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56個藏品
八個祭儀-布農族的八個祭儀
八個祭儀-布農族的八個祭儀
全東明
Dain(全東明)於1997年,請布農族木雕藝術家- 陳俊宏(宏迪夫‧伊斯瑪哈汕),刻畫出全新的Islulusan(布農族祭事曆)。多件作品結合Islulusan中的祭事符號,重新詮釋在陶藝創作,更顯族群文化深度。
亞泥事件
亞泥事件
全東明
作品簡介: 本作品從外到裡共有三層,最外層的左右邊分別有十六個月亮和十六個太陽,都代表臺灣的十六個原住民族。作品的第二層左右兩邊各有一隻手,第三層右邊的太魯閣族的圖騰代表事件是發生在Truku(太魯閣族)的領域上,左邊是鎖鍊,代表他們被捆住解不開。 創作背景:
板曆陶甕
板曆陶甕
全東明
作品簡介: 臺灣島上以漢人為人口最多的族群,但根據考古與遷移研究發現,其實最早來到此落腳的是極有可能是Bunun(布農族)與Atayal(泰雅族),估計有五千至一萬年之久,這段期間一直缺乏文字紀錄,被稱為史前時期。
三石灶茶碗
三石灶茶碗
李文廣
二十年前陶藝家李文廣想設計自己需求的碗杯,於是把常在山裏烹煮食物看到立三個石頭上面置放鐵鍋來煮食的結構設計此碗杯,並取名[三石灶碗 杯],流線不規則的碗口是山的稜線,歷經多年製作(三石灶碗/杯)已經是他的特色標制,尤其經柴燒更有陶藝家李文廣 Haisul的味道。
茶倉
茶倉
李文廣
以擠坯成型,加上以兩個石頭內外拍打坯體,在頸部刻畫Islulusan(布農族祭事曆)的Maqanion mogoma(開墾祭)符號來表現,同時也嘗試從頭到尾氧化燒,外觀也許沒有那麼的工整,坯體印有石頭拍打的痕蹟,充滿著陶藝家 李文廣 Haisul手感的溫度。
族群融合
族群融合
全東明
作品簡介:
小米豐收祈禱歌系列作品
小米豐收祈禱歌系列作品
李文廣
小米豐收祈禱歌系列四
那瑪夏的春天
那瑪夏的春天
全東明
作品簡介: 民國九十八年 (2009年)八月九日因莫拉克颱風襲臺,導致高雄小林村九至十八鄰一百多戶人家的家園全毀,四百六十二位居民罹難,同為Dian(全東明)看到族人朋友受難,心裡很難過,而有了這件作品的創作。 創作背景:
人鳥傳說(茶倉系列)
人鳥傳說(茶倉系列)
李文廣
茶倉之人鳥創作系列,此創作實為『大茶倉』,以Bunun(布農族)人與鳥的古老傳說故事來創作,人蹲坐者 上半身為鳥,以人為本而萬物、動物飛禽等因故衍生發想製陶。原本入窯燒四個都燒的很美,但因為心急溫端出窯,3分鐘內兩個在眼前坑坑聲裂開了,陶藝家Haisul(李文廣)表示當時心好痛,心也裂了。
微笑臉譜
微笑臉譜
全東明
作品簡介: 這件作品「微笑臉譜」是DINA(全東明)的第一件文化陶作品,也是進入陶藝世界創作的動力,本人很喜歡這件作品,也表示微笑臉諧是這輩子永遠的 logo。 創作背景:
柴火的記憶
柴火的記憶
李文廣
在2021年台灣陶藝學會聯展主體 Haisul(李文廣)想創作另類的東西,想到幼年生活,母親每次山上工作回家總是背負一捆木柴回家燒煮用,路上妹妹走不動就放木頭上一起背回家。此作品傳達早期生活是一捆木頭燒煮養家人,木頭上妹妹是花朵底座是高山,因為Bunun(布農族)為高山民族。
布農族口簧琴
布農族口簧琴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布農族的口簧琴,男女皆可吹奏而無性別之限定。一般常用於自娛時獨奏或合奏之用,是他們生活娛樂與抒發情感的最佳工具。其形制以單簧,二簧為主。其中以單簧最為普遍,但不像泰雅族的口簧除單簧、二簧外,還有四簧、五簧般的複雜。
卑南族男子後敞褲
卑南族男子後敞褲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文物為成年男子下身服飾。穿戴方式係將綠色綁帶繞至腰部繫綁並結於腰後,兩褲片包覆雙腳將兩對綁帶繫綁於膝下小腿處及腳踝處。它以兩片長方形的紅色布片作為兩褲片,左右兩側貼縫黑底白色點狀紋印花布。兩片褲片以黑、藍、白、黃、綠、紫、粉紅色線繡出花紋,以多彩菱形紋為主要圖案。
阿美族女子長裙
