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31個藏品
《文藝創作》第48期  全書
《文藝創作》第48期 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文藝創作》為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出版刊物,當時多刊載反共抗俄文學。本期收錄有的丁衣「光與黑的邊緣」劇本,該劇獲得1954年多幕話劇第三獎。 目錄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蜜月旅行》全書
《蜜月旅行》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劇為張道藩改譯法國作家約瑟葉爾曼(Jose Germain)所著獨幕劇《第一次的雲霧》(Premiers Nuages),並將劇情改為中國故事。內容描寫一對夫妻在蜜月旅行間的對話,與對婚後生活的構想。
《演員自我修養聽講筆記》全書
《演員自我修養聽講筆記》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編印當時蘇聯劇場人士巴甫洛夫、馬爾丁諾夫、契庫拉也夫講授課程之口譯,作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業務教材使用。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造謠學校》全書
《造謠學校》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青鳥》全書
《青鳥》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梅脫靈戲曲集》全書
《梅脫靈戲曲集》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梅脫靈(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是比利時詩人、劇作家,其作品多探討死亡與靈魂之意義。此本戲曲集收錄劇目包含:闖入者、羣盲、七公主、丁泰琪之死。
《關漢卿》全書
《關漢卿》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收錄作家田漢(1898-1968)話劇《關漢卿》劇本,與三首根據南曲、北曲曲牌改編的戲劇插曲歌譜。為影印裝訂本,無版權頁。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素蘭小姐要出嫁》分場對白劇本
《素蘭小姐要出嫁》分場對白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素蘭小姐要出嫁》分場對白本,鉛字印刷裝訂本(已除釘)。 從人物表及劇情研判,《素蘭小姐要出嫁》即是1980年由李美彌所執導《未婚媽媽》的劇本。 封面標題以燙金印刷,謙記(香港)影業公司、策劃:歸亞蕾、製片:馬漢英、編劇:孫春華、導演:李美彌。
《吾妻正點》分場對白劇本
《吾妻正點》分場對白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吾妻正點》分場對白本,鉛字印刷裝訂本(已除釘)。 從人物表及劇情研判,《吾妻正點》即是之後由李美彌所執導《大情人與小跟班》(1985)的劇本。
《女子學校》分場對白劇本
《女子學校》分場對白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女子學校》分場對白本,鉛字印刷裝訂本(已除釘)。 封面以燙金印刷,印有:溫情親情社會寫實文藝片、女子學校、朱秀娟編劇、李美彌導演。左下角有導演李美彌簽名。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應是導演實際拍攝時所做的紀錄。
台視《電視周刊》第659期(草地人)
台視《電視周刊》第659期(草地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視文化公司發行的《電視周刊》第659期,民國64/05/26出版,封面是《草地人》女主角羅珊。 內有台視閩南語連續劇《草地人》、李美彌相關報導(第16-25頁)及《草地人》彩色劇照(第58頁)。
辛奇導演追思紀念手冊
辛奇導演追思紀念手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10年10月22日,辛奇導演因病過世。 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在台北光點舉辦演追思會時編印的紀念手冊。
國際筆會亞洲作家會議
國際筆會亞洲作家會議
中華民國筆會
余英時「清代儒學與知識傳統」(1976/08/07)
余英時「清代儒學與知識傳統」(1976/08/0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余英時先生於一九七一年首度來到臺灣,一九七四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他當時幾篇震撼臺灣學術社群的長文,也多發表於這個時候。如一九七五年的〈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略論清代儒家的新動向〉,一九七六年的〈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畫傳》全書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畫傳》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海瑞罷官》全書
《海瑞罷官》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吳晗(1909-1969)是中國近代歷史學家。《海瑞罷官》為取材自明史的現代劇,因被評論為影射中國共產黨撤銷彭淮德職務一事,吳晗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批鬥,並於獄中死去。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論電影劇本創作的特徵》全書
《論電影劇本創作的特徵》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本書集結7名中國電影工作者的文章,討論電影劇本創作與其他文學不同的要求,如表現形式、劇本長度、文學劇本與分鏡劇本的關係等。
 《今日電影》雙月刊
《今日電影》雙月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公司在編輯、發行《國際電影教育》十多年經驗的基礎上,於1969年另創辦了《今日電影》雙月刊,主編是彭伯烈,顧問是陳來奇(曾經擔任國聯公司刊物《電影沙龍》發行人兼主編),目前留存下來的刊物共有四本。
第11屆亞洲影展特刊
第11屆亞洲影展特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4年6月,台灣舉辦第11屆亞洲影展時所印製的特刊,全彩印刷。
 《吳鳳》特刊
《吳鳳》特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電影《吳鳳》上映時的宣傳特刊,全彩印刷。 本片由卜萬蒼導演,王引、王琛、張美瑤、龔稼農主演,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出品。 廠長龍芳引進日本彩色攝影及燈光技術人才與配音、沖印等設備,是台製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劇情片,獲得第2屆金馬獎最佳社會教育特別獎。
葉美景抄本009
葉美景抄本00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北管藝師葉美景先生藏餘樂軒抄本,封面編號参拾肆冊,內頁藍色布質封面編號是第卅六冊。 抄本掃描檔共298頁。 抄寫內容:北管戲曲總講。
葉美景抄本007
葉美景抄本007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北管藝師葉美景先生藏瓦磘仔餘樂軒抄本,封面有「昭和七年壬申年第拾柒」編號字樣。 抄本掃描檔共140頁。 抄寫內容:北管戲曲總講。 戲齣:雷神洞(打洞)、醉酒、金殿配、大補矼、反慶陽、僧呢會、雙救駕。
葉美景抄本006
葉美景抄本006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北管藝師葉美景先生所藏瓦磘仔餘樂軒抄本,封面貼上編號貳拾肆冊,裡面第二層藍色封面編號為第卅九冊。 抄本掃描檔共162頁。 抄寫內容:北管戲曲總講。 戲齣:玉麒麟、訪友(三伯探)、活捉、雙逢奇緣、寶珠記(下節)、 弒齊、 太平橋、別窯。
葉美景抄本008
葉美景抄本008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北管藝師葉美景先生藏餘樂軒抄本,封面編號弍拾壱冊。 抄本掃描檔共196頁。 抄寫內容:北管戲曲總講。 戲齣:雙八卦、神醫接九龍山、合虎記、□屏山(一龍關)、淹水軍(淹七軍)、打赴矼,最後一頁有「疾病秘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