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458個藏品
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玉管
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玉管
國立故宮博物院
青玉,玉色青綠,帶有片狀白斑紋。全器作長管狀,一端削尖。
點心籃中隔層
點心籃中隔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點心籃中隔層呈深圓盤狀,以三角編法起底,編製成六邊形底,邊緣使用輪口收編法向上漸收為圓形壁,壁高約9公分。為加強中隔層底部支撐性,下底插入三支竹條交叉成「米」字形強化,避免裝重物後凹陷,並在立編時保持器體的形狀。底部寫有「江德勝」字樣。
點心籃提籃
點心籃提籃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點心籃提籃本體呈圓筒狀,以三角編法起底,編製成六編形,而後邊緣向上件收為圓形壁桶,籃口以細竹條使用輪口收編法收編成圓框。為加強籃子底部支撐性,下底以2支竹條交叉成「X」形強化,避免裝重物後凹陷。提籃把手以6條細竹條與1粗竹條交織組合而成,提把頂上以藤圈固定竹條,中央有一籐編圓環,為扁擔穿串處。
點心籃頂蓋
點心籃頂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點心籃頂蓋外形呈圓盤狀,中央向上隆起,使用竹篾以三角編法編製成六邊形,邊緣再以細竹篾以輪口收編法漸收成圓形邊框。蓋頂中央隆起處墨繪多層六邊形,其中飾以回紋、花草紋等,最外圈為圓框。點心籃蓋子置於提籃及中間層上方,防止蚊蟲、灰塵等異物掉入。
磚燒方形花卉紋筷筒
磚燒方形花卉紋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磚燒方形花卉紋筷筒,長方形筒狀,上寬下窄,前低後高,背面上方突出呈梯形,鑽有二孔,平底,四角有足,可放置於餐桌或綁上繩子懸掛於牆上。筒身正面刻有竹、菊等花卉浮雕,兩側刻有梅花紋樣,底座有如意雲紋裝飾。
墨繪竹編點心籃組
墨繪竹編點心籃組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墨繪竹編點心籃組,共1組3件,包括蓋子、中間隔層與提籃。
醬釉提樑注壺壺身
醬釉提樑注壺壺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注壺器身,以粗質的紅陶土為胎,全器光素,並未飾以龍紋。器腹為略扁的圓形,上部略寬,下部微縮,拉坯的痕跡明顯。流嘴底部呈袋狀,口部縮小,修成斜尖形,以利引水。提樑粗壯,以土條彎曲後黏貼上去,未加任何修飾。器身內外施以褐色釉藥,以免茶水滲漏。全器造型粗獷簡潔,純樸中充滿活力。
醬釉龍紋提粱壺蓋
醬釉龍紋提粱壺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弦紋凹蓋帶臥鈕,蓋沿方折略有破損,通體無紋無釉。
三塊木組合方勝糕印組
三塊木組合方勝糕印組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三塊木組合方勝型糕印,共1組3件。上部與下部外形呈長條形,一側雕刻呈內凹「ㄑ」字形。糕印之頂蓋印,外形呈菱形,頂部帶鈕,印面中央雕方勝紋。使用時將上下模板塊交合,將糕粉舀入模具內,鋪平後以上蓋壓實,再逐一卸開模板塊即可。
長條板五圓糕印脫模配件
長條板五圓糕印脫模配件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長條形木版於一長邊刻5個半圓形,本件為糕印的脫模組件之一,雖然只是配件,但仍可看出是一次可壓印五枚圓糕。左右各有一孔洞,其功能是在組合模具時套入凸鈕,以防滑移的作用。
方勝糕印上部
方勝糕印上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方勝型糕印上部,外形呈長條形,一側雕刻呈內凹「ㄑ」字形。
方勝糕印下部
方勝糕印下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方勝型糕印下部,外形呈長條形,一側雕刻呈內凹「ㄑ」字形。
雙面雕玉兔瓶花砲臺喇叭糖塔模子
雙面雕玉兔瓶花砲臺喇叭糖塔模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雙面雕玉兔瓶花砲臺喇叭糖塔模子,外形呈長方形,一面雕3隻兔子與2個瓶花,另一面雕3具砲臺與3個喇叭。本件應為三塊木組合之糖塔中段印模。
醬釉方形陶罐
