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05個藏品
愛國獎券歌(上)
愛國獎券歌(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描述小市民想以愛國獎券發財的夢想。
愛國獎券歌(下)
愛國獎券歌(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描述小市民想以愛國獎券發財的夢想。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禁壇科儀中的封鬼門咒用於禁壇科儀結束之時。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早朝科儀中的【彌羅範】,為入戶運香時的音樂。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宿啟啟師科中的【天師讚】,用以歌頌道教創始者張天師的功德。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鵝毛雪
鵝毛雪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演唱者有十餘年學習經驗。曲詩來自崑曲《繡襦記》〈蓮花落〉折,故門頭稱為〈崑腔寡〉。
出漢關
出漢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演唱者有十餘年學習經驗。曲詩為〈王昭君和番〉本事。
出漢關
出漢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演唱者有十餘年學習經驗。曲詩為〈王昭君和番〉本事。
一紙相思(曲詩)
一紙相思(曲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吳昆仁先生唱唸。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道場進茶科儀中的【三啟頌】,用以歌頌道教的上神三清大帝。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道場進茶科儀中的【三啟頌】,用以歌頌道教的上神三清大帝。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道場進茶科儀中的【三啟頌】,用以歌頌道教的上神三清大帝。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禁壇科儀中的結界咒,由一位法師演唱,曲調為北管戲曲中的梆子腔。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送金釵
送金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敘述賣雜貨商人想追求見到的女客人乃藉十送挑擔內的物品給她。
家具音樂
家具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應詩人陳黎之邀為一九九六年花蓮石雕藝術節而寫。以陳黎的「家具音樂」一詩譜曲。「家具音樂」一詞乃法國作曲家薩替(Erik Satie, 1866-1925)所發明,意指演奏時人們並沒有專心聆賞的音樂,彷彿家具或「聽覺的壁紙」,背景般存在於我們每日生活,卻不為人所注意。
晉陽宮(三)
晉陽宮(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晉陽宮(四)
晉陽宮(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魁儡戲-走關(9之1)
魁儡戲-走關(9之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Taiuan傀儡戲有一重要功能是除煞,而此片是宜蘭的傀儡戲,是宜蘭福龍軒劇團演出,後場音樂則是以北管樂器演奏,此傀儡是懸絲傀儡,就是在布幕後面有人用絲線來操縱的一種布偶劇藝術開場,跟戲劇一樣有出場前意像的安排,由北管西皮系統,用京劇的胡琴做為演奏主軸,舞台傀儡多的時候很容易卡在一起會有人出來做整理工
才子佳人(17之9)
才子佳人(17之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一段的影像紀錄,對於青燕歌仔戲團所演出的「才子佳人」這齣戲當中,出場亮相的武生有著完整的描述,配合著鑼鼓與嗩吶的節奏和旋律,演員的身段動作顯示著這個劇團有著良好的表演訓練以及演出的經驗。
潮州音樂(三)
潮州音樂(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處由一名男性演唱者演唱,似乎是帶著點詼諧的內容,引起眾人的笑聲,雖然「潮州音樂」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樂種,但它們主要的分別在於其「原始演出場合」之不同;而音樂方面,它們無論在調性、曲目、配器及旋律結構方面,均有不少相近的地方,甚至有學者認為它們均屬於同一個的「音樂體系」。
潮州音樂(四)
潮州音樂(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弦樂」是「潮州弦詩樂」及「潮州細樂」的統稱,參與「潮州弦詩樂」合奏的人數很有彈性,由最少的三、四人至最多的十數人。它最大的特徵是以潮州獨有的二弦作為領奏樂器。常見的配器有提胡、二胡、揚琴、琵琶等,而每種樂器都只使用一件。
皮影戲:鄭三保下西洋
皮影戲:鄭三保下西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鄭三保屬皮影戲武戲方面,唱曲比較少,以表演影人的技巧為主。
無緣對手(上)
無緣對手(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描述阿哥對靚妹的追求,無奈郎有情妹無意。
勸善歌
勸善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奉勸世人要賢良、做善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