阿美族女子長裙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阿美族分布地區範圍狹長,臺東與花蓮地區的阿美族服飾差異甚大,此件女裙為臺東樣式,各部落色彩、材質皆大致相同,僅有刺繡圖案略有不同,但皆施以彩色花朵圖案,而花蓮地區僅富里鄉豐南村吉拉米代(Cilamitay)部落之阿美族女子穿著此種長裙。女裙分為內裙及外裙,並無法單穿。
鄒族女子服飾
鄒族女子服飾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1.飾品部分
排灣族祈禱箱
排灣族祈禱箱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女巫師外出執行儀式時,身上必隨身佩戴,kaniputj / kanipi中文稱祈禱箱、巫術箱或稱占卜道具箱,為方形的容器,材質以木製為主,少數則以籐編為材。
雅美族陶偶
雅美族陶偶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捏製的人型陶偶,造型雖非精細僅有簡易的四肢及五官,但是卻能顯現出生動活潑及趣味。除了親子以外,動物、競賽、拼板舟新船下水祭典等,皆是捏製主題。達悟族(雅美族)以陶土捏製陶碗、陶器皿之餘,會將剩餘未使用完的陶土捏製成各式陶偶人像或是拼板舟的模型,之後再和原先預定製作的陶器皿一同燒製。
邵族女子服飾
邵族女子服飾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邵族女子服飾主要包含頭巾、有袖上衣、胸兜、腰裙、腰帶、膝褲及花草編成的頭冠,頭巾,過去是用黑棉布,現在則用紅布條或黑布條為底來做成額飾,上面縫上亮片和珍珠,在耳鬢還掛著小珠子流蘇,綁帶則繫在後腦。胸衣是連身長衣,具有裙子的功能,由兩片長度到膝蓋的長方形棉布製成,相互斜繫於左、右肩上,再繫上腰帶。
排灣族陶甕
排灣族陶甕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由屏東縣三地門鄉Tjimur部落峨格‧馬帝靈製作,根據峨格老師的兒子(拉夫拉斯‧馬帝靈)口述,從圖紋的形制與風格推測陶壺完成時間落在1996年前後。此外,陶壺上完整蛇身的頭部較為突出是家族創作特色,且壺身側邊圖紋會配置較多同心圓、蛇側紋。
魯凱族女子長衣
魯凱族女子長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文物之服飾繡紋,不論貴族或平民,皆可使用,此為菱形紋所延伸與變化之圖紋成八角花型紋(shinuaderuavan),為魯凱族服飾常見之圖紋,且為未婚女性之服飾。
阿美族女子長袖短上衣
阿美族女子長袖短上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女子長袖短上衣,以黑棉布剪裁而定,於對襟及其兩側貼縫紅布條,以黑棉線縫合。下擺處以白棉線車縫白色緄邊,衣服近下擺處以白與紅色棉布縫接直形紋與波浪紋,另以白色線於布面上繡圖形。
鄒族竹笛
鄒族竹笛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鼻笛是鄒族人常用的樂器之一,鄒語稱peingu no ngʉcʉ(鼻笛),然而它同時也常見於排灣與布農等族。
排灣族男子長袖短上衣
排灣族男子長袖短上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文物型制常見於南排灣,又以排灣族大龜文(內文)社群tjakuvukuvulj為最常見的男子穿著之長袖短衣,南排灣語稱為tjaivavaw a kava。服飾上主要的貼飾圖紋腳有帶有二蛇形的直立人像紋,並以米白、紅、綠、橙色線繡出人像五官、胸飾及蛇身紋等圖案。
卑南族長腰帶
卑南族長腰帶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藏品卑南族語稱為paretr,腰帶部分為綠色斜紋布對折為其寬度,腰帶兩頭有雙面白色十字布上以紅、黃、黑、藍、綠、桃紅等色繡線繡上卑南族的圖紋裝飾,除了與綠色腰帶接縫處,另飾以紅色毛線的流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