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67個藏品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3)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以婦女領唱與答唱為主。此類歌曲由於旋律性變化多好聽優美,舞步也變化大,易受婦女喜愛。此首由兩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十四拍答唱六拍,第二段領唱四拍答唱四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7)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一位長老領唱的年齡階級,婦女未參與。以等質性的領唱與答唱方式呈現,領唱與答唱各兩拍,共有兩樂句,最後以呼喊的聲音做為結束的標準模式。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5)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婦女領唱,領唱十一拍答唱五拍、領唱三拍答唱一拍、領唱兩拍答唱兩拍。第二首歌部份青年年齡階級領唱,是由領唱答唱各四拍的等質拍節構成。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0)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年輕年齡階級領唱,曲子結構由兩個樂句構成,領唱六拍答唱三拍、領唱一拍答唱三拍。
卑南鄉賓朗村卑南族年祭歌舞
卑南鄉賓朗村卑南族年祭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卑南族年祭當中的另一首跳舞之歌。是男性從獵場回到部落之後,在長老的領唱之下,全村族人在成年會所(Parakuan)、少年會所(Takuban)前跳舞之歌,稱為Temiratiraw。這首歌的旋律線非常曲折而有變化,舞蹈動作也不是固定重複的拍子,和所有原住民其他族群的舞蹈大相逕庭。
獵隊凱旋歡迎歌
獵隊凱旋歡迎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市南王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獵人們從獵場回到部落後,婦女們在歡祝獵隊凱旋的聚會上所唱的不牽手而只歌唱的malikasau。歌曲是使用男族人喜歡用的形式:不斷反覆一段特定旋律,而該段旋律前半段是用實詞演唱,後半段則改用無意義的虛詞母音演唱。
乞雨歌
乞雨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初鹿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當部落乾旱缺水時,族人就會由女巫婆群組成的乞雨隊,在大巫婆的率領下,來到河邊。每人手上拿著一副鐵鐘(dauliu),一面敲著dauliu,一面在大巫婆的領唱下齊誦。
卑南族懷念獵人歌
卑南族懷念獵人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市南王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描述獵人上山打獵一去已經數月了,仍然毫無音訊。獵人的眷屬們每天望著高聳的山脊,什麼蹤影也沒有,只望見遠處火光粼粼,焦急思念之情溢於言表。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少女的牽曲(共10段)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少女的牽曲(共10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搭母勒
搭母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頂荖濃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六重溪的西拉雅牽曲選曲(潘桃 獨唱)
六重溪的西拉雅牽曲選曲(潘桃 獨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大內鄉頭社豍仔腳曲師李金奢的牽曲(共11段)
大內鄉頭社豍仔腳曲師李金奢的牽曲(共11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大內鄉頭社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4)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婦女領唱,第一段樂句領唱十拍答唱四拍,第二段領唱四拍兩拍,第三段較特別,領唱是兩拍答唱四拍,第四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
主屋落成親友祝福歌
主屋落成親友祝福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這是主屋落成時,親友感謝屋主邀請他們來參加盛會的歌曲。由於雅美人不能過份誇獎屋主,免得招忌,因此雖然主人陳列之禮芋、禮肉可觀,仍要在唱詞中儘量以謙卑婉轉的口吻來讚美新屋的落成。唱法與曲調完全與主屋落成長子繼承歌Raod no Miparaka一樣。
主屋落成長子繼承歌
主屋落成長子繼承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工作房落成歌(一)
工作房落成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舂小米儀式歌(一)
舂小米儀式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長者歌頌主屋落成謝歌
長者歌頌主屋落成謝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誇功歌
誇功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此曲是布農族人在狩獵完後,稟告自己所獵得之獵物時所演唱的歌(通常僅稟告的獵物為四肢腳、較大型的動物,兩隻腳的較小型的動物則不稟報)。而此曲除了稟告所獵獲的獵物之功能外,大家也可藉由此曲的演唱互相激勵。樂曲主要由一位領唱及齊齊唱,以短小且相同的樂句快速地輪唱。
兒童合聲︰蜂歌
兒童合聲︰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此曲主要模仿蜜蜂工作時所發出的聲音,歌詞內容並沒有什麼意義。主要以泛音和聲(sol、do、mi、sol)的方式進行演唱。
新年請客
新年請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早朝啟聖科儀中的【雁過沙】,用以讚頌北極玄天上帝。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道場進茶科儀中的【茶讚】,此為其中第二首,用以歌頌道教的上神上清靈寶天尊。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道場進茶科儀中的【茶讚】,此為其中第三首,用以歌頌道教的上神太清道德天尊。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