醬釉方形陶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廣口,圓唇,短頸內縮,折肩,斜直腹,平底。紅磚胎,夾砂顆粒明顯,全器拉坯成形,素面無紋,內外施作醬釉,入窯採取疊燒工藝,陶罐器肩部位上面由於有另一件陶盤或陶缽類產品覆蓋著,沒有接觸到火焰,因此呈現暗紅褐色的無釉現象。
醬釉方形陶罐
醬釉方形陶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廣口,圓唇,短頸內縮,折肩,弧腹,平底,整體器形比例近呈方形。紅磚胎,夾砂顆粒明顯,全器拉坯成形,素面無紋,外器壁施作醬釉,入窯採取疊燒工藝,陶罐器肩部位上面由於有另一件陶盤或陶缽類產品覆蓋著,沒有接觸到火焰,因此呈現暗紅褐色的無釉現象。
橄欖綠釉壓印紋陶甕
橄欖綠釉壓印紋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厚圓唇、溜肩、斜腹,平底(?)。全器最大徑在器身中央腹部處,外器壁上半部肩部至器腹上方壓印直線條紋,腹飾雙線刻陰紋所形成弦紋三圈,器身為橢圓卵形。胎色紅褐、通體施作橄欖綠釉 (器內壁有無施釉?),因溫度過高或自然落灰嚴重,肩部有大面積釉層凝結現象,器身腹部有局部點狀破損。
醬釉方形陶罐
醬釉方形陶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圓唇,短頸內縮,折肩,斜直腹,平底,器形上長寬比例大致相等,近乎正方形。紅磚胎,夾砂顆粒明顯,全器拉坯成形,素面無紋,外器壁無釉,內器壁施釉。入窯採取疊燒工藝,肩部有摞疊入窯燒造而留下的圈狀支燒痕。燒製時由於燒成溫度過高,以至於器壁略作歪斜,口緣兩側各有一道龜裂痕。
醬釉方形陶罐
醬釉方形陶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廣口,圓唇,短頸內縮,鼓肩,斜直腹,平底。紅磚胎,夾砂顆粒明顯,全器拉坯成形,素面無紋,外器壁無釉,內器壁施釉,入窯採取疊燒工藝,肩部有摞疊入窯燒造而留下的圈狀支燒痕由於燒成溫度過高,或者上面產品過重,以至於產生器身歪斜變形甚至破損的現象。該類方罐一般做為食材的儲存容器。
醬釉方形陶罐
醬釉方形陶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圓唇,短頸內縮,折肩,斜直腹,平底。紅磚胎,夾砂顆粒明顯,全器拉坯成形,素面無紋,外器壁無釉,內器壁施釉。入窯採取疊燒工藝,肩部有摞疊入窯燒造而留下的圈狀支燒痕。燒製時由於燒成溫度過高,以至於器身略作歪斜,而且一側器壁嚴重龜裂。該類方形陶罐一般做為食材的儲存容器。臺灣製品,極可能為沙鹿窯,待考。
醬釉方形陶罐
醬釉方形陶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廣口,圓唇,短頸內縮,折肩,斜直腹,平底。紅磚胎,夾砂顆粒明顯,全器拉坯成形,素面無紋,外器壁無釉,內器壁施釉,入窯採取疊燒工藝,肩部有摞疊入窯燒造而留下的圈狀支燒痕由於燒成溫度過高,或者上面產品過重,以至於產生器身歪斜變形的現象。該類方形陶罐一般做為食材的儲存容器。臺灣製品,極可能為沙鹿窯,待考。
褐釉聳肩陶甕
褐釉聳肩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短直口、聳肩、肩以下斜直內收成平底的褐釉甕。器身最大徑在折肩部位,肩部以下斜直腹身,平底。內外器壁施褐釉,施釉面不均,肩部有摞疊入窯燒造而留下的支燒痕。可見於1822年沉船得順號(Teek Seeum)出水遺物。推測主要流行年代於19世紀,中國華南地區製品。其功能推測是酒甕等液體儲存容器。
褐釉聳肩陶甕
褐釉聳肩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短直口、聳肩、肩以下斜直內收成平底的褐釉甕。器身最大徑在折肩部位,肩部以下斜直腹身,平底。外器壁施褐釉,施釉面不均,大面積無釉,呈灰色。可見於1822年沉船得順號(Teek Seeum)出水遺物。推測主要流行年代於19世紀,中國華南地區製品。其功能推測是酒甕等液體儲存容器。
厚唇束頸折肩罐
厚唇束頸折肩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圓口,圓唇,唇口下方略向內凹,頸部圓弧內凹,全器最大徑在肩腹交接,約在器身中央二分之一處,向下斜收至底部,平底。腹部單側燒製成灰陶,肩部有些許自然落灰釉附著,胎色灰褐,應屬粗質高溫陶器。肩部上方間隔相等距離有無釉淺灰色圓形,為入窯燒製時上下兩件陶器堆疊,是用「泥餅」隔開的痕跡。
素燒紅陶甕
素燒紅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胎質暗紅,造型特別。整個器形呈梭形,上下兩頭尖,中間比較粗,方形器唇,沒有頸部,器尖斜直呈金字塔形,器腹上方突然稍微外折擴大之後再向下縮小,整體造型形如魚嘴,有人將這種陶甕稱為「魚嘴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