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731個藏品
灰毛料前開襟西式男背心
灰毛料前開襟西式男背心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件背心是搭配西裝的內層配飾,在三件式西裝的結構中(西裝、西裝褲和背心),背心是夾在襯衫與西裝中間的位置,用途是加強保暖,因為背心的形式宛如馬甲,有對身材隱惡揚善的功能,是正式西裝禮服中不可或缺的配飾。
黑絲光棉質大襟男夾袍
黑絲光棉質大襟男夾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服為雙層結構立領長袍,表布使用黑色絲光棉質布料,內裡則是使用毛皮製作,下襬以表布包縫,結構緊實而完整,屬於冬天的禦寒服飾。長袍右開大襟、小立領,頷下、大襟以及腋下和脇邊共有六對直布扣,扭頭都是金屬鏨花的形式(只有腋下一扣是布結紐頭,其餘都是銅鎏金),屬於高級服飾的材質。
褐釉壓印紋雙簷帶繫罐
褐釉壓印紋雙簷帶繫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子母口,折沿口外斜直上,口部寬大,口高約2公分,口沿多做一道凹槽方便附蓋。圓弧腹身飽滿,肩部有4個繫耳,平底微凹。拉坯成形,腹部可見多條拉坏痕跡,器身上半部壓印龜甲紋飾,施罩褐釉,下半部脫釉嚴重,滿佈白色使用痕跡。
綠釉半圓形百子千孫筷筒
綠釉半圓形百子千孫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由陶土燒製而成,表面上有綠釉,半圓形筒狀,前低後高,背面中央鑽有一圓形孔洞,綁有紅色緞帶,上方突出呈半圓形,平底,鑿有七個透氣小孔,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正面上方有「百子千孫」字樣之浮雕,意為祈求人丁興旺,中央為蝙蝠銜鏤空銅錢和如意結浮雕,代表福祿吉祥。
米香切刀
米香切刀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爆米香是臺灣傳統的小吃,本件刀具是爆米香和完麥芽糖後,用來切割爆米香的工具,鐵製刀體木製刀柄,刀刃呈圓弧狀,刀柄位於刀刃上方,容易使力均勻好切,刀柄下方弧狀為配合爆米香台座旁的凹槽,即為下刀處,搭配木尺對齊切直便能切得大小平均且平整,並配合爆米香的厚度,刀面較寬。
仙女圖竹製圓盤
仙女圖竹製圓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圓形,細竹枝拼接成面,膠合而成之托盤,面大而淺,周圍略高,中央略低。盤面中央繪有仙女腳踏騰雲圖樣,右方有《洛神賦》的辭句「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以及題字者的落款,乃是利用熱轉寫技術將圖案轉印於竹製托盤上。盤底呈竹片垂直交錯之人字形紋樣。彩繪竹盤可用來盛裝食物,或作為裝飾。
韓幹牧馬圖竹製圓盤
韓幹牧馬圖竹製圓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圓形,細竹枝拼接成面,膠合而成之托盤,面大而淺,周圍略高,中央略低。盤面中央繪有唐代畫家韓幹之牧馬圖,左上方寫有「韓幹真跡」、「丁亥御筆」等字樣,乃是利用熱轉寫技術將圖案轉印於竹製托盤上。盤底呈竹片垂直交錯之人字形紋樣,並印有竹盤耐熱、防漏、耐用等特色及產地臺灣之英文字樣。
麻姑獻壽圖竹製圓盤
麻姑獻壽圖竹製圓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圓形,細竹枝拼接成面,膠合而成之托盤,面大而淺,周圍略高,中央略低。盤面中央繪有麻姑獻壽圖,並寫有「麻姑献壽圖」字樣,乃是利用熱轉寫技術將圖案轉印於竹製托盤上。盤底呈竹片垂直交錯之人字形紋樣,並印有竹盤耐熱、防漏、耐用等特色及產地臺灣之英文字樣。彩繪竹盤可用來盛裝食物,或作為裝飾。
格紋竹製圓盤
格紋竹製圓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圓形,去青竹皮拼接膠合之竹製托盤,面大而淺,周圍略高,中央略低,盤面與盤底呈格狀紋樣。用來盛裝食物或其他餐具。
方形餅印開光蓋板之二
方形餅印開光蓋板之二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件為方形餅印之上層,正方形木片,中央雕花邊開光鏤空,花邊以由九個半圓狀紋構成。木片一面左右兩側各有2個小圓孔,為組合餅印固定用,避免壓印時位移。此外,側邊有兩道提示刻紋,可與底層印模相合。
錫製酒壺
錫製酒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錫製酒壺,包括壺身與壺蓋兩部分。壺身器表整體氧化呈灰色,口緣呈高頸,頸部飾有兩圈平行線條,肩部圓弧轉折,器腹呈直桶狀,器表素面無雕飾,底部做三足。壺流部分,在流基處呈現扁平狀,另一側壺把,則呈現倒耳狀。
錫製酒壺身
錫製酒壺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錫製酒壺之壺身,器表整體氧化呈灰色,口緣呈高頸,頸部飾有兩圈平行線條,肩部圓弧轉折,器腹呈直桶狀,器表素面無雕飾,底部做三足。壺流部分,在流基處呈現扁平狀,另一側壺把,則呈現倒耳狀。
酒瓶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
酒瓶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酒瓶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印模呈圓形,外框雕刻成花瓣狀,內底中央雕刻「采之齋」、「伍仁金腿」等字。伍仁金腿是月餅餡料以五穀雜糧與金華火腿為其特徵,為廣式月餅作法之一。
長條板單面雕六圓花糕印
長條板單面雕六圓花糕印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長條板單面雕六圓形糕印,印模雕刻五枚長方格,外框均雕刻成花瓣狀,內底右左至右雕刻鳳梨與花草紋。另該糕模印上刻有「源香」店名。
