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57個藏品
01.來自古華的種子
01.來自古華的種子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古華部落族人遷徙歷程所遭逢的問題與困難,除了依循著排灣族傳統的文化價值彼此間所建立的庇護網絡基礎,基督信仰更是成未支持的後盾。而這段信仰凝聚之路,也成為族人遷徙臺南永康的故事中,留下為之動容的篇章。
02.kama的肩膀
02.kama的肩膀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1970年,第一波來到臺南永康的古華部落族人,透過親人的介紹進到「大成長城公司」工作,以勞動力謀取生計,而後透過家人及族人間的相互介紹,在1970至1972年間,陸續又有為數不少的青年進到大成公司工作。
03.kina的手
03.kina的手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第一批來到臺南隻身打拚的族人,面臨到適婚年齡,也在父母的期盼下返回部落結婚;結婚後,因為生活、經濟、教育等各方面的考量,陸續將妻子及兒女帶往都會區生活,多數族人外移到臺南永康的大成公司近郊一起居住,這當中也包含部分女性青年,為了生計而選擇帶著甫出生沒多久的幼兒離鄉謀生。
04.聽vuvu的歌
04.聽vuvu的歌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從原鄉到永康,兩地所處的時空與距離,形構了截然不同的生活場域與差異的集體經驗,但並未影響第一代移居的族人對原鄉的記憶與認同。在原住民族傳統的生活領域,存在著與山林相互依存的機制。任何食物的取得,多數仰賴著山海的供給,維持族人的生活與文化,但也從不過度獵取,以維繫生態平衡發展。
05.小星星的願望
05.小星星的願望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古華部落族人移居到臺南永康後,大都在大成公司近郊租屋,逐漸形成永康小古華聚落,族人先後遷出與移入的居住模式,當時位在永康的傳統三合院紅瓦厝,便成為共居聚會、維繫情感的空間。
06.小古華下班後集合
06.小古華下班後集合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族人離開部落到都市謀生,為了適應都市生活與職場環境,需要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像是語言、飲食及文化習慣等。在原鄉都以母語作為主要使用語,儘管有些族人曾在學校學過一些國語,但剛到永康工作時,使用國語溝通還是有些吃力;除了國語外,當時生活環境又是充滿閩南人,生活中也常會因為語言溝通發生各種趣事。
07.太陽的叮嚀
07.太陽的叮嚀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vusam」一詞在排灣族原意為小米種子,是用作隔年播種的上好種子,排灣族也相傳:「一對夫妻結合以後,第一個看到太陽的孩子,就是繼承人,就是vusam。」
布農族口簧琴
布農族口簧琴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布農族的口簧琴,男女皆可吹奏而無性別之限定。一般常用於自娛時獨奏或合奏之用,是他們生活娛樂與抒發情感的最佳工具。其形制以單簧,二簧為主。其中以單簧最為普遍,但不像泰雅族的口簧除單簧、二簧外,還有四簧、五簧般的複雜。
卑南族男子後敞褲
卑南族男子後敞褲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文物為成年男子下身服飾。穿戴方式係將綠色綁帶繞至腰部繫綁並結於腰後,兩褲片包覆雙腳將兩對綁帶繫綁於膝下小腿處及腳踝處。它以兩片長方形的紅色布片作為兩褲片,左右兩側貼縫黑底白色點狀紋印花布。兩片褲片以黑、藍、白、黃、綠、紫、粉紅色線繡出花紋,以多彩菱形紋為主要圖案。
阿美族女子長裙
阿美族女子長裙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阿美族分布地區範圍狹長,臺東與花蓮地區的阿美族服飾差異甚大,此件女裙為臺東樣式,各部落色彩、材質皆大致相同,僅有刺繡圖案略有不同,但皆施以彩色花朵圖案,而花蓮地區僅富里鄉豐南村吉拉米代(Cilamitay)部落之阿美族女子穿著此種長裙。女裙分為內裙及外裙,並無法單穿。
賽夏族臀鈴
賽夏族臀鈴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賽夏族特有的樂器,用鏡子與珠子裝飾,臀鈴又稱「背響」,賽夏語稱作 tapa:ngasan,指製造音效之意,男女皆可配戴,以布條或綁帶繫之。
鄒族女子服飾
鄒族女子服飾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1.飾品部分
