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07個藏品
排灣族佳平舊社zingrur頭目家屋祖靈柱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文物是部落領袖zingrur家屋內之祖靈柱mulitan,中研院民族所1956年收藏。因mulitan的文化內涵、雕刻藝術等具獨特而稀珍價值,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向文化部提報,於2012年核定為國寶。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原寸圖像輸出)。
貯穀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Bahu 貯存小米的藤籃,此件的特點在於籃內另外再編織的一圈收口,這是較為少見的藤編。由形製來看,與過去婦女背負物品的藤籃(kiri)非常相似。為了使藤器更加耐用,族人都會採取煙燻的方式,讓燃燒的灰質、油質附著於藤器上,經過長期的煙燻與使用,便呈現出深褐色又具有微微的光澤。
苧麻肩揹帶 (附弓箭型織具)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Wakin(肩揹帶、腰帶) 常用於男用的揹籃(雙肩揹帶)或是婦女的織布機(腰部固定支撐),使用苧麻線編成。本藏品的製作者WilangMawi先生採用的是家屋後方自種的苧麻,從照顧苧麻田開始,歷經採收、刮麻、搓麻繩等階段,累積一定質量的苧麻繩後,再同樣以自製的傳統弓箭編器編織而成。
木梳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排灣族的雕刻十分聞名,雕刻的題材以神話傳說、狩獵生活、祖靈像為主。人像是為紀念祖先所刻;百步蛇為貴族的祖先,故蛇紋則兼具宗教信仰及社會意義。另尚有幾何形紋十餘種,如平行線、菱形、迴紋、環紋等。
火藥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火藥罐(筒),主要是用來攜帶與放置火槍使用的火藥用具,可防止火藥受外界環境影響,受潮或燃燒。排灣族的火藥罐如同其他原住民族多以牛角、獸骨或木頭仿獸角形式刻削而成,早期形式類似漢人,呈彎角錐狀,可立於平面,上尖端有一塞蓋可防露出或受潮,器身有菱形、蛇形紋飾與漆飾。
圓木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器形為一平口、大腹、無頸之圓形壺,平底,有蓋,蓋上有鈕蒂。全體呈黝黑色,由整段木塊雕成,壺面似曾塗以深色顏料。
硯台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硯台與筆、墨、紙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 用於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筆,因此整個硯台兼有平坦與凹陷之處,材質主要是石、泥、玉、青瓷、紫沙等,其中石硯最為常見。硯又稱研,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東漢以後,才拋開研石,自成一體。
硯台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硯台與筆、墨、紙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 用於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筆,因此整個硯台兼有平坦與凹陷之處,材質主要是石、泥、玉、青瓷、紫沙等,其中石硯最為常見。硯又稱研,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東漢以後,才拋開研石,自成一體。
女用藤編揹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女用揹籃,日常搬運使用的編器,女性自頭頂或額頭頂住藤編帶,將地瓜等農作物或是小孩子置於背後的編籃中,在農忙時得以空出雙手進行勞作。
毯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
1.賽考列克:Balus Snuyu
2.澤奧利:Balax Cnuyu。
此布在南澳泰雅人為被單或床墊,此布的編織技法為Snuyu/Cnuyu(斜紋織)。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煙斗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Tutux Baku(煙斗) (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420):