橢圓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
橢圓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橢圓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印模呈圓形,外框雕刻成花瓣狀,內底中央雕刻「華王」兩字,外圍平面外圈為三角幾何紋。
橢圓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
橢圓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橢圓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印模呈圓形,外框雕刻成花瓣狀,內底中央雕刻「華王」兩字,外圍為花朵紋。
橢圓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
橢圓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橢圓形單面雕文字紋帶柄餅印,印模呈圓形,外框雕刻成花瓣狀,內底中央雕刻「華王」兩字,外圍螺旋紋。
生蕃屋商店發行臺北公園等
生蕃屋商店發行臺北公園等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本物件為以臺北公園、音樂堂、臺北醫院、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臺北新公園高處鳥瞰彩色圖像,畫面中可見下方為音樂堂,左側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右上方為臺北醫院,左上有2段文字,第1段「台北公園 音樂堂 臺北醫院 博物館」,第2段「110.
臺北公園及臺灣茶
臺北公園及臺灣茶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本物件為以臺北新公園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臺北新公園噴水池黑白照片,畫面中有2張長椅,分別有1人與2人,有1人站著,且有噴水池,其下方二段文字,第1段「臺北公園ノ一部 臺灣茶 烏龍及包種」,第2段「Formosatea-Oolong and Pauchong」,然從照片中無法得知與此二種茶
赤岡兄弟商會發行臺北新公園
赤岡兄弟商會發行臺北新公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本物件為以臺北新公園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臺北新公園黑白照片,畫面中可見一水池,並可見較遠處為臺灣總督府,下方有3段文字,第1段「臺北新公園」,第2段「THE TAIHOKU PARK」,第3段「赤岡兄弟會發行」;背面為空白明信片直式書寫面,以黑色單色印刷,於左上有郵票黏貼處,上方有「郵便はが
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京町街
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京町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本物件為以京町街(今博愛路)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京町街黑白照片,畫面中右側可見「花王石鹼」、「クラフ白粉」之廣告,路上有自行車與汽車,亦有些許民眾,上方有3段文字,第1段「30 Kyomachi Street, Taihoku.」,第2段「(臺北)京町通り 」,第3段「城內より大稻埕に通ず
臺北藤倉發行臺灣臺北文武街通
臺北藤倉發行臺灣臺北文武街通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本物件為以臺北文武街通(榮町)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臺北榮町街彩色圖像,畫面中為今衡陽路與重慶南路交叉口位置,右側第一棟建築物為府前街郵便局(後改名榮町郵便局),左側第一棟建築物為大倉本店,街道右側後方一座高聳建築物為菊元百貨,右下方有1段文字「臺灣臺北文武街通(右側府前街及北門街)」,左下方
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臺北醫院
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臺北醫院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本物件為以臺北醫院(今臺大醫院西址)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臺北醫院彩色圖像,右上有3段文字,第1段「58 The Taihoku Hospital.
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臺北醫院
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臺北醫院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本物件為以臺北醫院(今臺大醫院西址)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臺北醫院彩色圖像,右上有3段文字,第1段「58 The Taihoku Hospital.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