排灣族祈禱箱
排灣族祈禱箱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女巫師外出執行儀式時,身上必隨身佩戴,kaniputj / kanipi中文稱祈禱箱、巫術箱或稱占卜道具箱,為方形的容器,材質以木製為主,少數則以籐編為材。
雅美族陶偶
雅美族陶偶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捏製的人型陶偶,造型雖非精細僅有簡易的四肢及五官,但是卻能顯現出生動活潑及趣味。除了親子以外,動物、競賽、拼板舟新船下水祭典等,皆是捏製主題。達悟族(雅美族)以陶土捏製陶碗、陶器皿之餘,會將剩餘未使用完的陶土捏製成各式陶偶人像或是拼板舟的模型,之後再和原先預定製作的陶器皿一同燒製。
邵族女子服飾
邵族女子服飾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邵族女子服飾主要包含頭巾、有袖上衣、胸兜、腰裙、腰帶、膝褲及花草編成的頭冠,頭巾,過去是用黑棉布,現在則用紅布條或黑布條為底來做成額飾,上面縫上亮片和珍珠,在耳鬢還掛著小珠子流蘇,綁帶則繫在後腦。胸衣是連身長衣,具有裙子的功能,由兩片長度到膝蓋的長方形棉布製成,相互斜繫於左、右肩上,再繫上腰帶。
排灣族陶甕
排灣族陶甕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由屏東縣三地門鄉Tjimur部落峨格‧馬帝靈製作,根據峨格老師的兒子(拉夫拉斯‧馬帝靈)口述,從圖紋的形制與風格推測陶壺完成時間落在1996年前後。此外,陶壺上完整蛇身的頭部較為突出是家族創作特色,且壺身側邊圖紋會配置較多同心圓、蛇側紋。
魯凱族女子長衣
魯凱族女子長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文物之服飾繡紋,不論貴族或平民,皆可使用,此為菱形紋所延伸與變化之圖紋成八角花型紋(shinuaderuavan),為魯凱族服飾常見之圖紋,且為未婚女性之服飾。
阿美族女子長袖短上衣
阿美族女子長袖短上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女子長袖短上衣,以黑棉布剪裁而定,於對襟及其兩側貼縫紅布條,以黑棉線縫合。下擺處以白棉線車縫白色緄邊,衣服近下擺處以白與紅色棉布縫接直形紋與波浪紋,另以白色線於布面上繡圖形。
鄒族竹笛
鄒族竹笛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鼻笛是鄒族人常用的樂器之一,鄒語稱peingu no ngʉcʉ(鼻笛),然而它同時也常見於排灣與布農等族。
排灣族男子長袖短上衣
排灣族男子長袖短上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文物型制常見於南排灣,又以排灣族大龜文(內文)社群tjakuvukuvulj為最常見的男子穿著之長袖短衣,南排灣語稱為tjaivavaw a kava。服飾上主要的貼飾圖紋腳有帶有二蛇形的直立人像紋,並以米白、紅、綠、橙色線繡出人像五官、胸飾及蛇身紋等圖案。
卑南族長腰帶
卑南族長腰帶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藏品卑南族語稱為paretr,腰帶部分為綠色斜紋布對折為其寬度,腰帶兩頭有雙面白色十字布上以紅、黃、黑、藍、綠、桃紅等色繡線繡上卑南族的圖紋裝飾,除了與綠色腰帶接縫處,另飾以紅色毛線的流蘇。
卑南族女子長裙(內裙)
卑南族女子長裙(內裙)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為卑南族女子的內裙,根據王勁之、李娜鈴於《穿上彩虹衣-館藏卑南族衣飾》一書中所述,傳統上女子約10歲至15歲時始可穿著此裙,代表女子自此開始脫離兒童階段。內群穿著方式,將帶有刺繡圖案處置於正面下方,由腰部右側包覆至左側,開口朝左,其上再穿著外裙,由腰部左側包覆右側,開口朝右。
泰雅族北勢群服飾
泰雅族北勢群服飾
詒古原工坊/慕伊阿道工坊
無論是長衣或短衣均為有袖,男子無袖短衣雖然有但較少見。紋樣上,以多色菱形組合成單元方格為特色。在美感上,崇尚細緻的紋樣裝飾與多色變化的風格,織造時多使用細線紗,菱形色紗使用頻繁。
布農族男子胸兜
布農族男子胸兜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此件文物是由南投信義鄉地利部落谷月女老師製作完成,由兩片長方形織布組合而成,其中一塊具有較豐富的織紋,穿戴後呈現於胸前。男子胸兜都是二杆的技法,是利用Mahilit(二杆)的技法製作胸兜。根據谷秀紅老師口述,黑色紋路為母親(谷月女老師)專屬的圖騰。在男子胸兜上的白色底部,可看到三角形的紋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