曲藝》200(2018):37-67。

作者
攝影: 
創建地點
拍攝地點: 
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