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962個藏品
五方偈之三
五方偈之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才子佳人(17之15)
才子佳人(17之1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員是戲劇表演的主要元素。劇情的鋪陳、舞台上的唱唸作表都是由演員來呈現,因此演員的唱腔、演技是演出成敗的關鍵。歌仔戲演員多來自貧苦家庭。演員入戲班之前,團主必須無息貨款給駐團演員,日後再由演出費中扣除,或離團時全數歸還,這種由團主支借的無息貸稱為「班底銀」。
才子佳人(17之11)
才子佳人(17之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上了舞臺的老歌仔表演型態依舊保持唱多白少的歌仔風格,但劇目內容,已經由片段 散齣的滑稽戲發展成為全本戲碼。
才子佳人(17之13)
才子佳人(17之1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仔戲的特色在其通俗性,包容性與自由性。歌仔戲的音樂唱腔多為民間流行的歌謠小調,故事情節是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表演內容老嫗能解、雅俗共賞。歌仔戲唱唸皆使用閩南白話,並富有地方性色彩,舞台上所呈現的,都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因此使我們感到自然、親切,為一般民眾所接受。
才子佳人(17之16)
才子佳人(17之1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自曹雪芹批評“千部共出一套”後,才子佳人小說一時成為反面藝術創作典型,由此,它曾經的輝煌歷史也變得模糊,不為人們所熟知,這大大影響了人們對它們的文學史研究和文學史評價。其實,曹雪芹要在《紅樓夢》中大力地批評才子佳人小說,就說明它曾經很有影響力,因此,描述才子佳人小說的興盛情況很有必要。
才子佳人(17之14)
才子佳人(17之1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仔戲是結合台灣各種戲曲、音樂為一體的表演藝術,歌仔戲在發展過程中吸收北管、南管、九甲戲和民間歌謠等音樂曲調,引進京戲鑼鼓點和武打動作,使用北管曲牌、服飾、妝扮和福州戲的軟體彩繪布景,並愛用各劇種的戲碼、身段、道具、樂器,發展成一種兼容並蓄內容豐富的新劇種。
才子佳人(17之10)
才子佳人(17之1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裝扮」本地歌仔戲本身並沒有化粧箱,更沒有化粧師,也沒有戲服;由於是「醜扮」,戲裡男性角都以日常的服裝為主,祇有旦角需要打面(化粧)抹粉點胭脂還得穿女性服裝。除了旦角頭戴珠花頭飾,紮綢巾,身著女性服飾外,男性演員有時頭上戴個斗笠就上臺表演,因此又有了「經笠仔班」的外號。
才子佳人(17之12)人
才子佳人(17之12)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仔戲音樂是建立於「民間歌謠」及「說唱藝術」的基礎上,通過無數民間藝人的創作發展起來,並將民間說唱音樂的戲劇性提高,最後加入身段及其表演元素,形成一個新劇種。故歌仔戲的音樂不僅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它與地方的語言、民間音樂及風土民情皆有密切關聯。
子弟戲:販馬記(13之13)
子弟戲:販馬記(13之1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北管戲。
加拉瓦嘿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崁仔腳調
崁仔腳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頂興隆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唸農作物之歌
唸農作物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內門鄉三平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崁仔腳調
崁仔腳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頂興隆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老開媽
老開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頂荖濃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歌詞完全都以平埔語來唱,但歌詞內容潘文桂也完全不知道。這首歌共有13段,是不斷反覆的有節形式歌曲。不過這首歌的每段歌詞,頭尾都以「lao ke ma」來唱,這個動機和歌詞與台南西拉雅牽曲第四段的最後一句幾乎一樣,兩者之間是否有關,是值得再深入研究的。
祭品之歌
祭品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關山村大武壠族傳統詞曲
水金
水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頂興隆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王樹花所唱的zui jing(水金),歌詞的主題仍然是與潘安然的內容相差無幾,可見一首民歌當它失掉了著力的環境,過去「即興演唱」的能力,必定會消弱,轉而以某些固定的歌詞來演唱,這是民歌轉變的無奈過程。
水金
水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頂荖濃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鄰村的潘文桂所唱的「zui jing(水金)」,在曲調上雖然大同小異,但歌詞已與興隆村的水金不同。曾他所唱的歌詞當中,也讓我們清楚的聽到當時平埔族人如何的在祀俸他們的「番太祖」。
何依嘿啊
何依嘿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頂興隆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從王樹花所唱的「hoi he ya(何依嘿啊)」歌詞內容來看,它除了是一首祭儀之後的「娛樂歌」之外,它似乎也是一首男女之間用來談情說愛的「情歌」。
呼喚神靈之歌
呼喚神靈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牽戲之歌
牽戲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牽戲」是高雄大武壟群西拉雅族人對歌舞的泛稱。李明華記錄了22段歌詞,但在此錄音當中,他只演唱了3段歌詞。這段「牽戲」曲調分成兩個部份:第一段仍是前面「砍竹之歌」的曲調,後半段則是另一個曲調。
殺尪姨豬儀式之歌-路關之歌
殺尪姨豬儀式之歌-路關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幫工戲waohbade之歌(三)
幫工戲waohbade之歌(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幫工戲waohbade之歌(四)
幫工戲waohbade之歌(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加拉瓦嘿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