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6個藏品
彭華英
彭華英
國立臺灣圖書館
彭華英,1885-1968年,南投人,出生於竹東。1921年日本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在日期間參加啟發會、新民會、臺灣青年雜誌社,並與日本左派人士高津正道、堺利彥等接近,被日本警方嚴密監視。
王敏川
王敏川
國立臺灣圖書館
王敏川,1887-1942年,彰化人,舊名義源,字錫舟。1905年自彰化公學校畢業,進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就讀,1909年回母校彰化公學校任教,1919年離職赴東京攻讀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加入啟發會與新民會,參與《臺灣青年》之創刊,發表並翻譯多篇關於女性自覺、教育及文化改革之文章。
黃周
黃周
國立臺灣圖書館
黃周,1899-1957年,彰化和美人,號醒民,又號吾黃周也。1918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後於彰化公學校任教。1920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參與新民會,為《臺灣青年》和《臺灣》之撰稿者,又為東京磺溪會發起人之一,1924年畢業後,遊歷中國,訪查南京、上海民情。
王受祿
王受祿
國立臺灣圖書館
王受祿,1893-1977年,臺南人。父親王鍾山為前清秀才,日治初期任臺南第一公學校漢文教師。幼年從父習漢文,爾後入第一公學校,畢業後考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912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返鄉入臺南醫院任職。1917年參與經營回生醫院。
葉清耀
葉清耀
國立臺灣圖書館
葉清耀,1880-1942年,臺中東勢人。父親早逝,母親務農,家境貧苦。東勢公學校畢業後,與其兄長陳葉烈(從母姓)入山製樟腦油、伐木。之後就讀臺中師範學校,1902年畢業後,分發於垻雅公學校任訓導。1908年離開教職,在臺北地方法院臺中出張所任書記、通譯。
林茂生
林茂生
國立臺灣圖書館
林茂生,1887-1947年,字維屛,號耕南,臺南人。父親為南部基督長老教會長老林燕臣(前清秀才),母親林郭寬,妻子林王采蘩,育有5子1女。
李友三
李友三
國立臺灣圖書館
李友三,1888-1961年,字國安,宜蘭人。公學校畢業後,入日本名古屋農科學校就讀,返臺先任臺東製糖農場主任,後辭去該職,轉任臺灣民報外勤人員。
邱德金
邱德金
國立臺灣圖書館
邱德金,1893-1972年,臺中豐原人。1913年4月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後任職於臺北赤十字社病院。1914年6月到日本東京留學,隔年轉學至京都帝國大學醫科大學。1916年回臺後,任職於馬偕醫院,1917年起在基隆開業。
吳石麟
吳石麟
國立臺灣圖書館
吳石麟,1902-1976年,彰化人。1922年畢業於臺北工業學校,從事裱褙工作。
陳逢源
陳逢源
國立臺灣圖書館
陳逢源,1893-1982年,原名陳塗,臺南人,父親陳挺、母親葉薏。求學過程1900年先入前清秀才王鍾山的書房啟蒙,1901年就讀臺南第一公學校,1907年考進國語學校國語部,1911年畢業,奠定其現代學識的基礎。
蔡式穀
蔡式穀
國立臺灣圖書館
蔡式榖,1844-1951年,生於新竹北門,小名乞,晚號春圃。1897年入新竹國語傳習所(設於明志書院),1903年從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畢業,於新竹公學校擔任訓導,1907年通過普通文官考試後,在桃園廳擔任雇員。1909年取得「乙種臺灣公學校教諭」資格後,派任桃園公學校任教諭。
林子瑾
林子瑾
國立臺灣圖書館
林子瑾,1878-1956年,字少英,又名大智,別署林鷹、林疋,臺中人。父林染春、母吳杏元(吳鸞旂之姊),與吳子瑜為表兄弟關係。及長,赴福建法政專科學校就讀,後轉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法政。1911年加入櫟社,1912年申請恢復中華民國國籍,1915年傳言他為支持同化會賣盡田產。
黃清波
黃清波
國立臺灣圖書館
黃清波,1891-1966年,臺中大甲社尾庄人,父黃振金,曾經營鴉片買賣特許生意。幼習國學,1904年入大甲公學校,1911年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國語部畢業後,任大甲公學校教職。1912年辭職繼承家業,創立帽蓆同業組合。1915年大甲信用組合創立後擔任理事,並協助創立大安漁業會社。1917年獲授紳章。
王錐
王錐
國立臺灣圖書館
王錐,1898-1978年,臺中大甲人,為王順德三男。
蔡年亨
蔡年亨
國立臺灣圖書館
蔡年亨,1889-1944年,人稱七舍,臺中清水人,為清水「蔡源順」商號以外另一大支「蔡泉成」商號的後代。1909年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國語部畢業後,執教於牛罵頭公學校。1910年辭去教職,轉從事帽蓆輸出事業。被推舉為清水帽蓆同業組合長、臺灣帽蓆同業組合副組合長。
連雅堂
連雅堂
國立臺灣圖書館
連雅堂,1878-1936年,名橫,號雅堂,臺南市人,幼入私塾讀漢學出身。1898年任職於《臺澎日報》漢文部主編,該報後改為《臺南新報》,1905年續任主編。1906年與趙雲石、謝籟軒等詩友創 「南社」,並於《臺南新報》發表〈臺灣詩界革命論〉闡明「擊缽吟非詩」的觀點,引發臺灣漢文界的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