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39個藏品
歡樂歌之一
歡樂歌之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茂林村的歡樂歌有很多種曲調,唱歌的人依不同場合、心情,變換歌詞和曲調。以下四首歡樂歌大都使用於一般聚會場合,唱時或坐或跳,沒有一定形式,這一次錄音的歌者,選擇以同一種歌詞,作不同曲調的變化。
招魂歌
招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過去魯凱族人身體不適或生活中有疑難雜症時,會就教於巫師,請巫師解決;巫師進行驅鬼儀式之前,要先招魂,這首歌就是女巫師所唱的招魂之歌,是整個驅鬼儀式的起頭。
歡樂歌之二
歡樂歌之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這首歡樂歌,較常使用於跳舞跳了很久之後所唱
出草凱旋歌
出草凱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個勇士出草歸來後,一面展示人頭,一面誇耀自己勇猛所唱的歌。這首歌常被用於祭典中。
歡樂歌之三
歡樂歌之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歡樂歌之四
歡樂歌之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出草凱旋歌
出草凱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萬山村傳統詞曲
鐵絲弦弓琴獨奏
鐵絲弦弓琴獨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鐵質口簧琴獨奏
鐵質口簧琴獨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問答歌-Laung叔叔要去哪裡
問答歌-Laung叔叔要去哪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童謠-我們走了
童謠-我們走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獵歌
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篩酒歌
篩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夢境
夢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誰在山上放槍
誰在山上放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種以一問一答的方式所唱的歌謠,在布農族的兒歌當中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演唱方式。這首「誰在山上放槍」,主題也是以「狩獵」的情境為範圍。在南投的巒社群,以及台東一帶的郡社群也都會演唱這首歌謠,歌詞大同小異,只是中間偶有一些語詞上的變化而已。
歡宴歌
歡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也是族人在歡宴聚會的場合當中,所演唱的一首歡宴歌。歌詞與曲調的結構,是以一字一音的方式來演唱。在布農族音樂當中,很少出現切分音的不規律節奏現象,但在這首「歡宴歌」(Manaskal)中,當唱到lau-pa-ka-dau時,我們聽到了布農族罕見的切分音現象。
感嘆歌
感嘆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紅香部落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感嘆歌」,雖然非常短小,但仍是以la起音的五聲音階為曲調,全曲也只三句,歌者感嘆「一切都結束了!」「我生命的泉源啊!」「還能再說些什麼呢!」
工作歌
工作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紅香部落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工作歌」是由兩句型曲調形成的歌謠,也是la起音為主的五聲音階為旋律。全曲共分成三段,是一首典型的「有節形式歌曲」(strophic form)。歌詞分別是「爬吧!我要去背東西」「我要去工作,工作非常辛苦」「我要回家了,我背著木材」。
跳舞歌(一)
跳舞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跳舞歌」是僅由一位歌者來自領自答的歌謠。這種「跳舞歌」,在鄰近的賽德克地區是相當流行的舞歌。其間的不同在於賽德克地區都是以「二部卡農」的演唱方式來進行,泰雅本族則比較善於以自領自答,或集體齊唱的方式來進行。
戀愛歌(一)
戀愛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紅香部落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相當短小的泰雅情歌,全曲只以一問一答的兩句形成一個曲調,然後再反覆下去。歌詞是說:「被誰推倒在地?」「被yukan yalis推倒在地」,「被yungay litu’推倒在地」。事實上,這是在暗喻男女雙方彼此相愛的歌謠。
先祖的話語
先祖的話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還工歌(七)
還工歌(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跳舞分肉之歌
跳舞分肉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跳舞組曲(二)
跳舞組曲(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頁面