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10424個藏品
《臺灣民報》本社與支局人員
《臺灣民報》本社與支局人員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二年四月中,《臺灣》創刊時,蔡培火回臺設立臺灣(臺北)支局於臺北市太平町三町木二八番地,即蔣渭水的大安醫院,《臺灣民報》開始與文化協會「合署辦公」。此照是一九二五年時民報本社與支局人員的紀念照。
《臺灣民報》發送情形
《臺灣民報》發送情形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灣民報》「在荒曠的沙漠上撒著自由的種子」,是臺灣人唯一之喉舌、文化協會的機關報,也是當時臺灣第三大報(次於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圖為發送會報情形,背景是蔣渭水的大安醫院,時為一九二五年一月六日。
日報《臺灣新民報》幹郁
日報《臺灣新民報》幹郁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三二年四月十五日,日報《臺灣新民報》發行,編輯局成員有:主筆兼局長林呈祿(前左1)、整理部黃周(後左3)、政治部吳三連(後左5)、經濟部陳逢源(後左7)、社會部黃呈聰(後左4)、通信部黃旺成(後左1)等一流人才。
《臺灣新民報》報社遷移
《臺灣新民報》報社遷移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一日,《臺灣新民報》報社遷移下奎府町一丁目一五○番地(今臺北市南京西路圓環邊),成立了三年,《臺灣新民報》終於在一九三二年一月九日獲得發行日刊的許可,四月十五日發出第一張日報。
《臺灣民報》鳳山街經銷店
《臺灣民報》鳳山街經銷店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五年七月,《臺灣民報》在高雄州鳳山街的取次(經銷)電擴大促銷,特製步旗,上書「臺灣人創設臺灣民報,臺灣人需讀臺灣民報」、「臺灣民報是臺灣人之喉舌」等,這也是民報在各地宣傳販賣的共同標語。
中州俱樂部
中州俱樂部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三○年七月二十日,莊垂勝發起的中州俱樂部(圖示)在臺中醉月樓成立,以「敦睦友誼,交換智識,提高趣味」為宗旨,理事有:林獻堂、林澄波、楊肇嘉、陳炘、黃巢清、莊垂勝、葉清耀。
《臺灣新民報》的廣告
《臺灣新民報》的廣告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五百萬民眾的支持.臺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臺灣新民報》,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五日,登載於東京臺中一中校友會會誌《中一中》創刊號的廣告。此時期已有晚報的發行,次年六月,《臺灣新民報》全部使用日文。
臺灣民眾黨嘉義支部成立
臺灣民眾黨嘉義支部成立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七年九月五日,臺灣民眾黨嘉義支部成立,黨員二十一名,支部委員是:王鐘麟、黃三明、陳宗憲、鄭石為、黃期南,來賓以蔡培火(前右5)盧丙丁、林麗明、蔡少庭。
臺灣民黨成立
臺灣民黨成立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七年五月廿九日,臺灣民黨在臺中市新富町聚英樓成立,以「期實現臺灣人全體之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解放」為綱領,選蔣渭水、蔡式穀、蔡培火、邱德金(前排左起2、8、9、13)為臨時中央常務委員,六月三十日被禁止。
臺灣民眾黨竹南支部成立
臺灣民眾黨竹南支部成立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四日,臺灣民眾黨竹南支部在中港媽祖宮成立,黨員十七名,支部委員是:蔡國查、陳萬濡、葉永、陳九,推舉蔣渭水(前排右4)、陳旺成、方錦祥為支部顧問。
橫演臺灣人會歡迎議會請願圈
橫演臺灣人會歡迎議會請願圈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六年一月廿六日,橫濱「臺灣人會」學生三十餘人在橫濱車站,歡迎第七回臺灣議會設置請願團代表:蔡年亨、蔡培火、陳逢源(立者右起3、4、5),並乘兩部吉普車(右後方)遊行橫濱市區,午後三點再歡送代表到東京。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本部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本部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三○年八月十七日,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在臺中醉月樓成立,與會者有:顧問土屋達太郎、林獻堂(前左1),常務理事楊肇嘉(中右5)、蔡式穀、李良弼、劉明哲、李瑞雲,本部主幹洪元煌(中右6)及葉清耀、黃朝清等二十餘人。