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795個藏品
尋母三千里
尋母三千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3/11/12-1963/11/23。 大觀:1963/11/13-1963/11/23。
異國之夜
異國之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中華:1963/11/5-1963/11/6。 萬華:1963/11/5-1963/11/7。 大同:1963/11/5。
桃花香
桃花香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原名《三人兄妹》。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3/11/5-1963/11/8。 大觀:1963/11/5-1963/11/6。
再見夜都市
再見夜都市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3/11/1-1963/11/4。 大觀:1963/11/1-1963/11/4。
遊俠胡劍明續集
遊俠胡劍明續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3/11/29-1963/12/4。 大觀:1963/11/29-1963/12/4。 大觀:1964/1/13-1964/1/14。 大光明:1964/2/10-1964/2/11。
未卜先知
未卜先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3/12/17-1963/12/22。 大觀:1963/12/17-1963/12/21。
難忘鳳凰橋
難忘鳳凰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一明的廣播話劇改編。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3/12/5-1963/12/16。 大觀:1963/12/5-1963/12/16。 大世界(基隆):1963/12/10-1963/12/11。
黃金大王復仇記
黃金大王復仇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公論報連載《恨海情癡》改編。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中華:1963/12/13-1963/12/15。 萬華:1963/12/13-1963/12/15。 大同:1963/12/13。
高雄發的尾班車
高雄發的尾班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語片|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高雄發的尾班車》。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觀:1963/12/31-1964/1/9。
林贊庭
林贊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贊庭,1930年出生於台中縣豐原神岡鄉,1949年自台中一中畢業後即進入農業教育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農教,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為第一期練習生,學習攝影、錄音、剪接、燈光、沖洗等電影專業技術。
李世民夢遊地府
李世民夢遊地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2/6/28-1962/7/4。 大觀:1962/6/29-1962/7/3。 景美:1962/7/5。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2/7/7-1962/7/11。 溪洲:1962/7/11-1962/7/12。
愛的秘密
愛的秘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及演職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愛的秘密閩南語電影片」送檢紀錄。
婦產科醫生
婦產科醫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無本片送檢紀錄。 【劇情大綱】
賭國仇城
賭國仇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費蒙(李費蒙,本名李敬光,筆名牛哥,是台灣的漫畫家及小說家)長篇小說《賭國仇城》改編。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1/10-1964/1/20。 萬華:1964/1/10-1964/1/20。 明星:1964/1/10-964/1/13。
湯島白梅記
湯島白梅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觀:1963/12/22-1963/12/30。 大光明:1963/12/23-1963/12/28。
金色夜叉
金色夜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1/31-1964/2/7。 大觀:1964/1/31-1964/2/3。 萬華:1964/1/31-1964/2/7。 明星:1964/1/31-1964/2/3。 大同:1964/1/31-1964/2/5。
牛伯伯
牛伯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萬華:1964/2/12-1964/2/19(日場)(※1964/2/13聯合報廣告「前晚間上映」,但2/12因農曆過年無本片廣告。)。 大同:1964/2/12-1964/2/19(日場)。 明星:1964/2/12-1964/2/16。
籠中鳥
籠中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1/25-1964/1/30。 大觀:1964/1/25-1964/1/30。 明星:1964/1/25-1964/1/27。 松都:1964/1/27-1964/1/30。
乞丐王子
乞丐王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1/21-1964/1/24。 大觀:1964/1/21-1964/1/24。 明星:1964/1/23-1964/1/24。
張清清
張清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清清,本名張清雪,1947年出生於台北。1963年演出處女作《義犬救子》,1964年考入邵羅輝的天祥影業公司,此後,陸續拍了數以百計的台語片。
鍾馗嫁小妹
鍾馗嫁小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中華:1964/1/21-1964/1/22。 萬華:1964/1/21-1964/1/22。 大同:1964/1/21。 明星:1964/1/21-1964/1/22。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6月,由李嘉、李行、白景瑞聯合執導《還我河山》,於台中清泉崗拍攝外景。 攝影師賴成英(左)在拍攝完火牛陣的場景後,與導演李行(右)合影。 後面是火牛陣的牛隻和臨時演員。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第30屆金馬獎群星合影
第30屆金馬獎群星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坐者左起:郎雄、楊甦、李行、李翰祥、申江、白景瑞、劉芳剛。 站者左起:導演協會律師許文彬、丁善璽、-、黃玉珊、周騰、邱銘誠、宋存壽、-、金國釗、林清介、李祐寧、林福地、張曾澤。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於外景拍攝地。 《養鴨人家》由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5月起在中南部拍攝外景,之後12月公開上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