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179個藏品
莊淑旂設計的病床日記
莊淑旂設計的病床日記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設計的病床日記,交由病人每日觀察紀錄自己的飲食與健康情況。這是最早期的版本,之後發展出日文的生活調查票,和中文的自主健康管理表。這些都是莊淑旂研究病人病情的原始資料。
莊淑旂隨手寫紙巾
莊淑旂隨手寫紙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紙巾上寫著:無條件利益生命。基金會和防癌協會絕對禁止私利,公司是利益第一,會附加不乾淨的條件。
莊淑旂書法賀年卡
莊淑旂書法賀年卡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習慣在年底寄送賀卡給臺日各地的親友,通常她會親手寫字再交付大量印刷。
莊淑旂寫食譜
莊淑旂寫食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手寫的這個食譜為防止耳目皮老化的配方,包括干貝、白蘿蔔、茯苓、豬肚、鼈等。她的食譜基本觀念為當季、全食、以形補形、醫食同源。
干城村五十甲展覽封面
干城村五十甲展覽封面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干城村手繪地圖
干城村手繪地圖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干城村地名變遷時間軸
干城村地名變遷時間軸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鑿井之歌
鑿井之歌
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
大園‧尖山遺址
大園‧尖山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最早是由任職於大園國民學校的徐張氏,於1945年2月將採集到的2件磨製石錛寄給當時仍在軍中服務的國分直一。遺憾的是,這2件石器在軍營裡丟失了。之後,何廷瑞於1949年4月前往遺址進行調查確認。
《汪洋中的一條船》拍戲工作報告表
《汪洋中的一條船》拍戲工作報告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汪洋中的一條船》中央電影公司製片廠拍戲工作報告表,複寫本。 1977(民國66)年10月7日至民國67年5月2日之間,共97張。 每張都有導演李行、場記黃玉珊的簽名,以及執行製片明驥、中影廠長喻可象的用印。
《母與女》租廠日報表
《母與女》租廠日報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母與女》租用攝影棚拍攝,由中央電影公司逐日開立的製片廠對外租廠動態及場租計費日報表,複寫本。 公司李子達先生(李行的本名),當時中影廠長為喻可象。
《母與女》配音工作報告表
《母與女》配音工作報告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0年9月《母與女》在中央電影製片廠配音時的逐日工作報告表,複寫本。 場記:李美彌、右側有李融之的簽名。
《母與女》租棚結帳單
《母與女》租棚結帳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母與女》租用攝影棚拍攝,由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開立的結帳單,複寫本。 1970年6月4日,客戶名稱李子達(李行的本名),當時中影廠長為喻可象。
《養鴨人家》內景拍攝預定工作天一覽表
《養鴨人家》內景拍攝預定工作天一覽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的《養鴨人家》製作的內景拍攝預定工作天一覽表,手寫稿,共2張。 依據攝影棚、場景、拍攝內容、工作人員人數、場號匯整, 預計內景拍攝24天、外景28天,共計52天。
童謠採集筆記
童謠採集筆記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於1978年所蒐集的童謠,記錄有採集地點、對象的姓名及年齡和童謠之歌詞,同時也有些相關的說明。
兒童舞劇《青鳥》劇本
兒童舞劇《青鳥》劇本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改編「青鳥」爲兒童舞劇之劇本手稿。該舞劇由徐松榮作曲、林絲緞編舞、李哲洋編劇,原預訂於絲緞師生舞蹈會(1964.12.05)演出,最後卻因爲人員相關的因素未能演出。
臺灣新音樂誕生的背景
臺灣新音樂誕生的背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於1979年為亞洲文化中心舉辦之亞洲音樂研討會所撰寫的論文,根據李哲洋先生的自序,這篇文章最初的構想其實是「當代中國古典音樂與民俗音樂的關係——以三位作曲家爲例」,但最後卻在寫作以及整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整個臺灣音樂史都有著和相同的背景,因此題目也隨之演變成今日看到的這樣。
牽亡陣報導摘要
牽亡陣報導摘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有大約10張的摘要卡是有關牽亡魂的筆記及剪報。
《教育舞蹈原論》「譯者的話」手稿
《教育舞蹈原論》「譯者的話」手稿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由李哲洋先生翻譯、1979年12月31日由大陸書店出版的《教育舞蹈原論》一書之譯者序。
「台灣童謠」華視錄影訪問大綱
「台灣童謠」華視錄影訪問大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爲了華視的訪談而草擬的訪綱回應。
談交響曲
談交響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也許是由於李哲洋的音樂知識及樂器技巧有一大部分皆源於自學,也因此他在思考音樂時很能跳出西方古典音樂的視點,將整個古典音樂體系視爲世界音樂中的一個系統而非唯一的標準。本篇文章即是用此角度檢視交響樂。
1967.07.11中國舞蹈的命運(一)
1967.07.11中國舞蹈的命運(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本手稿計有36頁,此爲前5頁。要理解李哲洋先生的這篇長文,可能得先理解這篇文章所寫就的年代,佔據這篇寫於1967年之文章核心位置的,其實上一個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的概念——「中國民族舞蹈」。
民俗音樂拾零
民俗音樂拾零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這是一篇只有短短三頁的手稿,從手稿中並沒辦法看出寫於何時、是否有公開發表。文章從同行對賽夏族音樂的感想展開,指出在做民俗音樂的研究時需要站在客觀、科學的立場,不能任由自己的感性品味做不顧脈絡的比較會和評價。
值得鼓掌的舞蹈
值得鼓掌的舞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在這篇文章中,李哲洋先生從自己基隆三中的學生演出妻子林絲緞的舞蹈作品時觀衆的反應出發,對當時風行的、以炫技爲目的的特技舞蹈進行了批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