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40個藏品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5)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除了看到片中歌舞表演外也可以看到傳統原住民青年的成年禮儀式,他最大的特色在族中晉級的族人要喝完一大瓶米酒,除了有慶賀晉級的族人外,也象徵的是一種體能的訓練和挑戰,有許多族人體能不好的喝完一整瓶米酒就會倒地不醒,有表示要多訓練體能的作用,在片中也可以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6):成年禮儀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6):成年禮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此曲是豐年祭歌舞剛開始表演的一部分,片中人數並不多,以年輕階級的原住民族人為主,在年輕總管階級穿戴著檳榔袋的帶領下共同歌舞表演,此時間歌舞表演目的在於傳遞訊息的功用,要告知村人可以慢慢來加入豐年祭歌舞的祭典之中,而片中可以看出沒有女性族人參與共同表
阿美族年青階級團體歌唱
阿美族年青階級團體歌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港口部落阿美族1985年收穫祭音樂表演的最後一段,在影片中看到長老階級很高興的合唱,而每一階級會在收穫祭中用音樂舞蹈來表現他們的階級特色,而在最後5分15秒的時候呂老師有講話,整個歌曲來說還是以年輕階級領唱為主。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7)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女性領唱,分為三個樂句構成,領唱九拍答唱六拍、領唱四拍答唱六拍、領唱四拍答唱四拍。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4)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是首由青年階級不包括青年總管的集體原住民歌唱音樂,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四拍為一單位的舞步,從服飾上可以看出老年階級會穿著華麗的傳統服裝,年輕總管以上階級則不著華麗服飾只披著檳榔袋,在片中可以看到年輕總
阿美族年青團體歌唱
阿美族年青團體歌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此歌唱是由族中長老階級領唱,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四拍為一單位的舞步呈現,由於場地狹小的關係在片中可以看到老人在中間而年輕人則環繞在四周共同歌唱,由鏡頭環繞整個會場我們可以看出現場實況,是位於在港口村天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2)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剛開始族中長老會對每一個年齡階級跳不好的族人訓示,而此曲是由長老領唱的歌曲,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在舞布的呈現上長老是以兩拍子為一單位的舞步,而年輕人卻是以四拍子為一單位,即左右左右的舞步,因此即使同一首歌曲也會因為年齡階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3)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在整個豐年祭歌舞過程中是不容許歌舞停頓的,在這段原住民歌曲中可以看到長老在責罵沒唱歌的族人,而此段的原住民音樂是由年輕總管階級就是所謂的ma ma na ga ba階級的族人所歌唱,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
卓清布農族報戰功歌(malastapang)
卓清布農族報戰功歌(malastapang)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布農族的報戰功歌謠,這首歌謠在表現上只有節奏而沒有旋律,是以一種有節奏性的語言來敘述的表現型態。住要內容是有關出草作戰及狩獵方面的成績與功勳。
豐濱阿美族歌謠
豐濱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男性領唱,婦女們答唱。歌詞主要為虛詞,但是領唱者會即興的加入歌詞。
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敘事歌謠
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敘事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的歌謠,由男性一人獨唱,是一首夾唱夾敘的歌謠,為一首砍材的工作。
我們在你們面前歡樂
我們在你們面前歡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賽德克群傳統詞曲
來田裡輪耕
來田裡輪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賽德克群傳統詞曲
歡樂歌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傳統詞曲
歡樂歌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傳統詞曲
幫工戲waohbade之歌(一)
幫工戲waohbade之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咱們噶瑪蘭人要起來
咱們噶瑪蘭人要起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咱們噶瑪蘭人要起來(qasengat pa ita na kebaran),是花蓮新社噶瑪蘭人在民國78年第二次回故鄉(宜蘭)參加慶祝活動時,由潘金榮自己創作詞曲的噶瑪蘭新民歌。
揹嬰兒之歌
揹嬰兒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揹嬰兒之歌(mzuzzun),曲調原來也是一首屬於花蓮光復太巴塱阿美族的,後來也經潘金英及林阿美加以改編成以噶瑪蘭語來唱的民歌。依歌詞的內容,演唱者應該就是一位祖母一面背著孫子,一面唱起這首歌給他的孫子聽。
歡迎歌
歡迎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歡迎歌(muRbu),是花蓮新社噶瑪蘭人在民國78年第二次回故鄉(宜蘭)參加慶祝活動時,為了感謝原居地(宜蘭)族人盛情的接待,而由潘金榮將一首日本民歌的曲調,配上噶瑪蘭語的歌詞。之後,在每次的返鄉活動中,這首歌也成了新社族人答謝宜蘭族人必唱的一首歌。
離開家鄉
離開家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離開家鄉(matanaq tu damu),曲調原是日本流行歌曲,經新社噶瑪蘭人潘金英及林阿美將原詞改為以噶瑪蘭語來唱的情歌,詞意與原曲相差無幾,目前也是族人甚為喜愛演唱的歌曲之一。
咱們現在要歡樂
咱們現在要歡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的曲調原為阿美族的民歌,經潘金榮先生改編成噶瑪蘭語歌詞後,便經常在豐年祭當中被演唱。
阿美族豐年祭之歌
阿美族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呂炳川在獲得日本藝術祭大獎的唱片專輯當中,也用了這首歌做為阿美族音樂的代表例子,他對這首歌的解釋是:「這是部分以假生唱法所唱的歌,除阿美族以外,其他種族都沒有假聲唱法。這是老人們在集會所中所唱的歌,而青年們則在外面跳舞。
豐濱阿美族豐年祭前歌舞歌謠
豐濱阿美族豐年祭前歌舞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是豐年祭開始的時候,頭目帶領長老在集會所或歌舞祭場當中演唱的歌謠,這時長老們都圍坐在籘編或竹編的席子上一起歌唱,大家以手抱膝,配合歌唱的節奏,用腳來打拍子。歌唱為應答式唱法,由頭目一人領唱,並即興的加入歌詞,眾人則以發音的虛詞答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