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1316個藏品
臺灣新民報第3322號(1940-04-28)
臺灣新民報第3322號(1940-04-2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資料來源:〈臺灣新民報第3322號(1940-04-28)〉(T1119_02_100_0027),《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938年報紙上的流行與摩登
1938年報紙上的流行與摩登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臺灣地里圖
臺灣地里圖
數位方輿
資料來源:《臺灣地里圖》,數位方輿網站。
魯凱族女子長衣
魯凱族女子長衣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本件文物之服飾繡紋,不論貴族或平民,皆可使用,此為菱形紋所延伸與變化之圖紋成八角花型紋(shinuaderuavan),為魯凱族服飾常見之圖紋,且為未婚女性之服飾。
賽夏族臀鈴
賽夏族臀鈴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賽夏族特有的樂器,用鏡子與珠子裝飾,臀鈴又稱「背響」,賽夏語稱作 tapa:ngasan,指製造音效之意,男女皆可配戴,以布條或綁帶繫之。
原住民少女
原住民少女
社團法人中華安得烈慈善協會
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位在臺北盆地邊緣的砂岩小丘,小丘高程由海拔7至40公尺不等,整座小丘可視為臺灣島嶼地質變遷史的自然教室。遺址分布的範圍涵蓋整座小丘及四周低平地上,號稱是全臺灣第一處被發現的史前考古遺址。早在1896年,日本總督府在此設立學堂做為普及教育之所。一學校教師粟野傳之丞在附近採集得一石斧而得名。
八仙洞遺址
八仙洞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八仙洞考古遺址水母丁溪南岸的集塊岩隆起海崖上,這是目前臺灣唯一最明確和有具體研究的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最早在民國57年(1968年)由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首先發現了洞穴中存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及其下面年代更為古老的紅色土層。
從馬吊到馬將
從馬吊到馬將
陳熙遠
卑南族男子禮帽
卑南族男子禮帽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卑南族男子約三十歲以上,結了婚、有孩子,是受族人尊敬的年齡級,稱為maidan。此級所穿的衣服,包括帽子、禮衣、綁腿,全部都是手織的布做的,顏色鮮豔漂亮,表示這些人的身份尊貴。而帽子「kabun」也是這個階級的男性才有穿戴的權力。
卑南族背心
卑南族背心
中華民國國史館 Academia Historica, Taiwan (R.O.C.)
致贈者:臺灣高山舞集文化藝術服務團團長林清美 致贈年代:2001 受贈者:陳水扁總統 尺寸:68*67*3 cm
鄒族mayasvi迎神祭:修剪神樹
鄒族mayasvi迎神祭:修剪神樹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在達邦社整修神樹(赤榕/yono)時,數位與祭勇士爬上神樹(赤榕/yono)砍除枝葉,只留3個枝葉,1枝朝kuba、1枝面向汪家宗祠、1枝朝吳家。而在特富野社,將神樹修剪乾淨,也只留下3支樹枝,分別指向會所、汪氏家族,以及石家。
蘭嶼大船拜訪號Si Mangavang建造旅程
蘭嶼大船拜訪號Si Mangavang建造旅程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鄒族mayasvi 迎神祭:引kuba之火
鄒族mayasvi 迎神祭:引kuba之火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在男子會所參與祭典的族人,盛裝完畢後,頭目訓勉參與祭典之族人,隨後由頭目帶領大家把會所之火帶出集會所外場中央,接著殺豬,修剪神樹,唱迎神曲迎接「戰神」族語羅馬拼音為i´afafeoi ,以及「司命神」 族語羅馬拼音為 p´osonfihi )),之後再進入會所內。
鄒族特富野社mayasvi:家祭
鄒族特富野社mayasvi:家祭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參與祭儀的男子,由頭目帶領到各氏族祭屋,象徵神賜予的力量與祝福延伸到各氏族,隊伍依進行路線會停留至高家稍作休息,在飲下高氏族備妥之小米酒後,才返回會所。如此家祭結束後,眾人於返回會所的路途中,需向祭祀人員(祭司)各取兩支五節芒,回到會所後,讓自己的舅舅為其做驅邪的動作。
傳統布袋戲偶人-黑大花
傳統布袋戲偶人-黑大花
國立臺灣博物館
搭配半甲、散髮冠
傳統布袋戲偶人-紅關
傳統布袋戲偶人-紅關
國立臺灣博物館
搭配蟒袍、國老貂
傳統布袋戲偶-鐵扇公主
傳統布袋戲偶-鐵扇公主
國立臺灣博物館
傳統布袋戲偶人-紅大花
傳統布袋戲偶人-紅大花
國立臺灣博物館
搭配戰甲、帥盔
傳統布袋戲偶-牛魔王
傳統布袋戲偶-牛魔王
國立臺灣博物館
傳統布袋戲偶-孫悟空
傳統布袋戲偶-孫悟空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布袋戲相關館所
臺灣布袋戲相關館所
Wikimedia Commons
水滸傳戲偶
水滸傳戲偶
國立臺灣博物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