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67個藏品
祭品之歌
祭品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甲仙鄉阿里關平埔族傳統詞曲
加拉瓦嘿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甲仙鄉阿里關平埔族傳統詞曲 陳有福所唱的祭品之歌,完全是金枝葉的翻版,因為這首歌是他向金枝葉所學的。在金枝葉年歲已大及嗓音漸弱時,有陳有福的接續,在歌謠的傳承上是值得欣慰的。
祭品之歌
祭品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甲仙鄉阿里關平埔族傳統詞曲 陳有福所唱的祭品之歌,完全是金枝葉的翻版,因為這首歌是他向金枝葉所學的。在金枝葉年歲已大及嗓音漸弱時,有陳有福的接續,在歌謠的傳承上是值得欣慰的。
加拉瓦嘿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村平埔族傳統詞曲 潘曾尉和潘梁桃過去都參加過跳戲的儀式,雖然當時年少的潘曾尉,尚無資格擔任「向頭」的職務,但她還是依稀記得kalawahe的片段,她共演唱了13段。
舂小米歌
舂小米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雅美族傳統詞曲
驅魔歌
驅魔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雅美族傳統詞曲
獵首歌
獵首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邵族傳統詞曲
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
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的阿美族非正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在鏡頭上可以看到裴德神父和呂教授合影,培德神父是法國人類學博士,師承著名學者李維斯托,而裴德神父對於葛瑪蘭族和阿美族部落做了很多的研究,此曲是一首婦女領唱的歌曲,隊伍行進的方向是以順時今方向來進行,此段落有原地右腳向後踏歩然後左腳向左移動,又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6)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以婦女領唱答唱為主。由兩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三拍答唱兩拍,第二段領唱四拍答唱兩拍。此首歌旋律不長、節奏明快,且舞步有特殊的變化,相當靈活,深受部落婦女喜愛。
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
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的阿美族非正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這首是由女性族人來帶領演唱的一首阿美族歌舞,而最大的特色在於隊伍行進的方向以順時今方向來進行,跟男性領唱時以逆時針的方向來進行是有所不同的,舞步上則是以兩拍為一單位,此曲祭歌最早從奇美經秀姑巒溪一直流傳到豐濱,但在祭歌的演唱內容和方式已經略有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8)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此首謠是由兩首組合一起的,第一首由多位年齡階級一起領唱,組成的兩樂句分別為,兩拍領唱四拍答唱,及七拍領唱五拍答唱,此兩段都可以重複的歌唱。第二首謠在第一首結束呼喊後緊接著出現,也是由兩段樂句組成,都是領唱兩拍答唱兩拍共四拍的較短旋律。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4)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此首歌是mipihay最具代表性的謠,mipihay其意為豐年祭的最後一天,此天的活動中由婦女為主,男性是否參與無強制規定。曲中的媽媽演唱時會自行在歌曲中加入歌詞。
傳統古謠(1) : 祭歌─母親、父親
傳統古謠(1) : 祭歌─母親、父親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收穫小米之歌
收穫小米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這是小米收穫季時,雅美男子共同祈願明年所種的小米仍能像今年一樣收成得很好,明年此時再舉行豐收祭儀時所唱的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飲宴歌
飲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誇功宴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在梅蘭村的誇功宴(Malastapan)當中,我們看到了征帥一一地請每一位勇士,來敘述各人的功績,而他自己卻省略不提,這也是誇功宴(Malastapan)當中相當奇特的現象之一。
作法
作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取靈絲之歌
取靈絲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殺尪姨豬儀式之歌-請四角頭
殺尪姨豬儀式之歌-請四角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送神靈之歌
送神靈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儀式將畢,病人也病癒。老巫師於是帶領眾巫師們,把儀式之前所召請的眾神靈,再次迎送回到另一個世界。在這首祭歌當中,我們只聽見巫師們唱著內心對神靈的感激之情。這首送神之歌,在曲式上是一首標準的小而美的A-B-A「小三段體」,A段都是無意義的虛詞,B段則是實詞的部份。
公廨內唱的歌-搭母勒
公廨內唱的歌-搭母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在夏季所舉行的祭典活動時所演唱的歌曲,由一人領唱,眾人隨之應唱,應答唱法主要以較高年齡階層的阿美族人領唱,而其他較低階級的阿美族人應答合唱,這種唱法使人與人之間產生的主從的觀念,藉由此達到部落的安定以及團結和諧的作用。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在夏季所舉行的祭典活動時所演唱的歌曲,由一人領唱,眾人隨之應唱,是代代傳承下來的,歌曲中有讚美、有歡慶、有勉勵、有與神靈間的對話和溝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