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1849個藏品
胡厚宣
胡厚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胡厚宣(1911-1995),河北望都人。原名胡福林,後因覺得與軍閥同名,不願再用,便改名為厚宣。六歲入保定第二模範小學,小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保定培德中學。1928年他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後順利升入史學系。
何國棟&劉明
何國棟&劉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何國棟河南安陽小屯村人,因家中排行第二,小名叫雙子,村人都叫他何二雙子。身體強健又很精明,曾在古董店學過徒弟,也懂得一些古物,做起工來比任何人都強。殷墟第一次發掘他即參加工作,因發掘期間表現良好,所以第四次發掘時就被擢為長工。
周英學
周英學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河南溫縣人,北京藝術專科學校畢業,專攻繪圖。殷墟第三次發掘因出土遺物較多,史語所決定公開招考測量及繪圖人員,周英學在此機緣下進入發掘團隊。但由於殷墟第四次發掘準備擴大發掘規模,田野需要大量人力,工作站亦須有人看管,並專責編號的工作,於是發掘團讓周英學隨同到安陽,在工作站負責登記及編號的室內工作。
祁延霈
祁延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祁延霈(1908-1939),字沛蒼,後改名為祁天民,山東青州人。1928年於山東省濟南一中畢業,考入北平師範大學地理系,隔年考上清華地理地質專業。1933年畢業後便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考古工作。
尹煥章
尹煥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尹煥章(1909~1969),生於河南南陽,1924年於南陽省立五中念書,1928年進入河南大學預科,一年後,經由董作賓先生介紹到了北平,在中研院史語所史學組工作。這段期間,他在徐中舒先生的指導下參與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的整理工作,同時在北京大學旁聽明清史的課程。
石璋如
石璋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石璋如(1902-2004),生於河南偃師,世務農。八歲入私塾,後來私塾改辦學堂,就讀偃師小學、洛陽中學後,因家道中落加上華北內亂等因素,輟學從軍與就業數年,直至1928年才進入中州大學(後來的河南大學)就讀歷史系。
王湘
王湘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王湘(1912-?) ,河南南陽人,為董作賓先生的表弟。民國初年生,雖僅有小學畢業,但聰明上進,在未進入發掘團之前,曾在紡紗工廠當過徒弟,因此社會經驗豐富。 他是唯一參加殷墟發掘次數最多的人,也是調查遺址最多的一位。
李光宇
李光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光宇(1904-1991)字啟生,湖北鍾祥人,自幼家境貧困,也因此在湖南岳陽湖濱大學二年級輟學,未竟學業。 曾任鍾祥縣小學教員、教育局巡迴圖書館員以及天津國道局辦事員。
西北岡1001號墓石質遺物出土情形
西北岡1001號墓石質遺物出土情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四年春,西北岡第二次發掘,HPKM1001,翻葬坑之大石器出土情形。 1. 大理石雙面梟首(R005055)(東南部翻土中,由上往下拍)。 2. 石對尾雙伏獸(R001755)出土情形。 3. 大理石雕雙鳥面管(R005056)出土情形。
冠帶巷
冠帶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原為前清山東巡撫王璉的客房廳院,為接待官員之用,院落寬大。民國22年秋,殷墟第8次發掘開始前,袁家花園團址被駐軍佔領,發掘團與駐軍直接交涉無效後,又與專員公署交涉,於是公署另覓城內冠帶巷26號供發掘團當作團址。
西北岡HPK1185探溝之盜掘坑
西北岡HPK1185探溝之盜掘坑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四年春,西北岡第二次發掘,HPK1185探溝之盜掘坑及工作狀況(東→西)。
袁家花園
袁家花園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又稱洹上村平民公園。民國17年馮玉祥主持河南省政指令,洹上村袁世凱故居充公,住宅部分創辦安陽高級中學,花園部分改為平民公園。
洹水學校
洹水學校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殷墟第十三次發掘時,發掘團因小屯村中的孩童沒有學校可供上課,為了替村民解決教育問題所創設的一間工人子弟學校。如今洹水學校舊址為安陽小屯小學。
採取古物執照
採取古物執照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國民政府為了解決猖獗的盜墓風氣,區分合法與非法之發掘行為,規定發掘機關必須申請採掘執照,並且由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派員巡視監察。
95周年所慶史語所建物‧人物照片特展
95周年所慶史語所建物‧人物照片特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36年 同仁於南京史語所合影
1936年 同仁於南京史語所合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36年,同仁於南京史語所合影,照片左起為徐中舒、王湘、梁思永、董作賓、石璋如、李濟、郭寶鈞、高去尋、劉燿、李光宇、李景聃、胡厚宣、祁延霈。
1936年1月 傅斯年與同仁於北平北海靜心齋合影
1936年1月 傅斯年與同仁於北平北海靜心齋合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36年1月28日,傅斯年移家南京,同仁於北平北海靜心齋合影。傅斯年(左二)、陳寅恪(左三)梁思永(前中)、徐中舒(右二)。 收入《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1995,史語所。
2019年11月 莊淑旂博士文物捐贈典禮
2019年11月 莊淑旂博士文物捐贈典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9年11月19日,莊淑旂博士文物捐贈典禮。左起:王明珂、莊壽美、莊靜芬、陳熙遠。
1939年 昆明龍泉鎮龍頭村二組(語言學)辦公室內部
1939年 昆明龍泉鎮龍頭村二組(語言學)辦公室內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39年,昆明龍泉鎮龍頭村二組(語言學)辦公室內部。 收入《龍頭一年:抗戰期間昆明北郊的農村》(2007)、《史語所舊檔文書選輯》(2018),史語所。
昆明寶臺山觀音殿旁一組(歷史組)辦公室外觀
昆明寶臺山觀音殿旁一組(歷史組)辦公室外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昆明寶臺山觀音殿旁(九間房)一組(歷史組)辦公室外觀。 收入《龍頭一年:抗戰期間昆明北郊的農村》,2007,史語所。
昆明寶臺山觀音殿善本書室外觀
昆明寶臺山觀音殿善本書室外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昆明寶臺山觀音殿善本書室外觀。 收入《龍頭一年:抗戰期間昆明北郊的農村》,2007,史語所。
1936年4月 南京雞鳴寺路本院總辦事處
1936年4月 南京雞鳴寺路本院總辦事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36年4月,南京雞鳴寺路本院總辦事處。
2019年5月 「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開幕典禮
2019年5月 「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開幕典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9年5月15日,文物陳列館舉辦「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開幕典禮。左起:黃銘崇、文化部人員、張正中(河南省運臺古物監護委員會主任委員)、黃進興副院長、陳正國、楊式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