此照係下村海南博士來訪本部時的合影。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本部幹部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本部幹部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三○年十月一日,官選的州市街庄協議員發表,陳炘、黃呈聰、黃朝卿也在選任名單內,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本部隨即發出聲明書,表示無法接受,指責當局「採暫時性的縫補政策愚弄我臺灣住民」,主張根本改革現行(官派)制度。
治警事件第二審公判
治警事件第二審公判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八日,議會期成同盟會違反治安警察法事件於十五日二審,廿九日公判:蔣渭水(3排左1)、蔡培火(右上)四個月,林幼春(左上)、蔡惠如、林呈祿、陳逢源(2排左起3、4、8)、石煥長三個月。
二林事件第一回公判
二林事件第一回公判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六年八月廿六日~三十日,二林事件第一回公判。事件起於李應章(坐者右4)引領蔗農與製糖會社抗爭,結果93人被檢束,其中43人被送審,鄭松筠(坐者右6)、蔡式穀(右上)及四名日籍律師麻生久(坐者右8)等為之辯護。
淺野水泥事件被捕四人出獄
淺野水泥事件被捕四人出獄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廿八日,陳明來、梁加升、黃賜、張晴川出獄。四人因涉及指揮四月八日高雄淺野水泥工場350人同盟大罷工,五月十三日被捕。是日出獄,王受祿、蔡培火、韓石泉(立者左起3、4、5)等臺灣民眾黨幹部前往迎接。
李應章、簡吉在竹塘被檢束
李應章、簡吉在竹塘被檢束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日:二林事件後,李應章(右)、詹奕侯、劉崧甫等人於四月十日改二林組蔗農組合為二林農民組合,臺灣農民組合中央委員長簡吉(左)特地前往聲援,繼續舉辦農村講演,李應章、簡吉在竹塘與農民會談,竟也被視為違法集會,被檢束、留置於北斗郡役所。
櫟社在臺中春會
櫟社在臺中春會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一○年四月二十三日,櫟社社友二十人暨嘉賓三十一人在臺中瑞軒舉行春會,林獻堂在這一年加入櫟社,對櫟社由遺老集團轉型為富民族主義色彩的文人結社,應為關鍵。此幀係攝於臺中公園物產陳列館前。
蔣渭水等油印宣言書被捕
蔣渭水等油印宣言書被捕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九日,臺灣民眾黨第三次全島黨員大會宣言書因未向當局報備,即油印發送黨員,蔣渭水(左1)、陳其昌、簡來成、陳炳奇四人以違反出版規則被捕,至十八日始被釋放。
日治末期的彰化銀行總行
日治末期的彰化銀行總行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六年辜顯榮退出彰化銀行,另組商工銀行,林獻堂成為彰化銀行中居弱勢的本土資金裡最大的股東,因而在一九三五年被選為取締役(董事),此幀係日治末期位於大正町的彰化銀行總行(現仍矗立於自由路與中正路的交叉口)。
大東信託株式會社成立
大東信託株式會社成立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大東信託株式會社在臺中成立。社長林獻堂,副社長吳子瑜,專務取締役(總經理)陳炘,取締役(董事)有林階堂、林瑞騰(前排右起5、6、4、7、8)等人。大東信託是「臺灣人唯一之信託機關」。
櫟社四十週年紀念大會
櫟社四十週年紀念大會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櫟社在萊園舉行四十週年紀念大會,設祭壇於烤槃軒,悼念已逝社員,次由林獻堂致詞,敘述櫟社四十年的過往。
彰化銀行臺中本店
彰化銀行臺中本店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五年六月五日,彰化銀行在總督府的勸誘下,由吳汝祥等仕紳成立於彰化,一九○七年遷本店於臺中(此幀即新建行舍),林獻堂雖於次年入股,並於一九一一年任監察人,基本上,彰化銀行完全掌握在日係資本中。
大東信託株式會社臺中本店
大東信託株式會社臺中本店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六年成立的大東信託株式會社本店,位在臺中市榮町一丁目四番地(今繼光街)原商工銀行的事務所,一九四四年被迫與臺北、屏東信託合併,改稱臺灣信託,一九四七年被規模較小的華南銀行兼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