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6個藏品
咱們今天快樂
咱們今天快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對於外族人來說,這是一首相當熟悉的歌謠。它是卡那卡那富族人轉借自台灣閩南語流行歌「愛拼才會贏」的曲調,再由卡那卡那富族人以卡那卡那富語集體創作後的產物。如今這首歌謠,已成為卡那卡那富族人在教會唱的一首新編聖詩歌。
傳統古謠(3) :籐橋之曲
傳統古謠(3) :籐橋之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從石頭裡面抓魚蝦
從石頭裡面抓魚蝦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描述在溪裡捉魚蝦的情形。鄒族非常懂得享受,一切取自大自然,尤其居住楠梓仙溪畔的kanakanavu善於在溪流間活動,早已對水中生物的習性暸若指掌,有時不用任何工具即可豐收。此曲簡單易懂,全曲分成三段,是一首相當討人喜愛的童謠,可以合唱或獨唱來演唱。
祭歌-母親、父親
祭歌-母親、父親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卡那卡那富族最神聖的古調,歌詞使用古語,詞中蘊藏許多故事,反映了卡那卡那富族人對生命的哲學觀。全曲分成五段,每段都有其不同寓意,其唱法只把重要的象徵物點出,非常抽象,只有真正懂得卡族傳統文化者才能從其心靈中得有所悟,此曲用於祭典時的迎神禮,全曲分成五段。
十二月令歌
十二月令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在採草藥時,有感而發所唱出的。所採的草藥就是生長在高海拔的金線蓮。採藥者在工作時,口中吟唱時間(月)的順序,心中一面想著(計畫)整年的工作,為一首心靈歌曲。可獨唱、合唱、對唱等,大部用於祭典供奉祖靈時所唱。
歡聚歌
歡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本首曲調源自阿里山鄒族,在鄒族稱為「Topenso」,卡那卡那富族則稱為「Topensto」,因地域分隔及年代久遠,所以歌中有些歌詞與鄒族不同。
傳統古謠(4) :歡聚歌
傳統古謠(4) :歡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鼻笛獨奏
鼻笛獨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童謠─釣蜻蜓及數數歌
童謠─釣蜻蜓及數數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母親懷念亡兒
母親懷念亡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以一個傳說故事為背景。據說兒子向母親要求娶妻,母親卻一再拖延,不為他娶媳婦。兒子一氣之下,拿出標槍走出屋外插在地上,就從他的腳長出野草來。從那時起就開始傳唱以下這首母親思念兒子的'ipi之歌。傳說故事請參見小川尚義、淺井惠倫《台灣高砂族傳說集》。
快樂相見歌
快樂相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共分成三段,也是標準的有節形式歌曲。歌詞是即興式而固定的,族人用在與朋友相見的場合中,以抒發相見時之快樂。
取笑歌
取笑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傳統古謠(2) :籐橋之曲
傳統古謠(2) :籐橋之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童謠-問候歌
童謠-問候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簡單的問題歌,為對唱的形式,適合初學語言的孩子吟唱,其歌唱中的「地名」和「做何事」可隨時更改,是在路上相見時互相問候的歌曲,或互相考驗對方反應能力的歌。
歡聚歌
歡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童謠-釣蜻蜓
童謠-釣蜻蜓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孩童在玩釣蜻蜓時所唱的,意即在叫:蜻蜓啊、蜻蜓,快上鉤吧!其趣味在誇張口氣的成人口白和蜻蜓上鉤時的驚奇。
童謠─孩子卜卦歌及搔癢歌
童謠─孩子卜卦歌及搔癢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描述小孩在家等待父母回家的心境;拿些乾芒草,用特殊綁法綑成一把,握在掌中,然後把芒草一面搗碎放在地上的木炭,口中一面唸著此曲,如果芒草鬆動則表示母快回來了﹔如果無動於衷則否,那就要再等,再做一次,直到孩子安心為止。雖然是遊戲,但極富卜卦的意味。
籐橋之戀
籐橋之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描述一位年青人,原本要與女朋友約會,沒想到在途中的籐橋上,遇到了一位一見如故的新朋友,兩人就在橋上聊天、喝酒,到天亮想要去赴約,就是走不出這座籐橋,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已經醉了。本曲是正宗的古諷,於日常生活若有所感才唱。
送神祭歌
送神祭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籐橋之戀
籐橋之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此曲與第二首「 cungkucu 'uai籐橋之戀」的歌詞完全一樣,曲調卻不同,可見這首歌詞在卡那卡那富族人心中的重要性。
取笑歌
取笑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在日常生活中,取笑那些不會背籠子(即不常工作者)、不會穿衣服、穿鞋子的人,用以惕勵族人要有良好的行為。有時對唱,互相漏氣求進步;有時合唱、獨唱用以勸世,是男女老少在聚會時都可吟唱的歌曲。
童謠-數數歌
童謠-數數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孩子練習數數,從一數到十,再數雙數或單數,舉凡與數字有關的萬物,kanakanavu是沒有單位詞的。本詞即練習所有數字的概念。
童謠─問候歌
童謠─問候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簡單的問答歌,為對唱形式,適合初學語言的孩子吟唱,歌詞中的「地名」和「做何事」可隨時更改,是在路上相見時互相問候的歌曲,或互相考驗對方反應能力的歌。
童謠-孩子卜卦歌及搔癢歌
童謠-孩子卜卦歌及搔癢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是描述小孩在家等待父母回家的心境。拿些乾芒草,用特殊的綁法綑成一把,握在掌中,然後一面用這把芒草一面搗碎放在地上的木炭,一面在口中唸著此曲,如果芒草鬆動則表示母快回來了;如果無動於衷則否,那就要再等,再做一次,直到孩子安心為止。雖然是一首遊戲歌,但極富卜卦的意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