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974個藏品
第三單元 海上佛教地圖 虛擬圖03-環形劇場
第三單元 海上佛教地圖 虛擬圖03-環形劇場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依次播映5部影片,每部影片約8分鐘,介紹從印度到中國沿途7個國家的14處佛教古蹟。
儀軌和慶典 | RITUALS AND CEREMONIES
儀軌和慶典 | RITUALS AND CEREMONIES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第1單元-佛教海線絲綢之路 虛擬圖02
第1單元-佛教海線絲綢之路 虛擬圖02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教的修⾏、哲學、藝術及建築發源於恆河流域,最終橫跨歐亞東部、中部及東南部地區,覆蓋範圍統稱為「⼤圓環」。 藉由這些國際交易網絡,佛教僧⼈及朝聖者得以向外弘揚教法。漫漫航程,承受疾病和鄉愁渡海者常向佛陀祈求旅途平安, 進⽽推展佛教信仰。
第2單元 起源與弘揚 虛擬圖01
第2單元 起源與弘揚 虛擬圖01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隨著佛教僧⼈遠渡重洋,到亞洲各地弘傳佛教,佛教教義及傳統受到當地廣闊⽂化的影響,展現出題材廣泛多樣的畫像、 雕像及建築型態。此外,融入⾳樂元素的儀軌及特定儀式也在流傳中,與各⽂化交流,變得豐富多元。
第三單元 海上佛教地圖 虛擬圖05-佛教雕塑
第三單元 海上佛教地圖 虛擬圖05-佛教雕塑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造像原型經海線流傳至各個地區,在各地形成不同的獨特風格。此區展示佛教造像3D模型,讓觀眾⼀窺這些甚少展出的亞洲珍寶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教海線絲路展覽平面圖
佛教海線絲路展覽平面圖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RM2 - ARCHITECTURE | 建築
RM2 - ARCHITECTURE | 建築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建築上搬戲--來聽廟尪仔講古
建築上搬戲--來聽廟尪仔講古
嘉義市立博物館
本展以「建築上的戲劇」為發想,延伸連結「搬戲」、 「戲台」 「廟尪仔」、 「講古」的想像,以劇場慣用將現實場景解構、簡化再拼裝的手法來創造富有戲劇情境的展示空間,從準備入場聽故事開始,由回溯歷史到主戲登場進而深入幕後探尋工作製程的奧秘…
交趾陶館展場照片
交趾陶館展場照片
嘉義市立博物館
80年代懷舊真空管電視
80年代懷舊真空管電視
高基榮
真空管電視最大的特色是機身體積大且厚,右上角設置可轉動的圓鈕。從這個小小方盒中看見人像、聽到聲音,世界就在在眼前不斷播放。憶起當年呼朋引伴,相約左鄰右舍擠在一起看電視的溫暖,無論是熱血沸騰的球賽,或是老少咸宜的卡通,真空管電視陪伴我們走過70、80年代後最美好的休閒燦爛時光。
行政公務文書
行政公務文書
崇文國小
此份文書是收藏者在清理家園時發現長輩遺留的文件,送給學校留存,為敘薪的通知單。早期公務單位在起聘時核給敘薪單,確認核薪的俸點,給予受聘者的證明文件。
〈南北斗星君對弈〉交趾陶
〈南北斗星君對弈〉交趾陶
祥太文化館王福源
此作品出自於陳專友大師之手,來自於嘉義城隍廟。兩星對弈似有相互較勁之意,南斗星君相貌和善,專管人的誕生;北斗星君面目兇惡,專管人的死亡。兩位仙翁都是棋迷,總愛找時間殺上幾盤,互相較勁,意寓生死常在彈指之間。
文化_史料
文化_史料
臺灣史研究所
裡南方澳
裡南方澳
臺灣大學圖書館
僅限臺灣農村博物館「鯖近南方澳:人與海共生的哲學」展覽使用。 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陳榮華老師訪談截錄
陳榮華老師訪談截錄
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南部區域調查中心)
臺灣我的家-知識圖
臺灣我的家-知識圖
國立臺灣博物館
張則周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
張則周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
國家人權博物館
台大農化系退休教授張則周,1929年出生於河北井陘縣。中小學的求學經驗,令教育成為他這輩子關心的重要議題。高中時蓬勃的學生運動,使他瞭解關心社會的重要性。高中畢業考入上海的國防醫學院,不自由的軍隊生活,讓他與抵台的同學袁一士通信後,興起來台的念頭。1948年秋天,他來到台灣,隔年考進台大化工系。
涂炳榔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
涂炳榔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
國家人權博物館
1929年生於嘉義朴子的涂炳榔,出身當地名望,父親是留日西醫,母親也是世家之女。就讀公學校時,涂炳榔因風寒休學,家裡請了老師教他繪畫,從此與畫筆結下不解之緣。小學畢業後,涂炳榔考上長榮中學,師從著名台灣畫家廖繼春。戰爭晚期,少年涂炳榔曾短暫被徵召擔任學徒兵。戰後,涂炳榔轉至嘉義中學就讀。
郭振純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
郭振純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
國家人權博物館
出生於1925年的郭振純是台南人。老家住在台南永樂町,經營油廠,批發賣貨給中下游商店。小時就讀於港公學校,1937年畢業後就讀高雄州立屏東農校。求學過程中他感受到日台人間差別待遇,擁有平埔族血統膚色較黑的他,更遭到歧視,他挺而反抗,差點遭到退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