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22個藏品
還工歌
還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上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還工歌也是仁愛鄉傳唱很廣的曲子。由於經過日本五十年的統治,老一輩的原住民通常也都精通於日語,因此在歌詞中經常穿插日文,尤其像還工歌,許多部落的耆老以domodaci來稱呼朋友,也是這首歌另一個有趣之處。
敘述先生祖居地之歌
敘述先生祖居地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傳統詞曲
召呼族人之歌
召呼族人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傳統詞曲
跳舞歌(四)
跳舞歌(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曲即是賽德克亞族著名的歌舞輪唱,傳到了親愛部落,歌詞雖不同,旋律卻相同,輪唱的方式也一樣,第二部於第一部的第三拍進來。
借工歌(一)
借工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舞曲-歐乃(四)
舞曲-歐乃(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siyosiyo(一)
siyosiyo(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要改嫁的歌
要改嫁的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舞歌輪唱(二)
舞歌輪唱(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對賽德克人來說,跳舞歡唱是一件極其快樂的事,而且是特殊的場合才會舉行。根據耆老們的說明,目前仁愛鄉的大型慶典活動如鄉運,或者是部落裡慶祝過年及婚宴,都會以這首輪唱方式的跳舞歌來帶動歡樂氣氛。
年輕人要去哪裡
年輕人要去哪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歡樂歌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只有在平生部落出現,而且在音組織方面並不是賽德克族常用的四音音階(Re、Mi、Sol、La),但是這一首用的是五音音階(Do、Re、Mi、Sol、La),風格顯然地不同。
跳舞歌(八)
跳舞歌(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一首歌謠也是可以輪唱的跳舞歌曲,但是這裡所使用的旋律節奏與德固塔雅群(tek-taya)較不相同,而歌詞的使用則大同小異,如「um-ewa sore ni」描述年輕漂亮的小姐要輕盈的跳舞等歌詞,都常在賽德克族的跳舞歌中出現。
懷念先夫之歌
懷念先夫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清流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一首較為感傷的歌曲,是演唱者懷念已去世的丈夫所唱,旋律亦是酒醉歌的旋律。歌詞從低聲吟唱開始,慢慢地講述了過去的回憶,是一首唱了會令人掉眼淚的歌謠。
團聚歡唱
團聚歡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曲為教會歌曲。內容講述神降臨世間,拯救世人,讓人們快樂。
拯救我們
拯救我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曲為教會歌曲。
迷失的人
迷失的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曲為教會歌曲。
獨人行
獨人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曲為教會歌曲。
口簧獨奏
口簧獨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布農族和台灣其他南島語系諸民族一樣,所使用的樂器並不多。口簧琴為其使用的樂器之一。
童謠︰夢境成真
童謠︰夢境成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由男女合唱,內容敘述作夢的夢境,在夢境中吃到香噴噴的雞肉、山羊肉。是快失傳的一首歌曲。
童謠︰吃果子
童謠︰吃果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首童謠是在馬遠鄉丹社群的布農族才擁有的傳統歌謠,歌詞無特殊意義。
飲酒歌
飲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喝酒時演唱的歌曲,歌詞無特別意義,主要展現和聲。
許常惠 《白蛇傳》唱片封套中的劇照
許常惠 《白蛇傳》唱片封套中的劇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9
《白蛇傳》首演後,演出實況並出版唱片,這是唱片封套中的劇照。
石平貴別窯(二)
石平貴別窯(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架座
架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