陶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陶甕統稱為djilung,而djilung又分為多種,有較高貴的家傳古陶甕叫做dredretan,有較近代的平地交易的古甕pangsiljan(耳甕)、djupeneq(大酒甕)、liljualjuas(荷蘭甕)等種類繁多。
骨雕品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木與骨製,縱部面呈角形,橫截面盒身呈梯形蓋呈錐體形。蓋為木製,中空,有塞部具一銅環蓋頂圈銅。盒身上雕刻曲折文,線條文,連杯狀梳形文菱眼形文,盒身中孔無底部,蓋色紅,黑相同,盒為黑白色,凹部著黑色。
木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匙身無紋飾,為木材原色。柄的正面共分五段,第一段無紋飾,為木材原色,第二段為細小浮彫的圖案,為木材原色,第三段無花紋,塗有紅色,並釘有兩個銅釘,第四段的圖案與第二段的相似,第五段無紋飾,塗有紅色。柄背無紋飾,塗有紅色。
石錢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石錢(Stone Money)是雅浦島(Yap Islands)的重要傳統貨幣,當地語稱 rai。其直徑可達四公尺,中鑿圓孔以利搬運。雅浦石錢是島民遠航至 400公里之遙的帛琉製成,再運回雅浦,作為財富與身分地位之象徵。
牛角製小壺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牛角製,橫載面呈橢圓形,縱外面呈二相接的梯形,中央部分較窄。蓋頂與壺底木塊削製塞於角中,蓋套在壺身上,壺上鑲菱形,同心圓形的銅釘。壺二側有三組銅絲環,一組在蓋上緣一組在套部,一組在底二側,環中穿皮製壺帶,並附一銅環,銅環上鑲複合曲折文,壺帶折斷。
木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蓋:圓盤形,中央雕一人頭,人頭外圈繞以蛇、成三匝、其最外一 匝即為蓋緣。蛇頭自外圈伸向內,蛇頭尖端正對人面下額,有雙鼻及嘴,身部仍有象徵百步蛇紋之斜四邊形紋。
器身:花紋又可分為三段,上段與下段均為一浮彫蛇繞成圈,蛇形與蓋部同。中段為十四個彫刻人頭相連成圈,其大小略參差,但形狀則大致相似。
人像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一武裝人像,足下彫有對稱蛇,並彫一人頭於兩蛇頭之間。人像之上彫有二黨徽。
白木板上端起178公分範圍內,漆以黑色底,用刀陰刻一隻卷圓的蛇,蛇下面是一尊正立、雙手叉腰的人像。圖形塗以紅色及黑色顏料。
此件為重號兩件中之一。
木雕坐凳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長約100公分的大型坐凳,由一塊長方形的木頭中間與底部挖空做成,側面均雕有豐富的圖案,圖案依內容來說可以分成三部分,最左邊是拿著獵槍,帶著獵狗狩獵梅花鹿的情形;中間是四個獵人抓住倒斃的鹿,最左邊的人也持有獵槍;最右邊的圖畫著一個拿刀的男人在出草,位於他左方的男人頸子已被割斷
陶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這是任先民先生在民國46年間於屏東縣進行排灣族陶壺調查時,所見到的唯一一件雙唇陶壺,為平和村頭目蔣秀菊家所收藏,四個帶眼圓圈室表是頭目家祖先的人頭,據當時任先生調查,在陶壺上意義有涉及「人」的圖紋實屬少見。
木雕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板上有二個戴蛇冠的人形浮彫,左右分立在鋸形浮彫的上面,在人形浮彫的上面有二條盤成圓形的蛇,蛇頭相對。在蛇與人形浮彫的中間有一個獸形彫刻,兩人像中間有兩個類似山鹿的浮彫,全板以綠色為底,人像分別分段塗以黑、白、綠、黃四色。蛇以黃色為底,頭及連貫菱為黑色,獸形浮彫一黑二黃。
盤蛇木雕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板以紅色為底,板底為鋸形的浮彫,闊約2.5cm,其上的浮彫自左至右為蛇冠人頭一;黃身白斑山鹿一,頭朝前向左;黃身黑斑山鹿一,頭朝後向右;蛇冠人頭一;黃身黑斑山鹿一,頭朝前向左;蛇冠人頭二,蛇頭朝外。其中蛇形冠為黃身黑格,人頭為頭髮黑色,眉鼻紅色,臉黃色。
陶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陶甕統稱為djilung,而djilung又分為多種,有較高貴的家傳古陶甕叫做dredretan,有較近代的平地交易的古甕pangsiljan(耳甕)、djupeneq(大酒甕)、liljualjuas(荷蘭甕)等種類繁多。
陶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陶甕統稱為djilung,而djilung又分為多種,有較高貴的家傳古陶甕叫做dredretan,有較近代的平地交易的古甕pangsiljan(耳甕)、djupeneq(大酒甕)、liljualjuas(荷蘭甕)等種類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